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5,李建说服后胜 (第1/3页)
王宫,灵堂。 齐国使者后胜身着孝服,一脸肃穆,恭恭敬敬的上香行礼。 吊唁完毕,后胜对着面前的赵国官员道: “可否为我禀报一声,我有事想要求见贵国大王。” 作为太后的娘家人,在前来吊唁的诸多国家中,齐国无疑是比较特殊的。 很快,后胜就在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偏殿之中。 “外臣后胜见过大王,请大王节哀顺变。”后胜恭敬说道。 在说话的时候,后胜脸上的表情突然有些轻微的变化。 作为一个非常追求酒色享受的人,后胜能够感觉到空气中隐隐约约似乎有酒的味道。 是错觉吗? 赵王已经开口了。 “难得齐王和齐太后有心,派你前来吊唁。回去之后,烦请向两位转告寡人的谢意。” “寡人也希望大赵和齐国之间的友谊能够继续的保持下去,将来一同抗击秦国的东侵。” 赵王虽然年轻,但毕竟接受了这么多年的王室教育,该懂的知识还是懂的。 齐国,那可是如今赵国最重要的盟友,是怎么样也不能慢待的。 …… 这一场会面很快结束,后胜坐着马车离开赵国王宫。 看着窗户之外的邯郸城景象,后胜的嘴角微微扯动,突然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邯郸舞姬,举世闻名。要不,买几个回家去,顺便送给大王?” “不行不行,这一次为吊唁而来,若是被人知道我居然买了舞姬回归临淄,岂不是给了那些家伙攻击我的借口?” 想到这里,后胜有些懊恼的叹了一口气。 很多人都批评后胜是个佞臣,只会靠裙带关系上位。 但事实上,后胜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否则的话,也不会在如此之多政敌的反对和批评声中一直稳坐高位。 道理后胜都懂,但想到那些如花似玉的邯郸舞姬就此错过,后胜的心中还是颇为不爽。 他干脆转换念头,想起刚刚和赵王之间的会面。 “这位赵王,以今日之会面而言,确实是没有太多经验。” “齐赵之盟,全靠赵国太后和大齐的亲情联系。如今赵太后去世,赵国想要继续维持盟约,就得付出一些能让我们大齐满意的东西。” “结果呢?他竟然什么也不给,就靠着两句废话便想要大齐在将来继续支持赵国,简直就是发梦!” 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利益来维持。 后胜又想: “而且这一次太后逝世,临淄之中的赵国质子长安君想要回归邯郸奔丧,竟被赵王以质子重任在肩不宜回归的理由拒绝,简直岂有此理。” “对自家亲兄弟尚且如此凉薄,若是大齐将来有难,还能指望这赵王来救?” “不行,回到临淄之后得好生和大王太后说一说,这齐赵之盟,不要也罢。” “或许,是时候考虑一下和秦国之间的盟约了。” “反正秦国在西大齐在东,本来就不可能发生什么冲突嘛。” “而且,秦国人给的钱那是真的多啊……” 思绪飘飞间,马车缓缓停下,外面传来了车夫的声音。 “君上,我们到了。” 后胜走下马车,看着面前这间专门用来接待各国使者的馆驿。 若是以寻常人的眼光来看,这馆驿无疑是富丽堂皇,贵气逼人。 但以后胜的眼光来看,这馆驿装修老化,摆设老气,几无亮点可言。 后胜摇了摇头,朝着属于他的那间小院走去。 现在他只希望能够早点回到临淄,结束这次疲惫而忙碌的吊唁之旅。 才刚刚换好便服,后胜还在纠结着到底要不要悄悄来一次青楼探花之旅,侍卫就禀报了一个消息。 “君上,外面有两人递来拜帖,是赵国都平君田单和上大夫李建。” 后胜闻言,顿时吃了一惊。 “快请他们两位进来。哦不,我直接去堂前相迎!” 片刻,后胜看到了从大门处联袂而来的两人。 后胜的目光首先落在了田单的身上,满脸笑容的迎上前去。 “都平君,许久不见!” 田单,这对于任何一个齐国人来说,都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忘记的名字。 燕国灭齐之战,若不是田单力挽狂澜,世界上早就已经没有齐国的存在。 田单见了后胜,眼底一丝厌恶之情闪过。 在田单被迫离开齐国的过程中,后胜虽非主使者,但也出过不小的力气。 田单很好的掩饰住了这种厌恶,同样露出笑容。 “后卿,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两人简单寒暄两句,田单主动介绍。 “后卿,这位便是我们赵国上大夫,邯郸令李建。” “不是老夫吹嘘,即便是在临淄之中,后卿应该也听说过李建大夫的名字。” 后胜含笑,将目光转向李建。 事实上,如果是田单一个人到来的话,后胜还真不怎么想见田单。 能让后胜立刻决定接见并亲自出迎,最大的因素还真就是面前这位赵国上大夫李建。 后胜笑道: “都平君说得还是客气了。如今天下七大诸侯国之中,又有谁不知道赵国出了一位堪比当年蔺相如的李建大夫呢?” 李建同样也在观察着后胜。 根据史书的记载,后胜是齐王田建时代的相邦,而且一当就是几十年。 这对齐国君臣贪图享受,被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拉拢,坐视其他五国被秦国灭亡。 最后,齐国也难逃覆灭的下场。 因此在历史上对后胜的评价是非常低的,认为他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jianian佞臣子。 但在李建穿越的上辈子,齐国其实还是和赵国并肩作战过的。 那时的秦国一时间无法灭亡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