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5,李建说服后胜 (第3/3页)
气平静,侃侃而谈: “二十年前,诸侯讨伐齐国,以燕国乐毅为帅,险些灭亡齐国。” “虽得都平君逆天改命,帮助齐国复国成功,但直至今日,齐国的地缘形势依然非常恶劣。” “北方的燕国不用多说,那是当年伐齐之战的主力,和齐国之间可谓血海深仇。” “南边的楚国也不必说,齐湣王当年就是被楚人所杀,齐国的淮北之地更是被楚国趁机夺走,至今也没有收回。” “再看西边的魏国,当年齐国灭亡宋国所获取的陶邑等地,如今全部都被魏国拿去,甚至就连齐国之前的叛徒孟尝君,也是靠着魏国的支持才得以善终。” “如此看来,齐国的四个邻国之中,只有我国才是真正和齐国站在统一战线的盟友啊。” “若是齐国不愿意和我国继续维持盟约的话,将来若是被其他国家攻击,岂不是无人相助了?” 后胜皱眉,有些不太高兴的说道: “李建大夫,你这番话未免有些太看不起大齐了吧。” “大齐复国已经二十年有余,如今国力强盛,又怕得谁来?” “就算要怕,也应该是魏、楚、燕等国害怕大齐的进攻才是。” 李建笑道: “后卿这话确实没错。若是单论战斗力而言,魏、楚、燕三国任何一个国家拿出来或许都不是齐国的对手。” “但后卿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三个国家之中的两个甚至三个一起联合起来对付齐国呢?” 后胜表情微微一僵,道: “李建大夫,你这番话未免太过夸张吧?” 李建摇头道: “夸张?李建并不这么觉得。” “若是论到历史悠久的强大国家,齐国绝对是其中之一。” “早在数百年前,齐国就是和晋国、楚国一起争霸的强国。” “即便是在几十年前,也同样有齐威王声震天下,齐宣王慑服诸侯,齐湣王吞并宋国等让人津津乐道的大事。” “这样的强国,对于任何一个邻国而言都是心腹大患。谁不害怕齐国的再度崛起呢?” “如今齐国之所以和平,那是因为赵齐间的盟约十分牢固。魏楚燕三国投鼠忌器,不敢和赵齐同盟开战。” “若是赵齐同盟不在,早就已经对齐国虎视眈眈的三国必然会再度勾结起来。” “那时候齐国又能指望谁帮忙呢,是远在天边的秦国,还是弱小无力的韩国?” 后胜说不出话来了。 他有些苦恼的揉着胖脸,道: “好好好,就算李建大夫你说得都对。但恕我直言,此事真的不是我能决定的。” 后胜虽然承认李建说的有道理,但他依然还是不太想答应田单的请求。 两张地契和两国盟约之间孰轻孰重,后胜自认为还是很清楚的。 田单见状,心中顿时一沉。 难道费尽心机,最后还是只能眼睁睁的被拒绝吗? 田单下意识的看向李建,却发现李建依然表情平静。 不知为何,田单的心情也突然变得没有那么焦虑了。 李建笑着看向后胜,道: “后卿啊,此事怎么可能和你没有关系呢?” “难道后卿还没有意识到,你封侯拜相的时机就在眼前了吗?” 后胜这下是真的惊讶了。 “封侯拜相?李建大夫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 这个话题立刻就吸引住了后胜。 如今的后胜是齐国上卿,也是齐国重臣之一,但距离人臣顶端的封侯拜相依然还有距离。 李建笑着说道: “还请后卿仔细的想一下,就现在齐国这种地缘形势,难道不是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力挽狂澜,帮助齐国解决危机吗?” “若是后卿这一次能够促成赵齐同盟的延续,那便是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早听说太后和齐王有意立后卿作为齐国的相邦,只不过遭到某些齐国大臣的反对而无法通过。” “如今后卿立下这般大功,贵国太后和大王再颁布旨意给后卿封侯拜相,就不会再有任何人能质疑了吧?” 后胜闻言,不由张大了嘴巴,一张胖脸完全震惊。 好像……还真的是很有道理啊! 之前李建的那些话,让后胜觉得“挺有道理但关我屁事”。 可现在,当李建把这件事情和后胜的前途联系起来,后胜的态度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倾斜。 李建趁热打铁,继续开口说道: “后卿再想想,若是你这一次能和都平君一起联手促成两国盟约,那将来不但齐赵之盟坚如磐石,你和都平君之间的友谊也同样牢不可破。” “以都平君的人脉和我国的实力,将来若是齐国之中有什么想要针对后卿的杂音,都平君必然是不会坐视,一定会出手相助后卿的。” “如此之多的好处就在眼前,难道后卿就真的无动于衷吗?” 后胜听了,心中越发的心动。 沉吟半晌,后胜深吸一口气,果断道: “既然都平君如此有诚意,后胜又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两张地契在手,再加上今后封侯拜相的前途,以及田单和赵国的强力外援。 这些因素加起来,后胜确实无法拒绝。 听到后胜答应,田单顿时大喜过望。 “本侯就知道后卿果然是个重情义之人,还请后卿放心,将来本侯必有厚报!” 虽然田单很讨厌后胜,但当后胜选择了帮田单的时候,田单又突然觉得后胜这张胖脸异乎寻常的顺眼了。 李建含笑看着这一幕,对着后胜拱手道: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劳烦后卿好生和我等配合一番了。” 后胜满面春风,笑着说道: “李建大夫尽管吩咐,后胜一定全力配合!” 三人相视而笑,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愉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