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6,春风得意的楼昌 (第2/3页)
责的事情出了大错,被赵惠文王听说之后大怒问责。 若不是李彬关键时刻站出来说了几句好话,那郭平必然身死不说,就连郭开全家也要被流放高阙。 就连郭开本人,也是李彬在十年前顾念旧情,才招进邯郸府当了一个小吏,一步步做到现在勉强能称之为“官”的地步。 照理说,李氏其实对郭家父子有恩,但郭开却并不这么想。 郭开觉得,郭平当年是替李彬背了黑锅,所以李彬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弥补。 这种弥补远远不够! 马车渐渐停下,车夫有气无力的声音传来。 “家主,到家了。” 郭开走下马车,面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院子。 桑树和槐树相依,水井和房间相邻,屋后还有一小片菜地。 郭开看着面前的小院子,眼底闪过明显不满。 原本,郭平身为邯郸府长史,不说十几亩乃至几亩的大宅子,起码也是有两进院落的大家。 可现在呢,郭开身为堂堂的邯郸府官员,却因为没钱买房,只能住在周围全是平民士人的普通小院之中。 连个专门的马厩都没有! 若非李彬、李建父子,郭家的家境又何至于中落至此呢? 郭开握紧了拳头,在心中无声开口。 “李建,你等着,你们父子欠我的,我迟早都要全部拿回来!” 突然,一个平静的声音从后响起。 “你就是邯郸府官员郭开?” …… 李建坐在书房之中,看着面前毛遂递来的,出自楼昌之手的通报。 “所以说,明日的廷议之上,楼昌就要正式宣布他对流言案的调查结果了?” 作为流言真正的幕后主使者,李建对于此案表面上不甚在意,实际上是极为关注的。 此事可并不仅仅关系到田单的命运。 毛遂点头道: “从我们的人描述来看,楼昌似乎相当的有把握,信心满满的样子。” “对了大夫,郭开不知为何这几天似乎在刻意的逢迎楼昌,此人莫非是想要背叛大夫?” 李建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郭开从来都不是我的人,又何来的背叛可言呢?” 上辈子,李建作为赵国相邦,最大的敌人正是这个郭开,其次才是楼昌等人。 这辈子重生,别看李建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早就已经牢牢的盯死了郭开这个家伙。 毛遂有些惊讶: “那大夫为何要将其派到楼昌的身边呢?” 李建笑呵呵的说道: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楼昌又怎么可能信心满满,觉得他必胜无疑呢?” 翌日早晨。 赵国重臣们纷纷快步登上台阶,走进正殿之中。 很快,赵王也出现了,君臣之间相互见礼,各自落座。 赵王环顾大殿,脸上带着明显笑意。 自从太后去世之后,这是赵国第一次召开廷议,也是赵王第一次真正主持的廷议。 这种上面没人压制的感觉,实在是非常的让人高兴! 带着愉快的心情,赵王开口道: “诸卿啊,今日召集你们,主要是为了这段时间内邯郸城之中所流传的某个流言。” “这些家伙,实在是胆大包天,竟然把流言的矛头指向了寡人!” “若是不狠狠的将其惩治一番,还不知道将来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情。” 听着赵王的话,众臣自然也是纷纷表态。 “大王所言极是,必须要严加惩治。” “这些流言伤及大王威望,确实要揪出幕后主使才行。” 不管心中有什么想法,表面上大家维护君王威严的工作还是必须要做的。 赵王见众人纷纷附和,心中越发高兴,笑道: “寡人已经让侍卫长楼昌以及邯郸令李建两人负责调查这件事情好些天了,而他也已经有了结果。” “来人啊,宣楼昌、李建上殿!” 在众人的注视下,楼昌、李建两人并肩走入大殿之中。 众臣看着这两人,表情各异。 楼昌,赵王侍卫长,如今赵王眼前的大红人,就连在场这些赵国重臣也不敢轻易得罪。 李建那就更不得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下大夫直升上大夫,刚刚踏上仕途不到一年就已经是邯郸令。 被誉为下一代赵国相邦最有力的竞争者,赵国政坛之中最耀眼的希望之星。 若非如此,赵王也不会让这两人参与到只有赵国核心重臣才能参加的会议之中。 赵王看向楼昌,笑呵呵的说道: “楼昌,你是主要负责调查的人,就由你来说一说这一次调查的结果吧。” 楼昌闻言,不由得意的看了李建一眼。 虽然李建的官职比楼昌高,但赵王还不是一样要先叫楼昌的名字? 赵王,终究还是更宠信楼昌! 李建对此毫无反应,就好像完全没有感受到楼昌的视线一般。 楼昌讨了个没趣,但也不以为意,转头胸有成竹的对赵王开口。 “回大王的话,这一次臣领取命令之后,得邯郸府官员郭开之助,尽心竭力的调查了好些天,终于是得出了一些比较明晰的判断。” “这一次流言案背后的主使者,臣如今确实已经有了怀疑人选。” 听到这里,大殿之中众臣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究竟是谁,敢做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来? 赵王显然也颇为期盼,道: “究竟是谁?” 楼昌道: “臣经过调查发现,最开始的流言传播者来自游侠群体。” “继续调查之后,臣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