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5,李建,给一个你不死在秦国的理由 (第1/2页)
老官员哼了一声,冷笑道: “就凭你们赵国,也是大秦的对手?” 李建眨了眨眼睛,非常认真的说道: “商君变法之前,有人觉得秦国配当霸主吗?” “既然秦国能强大起来成为霸主,那赵国为何就不行呢?” 老官员冷冷的说道: “赵国沙丘之变,害死了一代明君赵武王。” “继位的赵文王性格暗弱,被权臣赵成李兑先后架空多年。”“如今这位赵王更是被尔等这些臣子任意摆布,这种君王也配争霸?” 李建笑呵呵的说道: “说到明君之死,秦武王跑去举鼎而亡,算否?” “当今秦王靠赵、燕和义渠的支持才得以上位,还因为争位把自家亲兄弟和魏太后都杀了,这又怎么说?” “哦,说起来,秦王登基之后好像国政也长时间被太后把持吧,义渠王那两个孩子好像也有些说法呢。某些人是不是害死了亲兄弟,谁知道呢?” 李建话音落下,站在老官员身旁的两人齐声喝道: “大胆!”“休得胡言!” 李建猛抬头,目光直视两人。 “怎么,有人做得,我说不得?” “你挡得了我的嘴,还能挡得住史官直笔,挡得住天下众人悠悠之口不成!” 两人被李建目光逼视,不由自主的转移视线,不敢和李建对视。 老官员平静说道: “要成非凡之事,必然要以非凡之手段,称霸之路如登神长阶,必不择手段,方可成之。” 李建诚恳道: “这点我是赞同的,就是说你们秦国人别拿这个来当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挺没意思的。” 牢房中的气氛缓和了一些。 老官员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你经过魏国邺城时,和魏国信陵君见面。” “三日后,信陵君便率领魏国十万兵马进入韩国境内,朝新郑方向急速前进。这背后也是你在推动吧?” 李建哈哈笑了起来,道: “如果我说信陵君的快速推进是因为他在和我见面之后心里害怕了,你信吗?” 老官员脸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道: “这是何意?” 李建盯着老官员的脸,缓缓道: “因为我这一次前来咸阳城,其实是想要和秦王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瓜分韩国的。” 李建话音落下,牢房之中顿时传出两声惊呼。 老官员皱眉道: “瓜分韩国?” 李建点头道: “对啊。赵国获得上党,秦国得到新郑,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 老官员忍不住冷笑起来。 “赵国当真愿意这么吃亏?上党郡只不过是一片山区罢了。” 李建笑道: “山区,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上党归赵,那整个太行山就尽在赵国掌控。” “太行虎视中原,有了这个地方,大赵又何惧秦国东出?” 老官员表情变得奇怪,道: “既然赵国能得这种好处,你觉得大秦还会答应你?” 李建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 “怎么,难道秦国不想要新郑?那样的话,我们赵国当然也可以考虑把韩国全境接手过来。” 老官员明显被气笑了: “所以赵国就是什么都想要了?” 李建认真的点头: “当然啊,我们想要的不止是韩国,还有整个天下所有土地呢。” 囚室之中突然变得安静。 老官员站了起来,淡淡道: “你的供状很有趣,老夫会向上面禀报。” 李建笑道: “看在我这么配合的份上,下次记得弄点好吃的饭菜过来。” 老官员哼了一声,带着两名随从走了。 李建看着桌子上留下来的那盏油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和我玩赵武灵王那一套?” 大约小半个时辰过后,两名狱卒过来了。 他们带来了一盏更加明亮的长明灯,以及整整一桌的丰盛饭菜。 李建饱餐一顿,躺在破旧的草席上,美美的入睡。 这一夜,他梦到了上一世。 李建和李牧两人,一相一将相互扶持,勉力支撑着风雨飘摇的赵国。 无数赵人的面孔在李建的面前闪过,他们挣扎着,怒吼着,哀求着,最后在李建的注视下,被秦军滚滚的车轮碾过,再无声息。 李建猛然起身,从睡梦中醒来。 他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是满身大汗。 默然片刻,李建揉了揉脸颊,无声的笑了起来。 片刻后,笑声渐渐响亮。 再后来,笑声变得歇斯底里。 无数咒骂声从大牢的各处响起。 李建完全不惧,大吼道: “就是吵你睡觉怎地,来打我啊?” “老子是赵国人了=,不服就去邯郸砍我!” 牢房中,各种问候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唯一奇怪的是,狱卒们似乎完全失聪了,对此地的动静直接无视。 足足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牢房之中才又一次恢复了平静。 李建再睁开眼睛时,是狱卒们送来了丰盛的早餐。 李建不紧不慢的吃完了早餐,几名狱卒也不催促,就这么安静的等待着。 好像掐着点一样,狱卒们刚刚收走碗筷,老官员和两名随从又一次的出现了。 老官员淡淡的说道: “大王对你瓜分韩国的提议似乎并不感兴趣。” 李建一脸无所谓的笑道: “那也很正常,秦王这个人很贪心的,什么都想要,他肯定接受不了这种大家分半的提法。” 老官员身后一名中年人欲言又止。 李建看着中年人笑道: “怎么,你不服吗?不服你就反驳我呀。” 老官员冷冷的说道: “和你谈话的是老夫,别人没有插话的资格。” 这句话看似对李建而言,但在听完这句话之后,中年人深深的低下头去,连一个多余的表情都不敢再做。 李建笑着耸了耸肩膀,示意老官员继续。 老官员道: “你对大王的拒绝并不意外,那你是凭什么断定这一点的呢?” 李建认真的说道: “因为秦王已经很老了,和你一样老。” 老官员哼了一声,道: “这是什么狗屁理由?” 李建笑道: “不,这是非常实际的理由。” “人老了,说明就快要死了。” “一个人如果明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但放眼天下发现居然还有五个诸侯国存在。” “其中更有赵、楚、齐这种强敌,那他的心情就会变得很急切。” “他会迫不及待,以一种时不我待的态度去对待和其他国家的战争,恨不得一场战争就吞掉一个国家。” “你说,他怎么可能会同意和赵国平分韩国的提议呢?” 老官员闻言,沉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