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3,新的撕逼不可避免 (第1/2页)
一听到这句话,李建的眉头立刻就扬了起来。 搞事是吧。 就知道你们这些家伙要搞事。 每次大家都没主意的时候你不开口,等到我有主意了,反对起来比谁都欢。 让我看看,究竟是哪个不长眼的老东西,居然要反对我? 李建定睛一看,目光立刻就锁定到了刚刚那个开口之人的身上。 赵国相邦,都平君田单。 看着田单,李建的表情顿时变得微妙。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建和田单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比较和谐的。 像灭燕之战,就是双方一个在前线一个在后方,通力合作的典范。 这个时候田单突然跳出来反对李建,多少是让李建有些意外的。 赵王显然也没想到这一点,皱眉道: “都平君,你为何要反对李卿的提议呢?” 田单正色道: “大王,如今我们刚刚吞并了燕国的领土,正在进行消化。” “此时若是开战,实在不智。” “况且韩国不亡,还能作为我们和秦国之间的缓冲。若是韩国亡了,那大赵随时都要面临秦国的直接威胁。” “与其灭亡韩国,获得上党郡那全是山区,无利可图的土地,不如让韩国继续充当我们大赵的屏障,才是上策。” 田单的话说完,赵王开始迟疑。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 赵王下意识的看向李建,李建一下就懂了。 既然反方辩友田单都已经陈述完毕,那正方第一辩手李建肯定是要开始反击了嘛。 李建同样也是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道: “都平君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其实不然。” “据我所知,我们大赵已经派出了超过一千人的官员,去接受燕国的土地。” “与此同时,大赵内部也重新招募了一千人的官员,来填补之前官员们的空缺。” “也就是说,大赵内部如今是没有什么大规模官吏空缺的情况,大家都各在其位各谋其政。” “那还消化什么?完全都已经消化完毕了呀。” 田单直接打断了李建的话: “李卿,你这句话就不对了。” “难道我们的官员不需要在当地进行统治秩序的重建吗?” “要教授那些燕国人新的语言和文字,要对他们进行收税和征兵,这些就不需要投入了吗?” 李建哈哈一笑,反驳道: “我刚不是说了吗?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无论是教授新的语言和文字,还是收税征兵,这都是我们派到燕国领土上那一千名官员该做的事情,和大赵中枢有什么关系?” “大赵中枢需要负责的是全国的事情,要帮助大赵消化那些新征服的土地,是那一千名官员的责任!” “他们既然已经都到位了,我们就可以视为中枢这边已经完成任务。” “既然中枢已经完成任务,接着进行下一个任务,继续吞并韩国,又有何不可呢?” 李建这一番话说完,在场的赵国诸卿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田单摇头道: “李卿,你这就是强词夺理了。” “行,老夫就算你可以继续夺取上党郡好了。” “那老夫再问你,如今大赵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四邻的警惕,若是再拿下上党郡的话,岂不是所有邻国都要把我们视为大敌了?” “到时候秦国带着魏、齐、楚三国来伐,我们就一个国家,怎么抵挡?” 田单话音落下,有人暗自点头。 赵王刚刚都说过了,赵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盟友。 如果继续扩张,再吞掉半个韩国,那岂不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到时候,大家一起集合起来对付赵国,就真的是没救了。 李建晒然一笑。 “都平君啊,你这样的思维,其实还停留在弱者的身上。” “要我说,强者,从来就不需要什么盟友,只需要听话的小弟!”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强盛了这么多年,有过真正的盟友吗?” “别的不说,光是六国伐秦,这些年都组织了好几次,有用吗?” “为什么没用,因为秦国够强。够强,就不会害怕其他国家的抱团。” 田单冷冷的说道: “所以李卿觉得,我们现在已经能强到无视其他五国联合的地步了?” 从田单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觉得李建在扯犊子。 李建表情认真,严肃道: “首先,若是真的吞并了韩国,那就不是其他五国,只有四国了。” “其次,当年六国伐秦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六国各怀鬼胎,谁也不敢在面对秦国的时候冲锋陷阵,只想着摘桃子。” “就算是将来其他四国真的想要讨伐我们,我们也完全可以像之前的秦国那样,各个击破!”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是,秦国才是现在最强的国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放着秦国这个最强的国家不去打,反而合伙来打第二强的大赵?” “都平君,你觉得其他国家的大王都是傻瓜吗?” 一个最朴素的外交知识是,老大和老二开片的时候,其他老三老四一般会暗中站在老二一边。 为什么不站在老大那边? 因为如果老大把老二干碎了,那就再也没有人能制约老大了。 没有人制约的老大,肯定会把老三、老四、老五……等等,所有人都给吃干抹净,全部嚼碎。 只有没脑子的傻子,才会帮助老大去打老二! 田单呵呵一笑,道: “李卿,你的这些想法,未免过于理想化了一些。” “当年五国伐齐之前,秦国和齐国并立,秦国的实力同样更强。” “那为什么,诸侯就是能一致讨伐齐国呢?” “老夫可以在这里告诉你答案,因为不是每一位大王都是聪明人,不是每一个大臣都会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说话!” 李建笑着拍手,道: “都平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不是每一位大王都是聪明人,不是每一个大臣都会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说话。”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啊,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说服这些大王,想办法让这些大臣站在我们赵国利益的角度说话。” “你看,作为华夏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办法去避免最被动的情况。” “而你,满脑子想的却是避战?不,避战不能为我们带来和平。” “只有不停的吞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