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6,针对李建的恶毒谣言 (第1/3页)
“大王果然英明!” 刚刚被召来的范睢在得知情况后先是狠狠的拍了一下秦王的马屁,然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 “大王,臣觉得其实并不仅仅是燕国,大秦在邯郸之中也有着力点。” “尤其是李建这颗棋子,若是利用得好,应该能发挥出绝佳的效果。” 秦王闻言,顿时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应候,你详细说说。” 凡事涉及到李建的话题,秦王似乎都很感兴趣。 范睢表情严肃,在秦王面前一番分析。 “大王想要灭掉韩国,最大的阻碍并非韩国本身,而是赵国。”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大王趁赵太后死去的时机拉拢燕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燕国并非决定性的力量,因为还有齐国的存在。” “赵齐之间乃是同盟,即便大秦和赵国开战,齐国也能帮赵国看住燕国。” “若想要确保大秦在接下来对韩、赵两国的战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就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秦王边听边点头,对范睢的分析表示认可。 “什么样才算是进一步的行动?” 范睢笑道: “在采取行动前,得先分析一番天下诸侯。” “魏国虽表面上和赵国同盟,但魏国内部信陵君和魏王离心离德,政坛中随时都可能爆发内讧。” “大秦只要利用这一点,就能让魏国内部在特定的时间点生乱,无暇支援赵国。” “至于楚国嘛,楚国早就已经被大秦打怕了,不足为惧。只要派出得力使者向楚王陈说利弊,楚国应该会选择中立旁观这场大战的结果。” “最重要的还是赵国。赵王如今刚刚亲政,赵国内部必然是要进行一次政坛上的人事更替。” “只要大秦能利用这次机会成功的挑拨赵国政坛的内乱,便可以让赵国力量大衰,甚至无法支援韩国,只能眼睁睁的坐看韩国被大秦吞并。” “赵国邯郸令李建,锋芒毕露,和田单、赵括、楼昌等诸多大臣都有过龌龊,而且又具备出众才能,正是绝佳的利用对象。” “若是能利用李建这把锋利的尖刀,除掉像田单、平原君或者是蔺相如、廉颇等人,那么大秦接下来的胜算就要大上太多了。” 秦王脸上露出了笑意。 “应候,果然还是你有主意啊。很好,那咱们就来商量商量,究竟要怎么策划这一次的行动吧。” 邯郸城。 今天对于李府来说是个大日子,每一个人都异常的高兴。 这和李建的亲事有关。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这个时代成亲必要的六个步骤。 整个六礼的环节一般在一到三个月内完成,今日就是李建和蔺柔之间亲事正式进行到第一步“纳采”的环节。 李建满面春风,坐着马车,带着一批礼物朝蔺府而来。 其实六礼并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李建亲自来做的,今日李建之所以前来,那自然是打着和佳人相会的心思。 蔺相如并不在,接待李建的是蔺柔的父亲蔺仪。 蔺仪还是很够意思的,收下礼物之后又给了李建和蔺柔一个多时辰的相会时间,随后才再度出现,将恋恋不舍的李建请到了蔺相如的书房之中。 当看到书房中还坐着廉颇的时候,李建表情不由一愣。 “大将军竟然也在,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么?” 廉颇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笑骂道: “怎么,老夫难道是丧门星吗,出现在你面前就只能带来坏事不成?” 廉颇如今和李建之间的关系颇为亲密,大有忘年交之感,说话的时候也是颇为随便。 蔺相如笑着看这对老少拌嘴片刻,然后才对李建道: “今早刚刚结束的廷议,对剧辛等燕国使团的处置已经出来了。” “燕国使者剧辛和副使两人可以归国,其他人全部斩首,以慰朱阳黄泉之魂。” “燕王虽紧急派来了第二批使者求情,但大王不为所动,要求这第二批使者立刻带着剧辛两人离开大赵境内。” 李建闻言,不由吃了一惊: “大王下手这么狠?” 虽然案子是李建破的,但自从当天廷议结束之后,整个案件的卷宗和犯人就全数移交给了赵国司寇平阳君赵豹,由这位赵国最高大法官来作出审判。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真正作出审判的其实还得是那位赵王。 赵王这一次的下手是非常重的,燕国使团上上下下也有近百人,除了剧辛两人之外全部斩首,换句话说就是一口气杀了八九十个人。 为朱阳一条命而干掉燕国八九十条命,手段不可谓不暴烈。 廉颇叹了一口气,道: “老夫也是个打仗的人,也不是没见过杀人,但杀人哪里有这种杀法?” “咱们这位大王啊,还是太年轻,太容易冲动。” 蔺相如看了廉颇一眼,道: “你今日在大殿之中顶撞大王,可是让大王非常不满,下次可别这么做了。” 廉颇怒了,吹胡子瞪眼睛道: “老夫当年为大赵建功立业的时候,这位大王还流着鼻涕在地上到处乱爬呢,老夫说他两句还不行了?” 蔺相如点头道: “确实不行,因为他要你死的话,老夫也救不了你。” 廉颇非常不服的安静了下来。 蔺相如转头看向李建,道: “此事你怎么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