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誉王府 (第2/2页)
以犒赏其为大周朝所做之贡献。 并特地拨款,将府邸重修。 但誉王进了府邸以后,并没有大肆修缮,仅仅是尽量维持着它的原貌而已。 据说,这府邸里面的很多地方,誉王都没有去过。 他把省下的那些银两,全部捐赠了出去。 在长安城,在周围的一些城市,建造了一些私塾,还有修筑河道,改善民生等等。 这一系列的事情。 让誉王在民间更是有着贤王之称。 此刻。 湖心岛上的凉亭里。 已过中年,头发有些花白,额头上也生着皱纹的誉王,正在一名姬妾的侍奉下,小酌。 桌上的酒菜,都是府里从江南请来的大师父精心准备的。 比御膳房里的都不遑多让。 酒也是好酒。 “怕是要麻烦了啊。” 誉王往嘴里放了一颗用冰块镇过的葡萄,瘦削的脸颊微微鼓动,稍许,吐出了几枚葡萄籽,那姬妾用手接过去,放在了旁边的银盏里。 自从天人观被东厂给平了开始。 誉王这心里就一直不安。 但那个时候,突然冒出来了个李因缘,说是谋反,最终落得个断臂而逃。 而接下来的时间,东厂似乎都在围绕着李因缘忙活。 他也就稍微放心了些。 但依旧为了稳妥,把吏部的事情给按了暂停键。 只有梨园春那边儿还在暗中进行。 毕竟,它们是来长安城唱戏赚钱打名气的。 如果突然走了,这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就在数日的风平浪静后。 誉王觉的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的时候,事情发展开始超出他的预料。 先是长生帮,他暗中扶植的地下帮派,一夜之间被东厂灭门。 然后又是吏部尚书崔远。 突然之间自杀。 紧接着,长安城里又传出了风波,说自己有意谋反,但因为白莲教之事暴露。 自己为了自保,派人除掉了崔远,后续可能还会有人被铲除。 一系列的事情爆出来。 尤其是刚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几乎脊背发凉。 “王爷,咱们的事情,怕是早就已经暴露了。” “李因缘应该只是个意外,帮咱们挡了一段时间,现在李因缘被逼的没办法现身,没了威胁,东厂开始把注意力往咱们这边转移了。” 凉亭里还站着一个人。 是个刚过中年,佝偻驼背,还拄着拐杖的男子。 他的左腿已经没有了,半截裤管系在了腰上。 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但头发已经白了。 脸颊颧骨的位置,还有一个青色的印记,乃是清晰的刺字,为死字。 是大魏朝死囚犯的标志。 这人是誉王的谋士。 此人名叫白君曰。 乃是白君子的同门师弟。 两人当年在西北的关陇草原上,以匈奴为棋,同门相争。 白君曰棋差一招,落了个刺字砍头的下场。 但暗中被誉王从一堆死囚犯里面给捞了出来。 便就此留在了誉王身边。 做个谋士。 这以辅政之道谋取皇位的计策,便是白君曰给提出来的。 他知道自己的师兄已经成为了太子的身边人。 他故意如此。 就是要再用这大魏朝皇权归属,再与自己的师兄斗一局。 他不甘心失败。 原本一切都计划的好好的。 但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成了现在这般局面。 “白先生觉的此时应当如何?” 誉王站了起来,走到了凉亭的西侧面,他看着那下面逐渐聚集起来的一池鱼,面色依旧平静。 能够坐到他这个位置。 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吓倒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即便是皇帝。 他既然有谋反的心思,又何曾真的在心里怕过? “这太监,够阴啊。” 白君曰叹了口气,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从头到尾都不需要证据,只要暗中使用一些手段,把身为吏部尚书的崔远给整死,既拔掉了咱们的党羽,又给咱们泼了一大盆脏水。” “关键皇帝肯定也默许,毕竟这崔远真的是参与了的。” “如今他再把您除掉崔远的假消息传播出去,咱们耗费心思建立的关系网,很容易乱。” “哪怕只有一个人信了这谣言,对咱们来讲,都是灭顶之灾。”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太监还有后招。” “崔远之后,肯定还有别人……或者是梨园春,或者是赵丛山……这些人,或者和长生帮有关系,或者和天人观有关系……” “应该,都已经落入了他的掌心了。” “如此下去。” “时间越久,谣言将越甚。” “对咱们就越不利!” 咄!咄!咄! 精铁打造的拐杖在青石板地面上轻轻的戳响,白君曰来到了誉王的身旁,看着那正在池塘里疯狂拥挤,争抢食物的鱼。 迟疑了稍许,咬牙道, “拖下去,必败无疑。” “若拼一场,靠着滇南边军的支持,咱们最不济,也能占个半壁江山,划江而治。” “请王爷定夺吧。” 誉王把手里的一把鱼食都洒到了池塘里,那些鱼争抢的更加厉害了。 他叹了口气,苦笑道, “本王还真不想和皇兄正面撕破脸皮。” “本想给他个善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