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9,升官!开会,杀廉颇? (第1/2页)
看着视线之中的邯郸城,李建心中也是感慨。 这座城池,真是一天比一天更热闹了。 城门之外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 每一个人看向这座城池,脸上都带着希望。 他们希望能分享到这座城池,这个国家带来的红利。 赵王已经派人在城门口处等着李建,让李建速速回宫复命。 李建的马车转而入宫。 赵王在寝殿接见了李建。 李建打量着赵王,发现这位君王虽然年轻,但脸色却已经显出比同龄人要不健康的苍白,就连走路时脚步都有些虚浮。 酒色过度的表现啊。 根据鸱鸮传递来的情报,赵王这段时间夜夜笙歌,和齐王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就这位大王的表现来看,如今赵国能比齐国强那么多,真是因为赵国内部的贤臣确实太多。 田单,赵胜,蔺相如,虞信,都是史书留名的级别。 听完李建对临淄之行的陈述,赵王也是颇为感慨。 “李卿啊,你这个口才是真的好用,就连齐王这种呆头雁都能被你说动。” 对于齐王这个表哥,赵王吐槽起来毫不留情。 李建笑道: “齐王和大王原本就是亲戚,两国之间的关系也算亲近。” “这一次得亏大王的大力支持,若是没有那二十二马车的宝物,说服齐国也并非易事。” 赵王叹了一口气,一脸rou疼的说道: “娘的,那可是二十二马车的好东西啊!” “等哪天寡人灭了齐国,非得从齐国宫殿中搜刮出两百马车宝物不可。” “对了,繆贤啊,宣旨吧。” 繆贤满脸笑容的走了上来,朝着李建眨了眨眼睛。 李建似乎明白了什么,心中也开始生出期盼。 莫非…… 繆贤展开旨意,宣读道: “下卿李建,为赵国屡立功勋,寡人心甚慰之。” “为表彰其功,今日起,晋李建为赵国中卿。” “赏黄金百镒,绢布百匹,钱五十万,良马十匹。” 李建深吸一口气,微微躬身。 “臣李建谢大王恩德!” 虽然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李建心中还是不由自主的有些激动。 距离他的目标,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赵王笑呵呵的扶起了李建,亲切的说道: “李卿啊,你可是寡人的肱股之臣。” “等到将来老一辈的家伙们退出政坛了,就该是你和虞卿等人挑大梁的时候了!” 李建正色道: “臣,敢不为大王效死!” 嗯,上辈子已经死过了,这辈子…… 再说吧。 赵王还是很够意思的,当天晚上留李建在宫中吃了一顿晚宴。 在晚宴上,赵王问了李建不少问题。 对秦国的看法,对天下局势的看法,如何安抚刚刚征服的燕地,等等。 李建一一相告。 赵王似乎很是满意,笑道: “李卿啊,白起你知道吧?” 李建点头: “白起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赵王叹息一声: “你说,咱们大赵怎么就不能出一个白起呢?” 李建嘴唇颤动了一下,还是没有把那个名字说出口。 虽然赵国没白起,但是有李牧啊! 赵王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道: “好啦,今晚你回去好好想想,究竟怎么样应对白起。” “寡人这些天都开了好几次廷议了,那些家伙压根就想不出个主意!” “等后天再开会的时候,你给寡人拿个章程出来。” “这一次,必须得把白起这家伙给寡人解决了!” 李建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让这位赵王如此火烧屁股的原因,是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超级统帅—— 武安君白起! 一番折腾,李建坐车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李如意已经在襁褓之中沉沉睡去,粉嫩的小脸rou嘟嘟的,随着呼吸起伏。 李建看着自己的孩子,越看越是喜爱。 他忍不住低下身子,轻轻亲吻了一下李如意的小脸。 李如意被吓了一跳,小小的身躯明显颤抖了一下。 蔺柔看着好笑,忍不住轻声提醒: “夫君,孩子太小了,有点动静都会被吓到的。” 李建顿时有些尴尬,拉起了蔺柔的手。 “没事,那我们去隔壁房……哦不,我们去远一点的房间吧。” 蔺柔生产过后,身材略显丰腴,更加玲珑有致。 相较以往,对李建的吸引力增添许多。 平板虽好,但真不实用啊。 蔺柔脸色有些羞红,道: “夫君,你才刚刚长途跋涉回来,要不先休息一两天?” 李建表情严肃: “你夫君啊,今年才二十一岁呢,走!” 两人快步离开了房间。 今夜,注定是一个幸福的夜晚。 第二天,李建先是前往大行官署处理公务,下班之后又带着蔺柔去蔺府拜访了一番。 蔺相如看着李建,老脸上满是唏嘘。 “老夫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门客,你却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赵重臣。” 李建哈哈一笑,正色道: “大河后浪推前浪呀。” 蔺相如楞了一下,随后也笑了起来。 “好一个后浪推前浪!” 这一夜,两人吃饭完后在书房一阵密聊。 直到夜幕落下许久,李建的马车这才离开。 又一个清晨到来,赵国的廷议召开。 和以往一样,几名身在临淄的赵国重臣两边就座,表情严肃。 李建虽然还是坐在最末尾,但受到众人的注目反而是最多的。 年仅二十一岁的中卿! 赵国历史上绝无仅有,非王族出身的唯一一人。 赵王走了进来,众人纷纷起身向赵王行礼。 赵王还礼,君臣落座。 无独有偶,赵王坐下之后,环视众人一圈,最后目光也在李建身上停留了好一会,然后才开口。 “诸卿啊,寡人刚刚收到的消息,白起率领十五万秦军已经逼近新郑城外。” “不仅如此,魏国东部的陶邑也被楚军围攻,情况危急。” “魏王几乎是每日都派来使者书信,要求寡人立刻让驻守野王城的廉颇大将军出兵援救。” “你们都来说说,究竟是怎么个做法好?” 大殿之中,诸卿若有所思,一时间无人开口。 其实也不是没人开口,只是过去几天里大家提的建议无一能被采纳,总不能再说一遍吧? 李建对这种局面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