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3、诸葛(4K) (第1/2页)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133、诸葛其实此时的王政,更重视的还是另一个大户。 琅琊诸葛氏? 这个姓氏,让他这个天朝的穿越来客,几乎是本能反应般地联想到一个名字。 毕竟,对方实在是太有名了。 就是地点好像不对啊。 天朝几乎没人不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即便是王政这样的历史小白,也记得对方是在隆重与刘备畅谈三分天下的啊。 隆重可是在荆州襄阳... 与徐州可不近啊,毕竟中间还隔着豫州和扬州两大片土地。 心中疑惑不解,王政沉吟半晌,神色莫明地望向张饶: “张上校,本将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你。” “将军请开尊口。”张饶连忙拱手:“末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王政颔首,凝视着对方: “你可听过诸葛亮这个名字?” 这句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俱是不解,当事人张饶更是面色一呆。 本就有系统的忠诚锁定,加上这些日子下来,张饶早已对王政彻底拜服,甘心效死。 加上今日对方拦住吴胜,喝止众人,令他不用难堪地开口道出隐秘,心中更是感激万分。 毕竟这位曾经的黄巾渠帅,如今的天军少校,可是管着无数兵卒,也算是一员大将了,本心里确实不想说出他与颜氏的纠葛。 其实很简单,张饶的父亲当年正是颜家的仆人。 在他看来,这等不光彩事当面说出实在大损颜面。 所以当张饶看见王政一脸的神情肃穆,开口求问,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正是聚精会神时,却万万没想到,王政所问的... 竟是他认识不认识一个人? 诸葛亮? 回神后的张饶想到此人或许对将军很是重要,也立刻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起来。 只是他垂首苦思良久,记忆中还是毫无所获。 再抬头时,却见王政此时依旧是满脸期盼地盯视着他,大感惭愧,不由面红耳赤。 但他确实没听过啊! “禀将军。”张饶不敢期满王政,心中有愧之下,只好硬着头皮道: “末将确实不曾听过诸葛...额...诸葛亮这个名字。” “不知此人是何来历,有何问题,末将今后必遣人多方打探。” 听到张饶这番回答,王政心中大感失望。 但他本也不抱太大期望,也就暂时揭过,只是摆了摆手,淡淡地道: “无妨,小节而已。” 不过被勾动了心思后,情绪还是有些激荡难平。 徐州本就是他计划中的下一步,这时心情便更急切起来。 王政长呼一口气,猛地站起径直走出帐外,负手而立,昂首望向远处。 那里,是徐州的方向。 此时,什么琅琊颜家,又哪里有资格继续留在其脑海盘旋? 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个仿佛带着磁力的名字牢牢吸附住了。 即便是一万分的几分,他也要尝试看能否与那个多重形象的诸葛孔明碰面会晤。 忠义无双,私德完美的千古贤相... 羽扇纶巾,多智近妖的无双谋士... 此人若是此时在徐州... 我若是能招揽到他... 收集名人的癖好再次爆发,激烈如火山喷涌,更点燃了雄心壮志,如烈焰熊熊,炙热至不可抑制,直烧得全身发烫。 对方正是他目前最缺的内政型人才啊。 不能在临淄耽搁太久! 尽快去徐州! 想到这里,王政心中已有决议。 “既然临淄世家里目前就颜家有来头,那就先对付他们。” 回望众人,王政轻描淡写道: “明日我和于禁去登门拜访颜家吧。” 这话一出,众人一怔。 于禁一脸地不敢置信,似乎怀疑自己听错,确认般地问道: “将军,那带领多少人马拱卫?” “哈...”王政哑然失笑,道:“既然是拜访,怎么可能带上人马?” 他指了指于禁,又回指自身:“你,我,二人足矣。” 原来我们的耳朵没出毛病啊。 这次听的清清楚楚,徐方等人俱是目瞪口呆。 吴胜则直接蹦了起来,再次情急之下喊出熟称。 “阿政,不可!” 众人也齐齐附和:“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徐方更是侃侃而谈,分析利弊: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何况此时我军和临淄这群士族势成水火,虽然尚未攻破城南,但是这段时日小股摩擦不断,双方均有死伤,早已结下仇怨!” “将军纵是黄天庇佑,天赐神力,只带于上尉前往,也有很大的危险啊。” 徐方心中所想其实更加严重。 若是王政直接被对方生擒,或者当场诛杀,该怎么办? 只是这样出口太过不敬,徐方才委婉地提醒。 他又建议道: “若是要两方谈事,我等亦可代劳,何须劳驾将军亲涉险地?” 于禁也表示了强烈反对。 他对自己的武艺有自信,更清楚王政这种十招便能击败他的人武勇到底何等变态。 但再厉害,两人也依旧是血rou之躯。 若是落入几千人的围攻...说是必死无疑都不过分。 “诸君只管放心。” 群情激动,王政却是笑了笑道: “莫说颜家是琅琊门阀的分支,自有见识;便是一般郡城的大户,他们或许贪,或许坏,却绝对不蠢。” “如今临淄大局已定,此辈生死cao持于我手,我派人送拜帖是释放善意,对面会不识抬举?” “何况草芥流民尚且求生,这帮惯会享受之辈,只会更珍惜自家性命,又岂有人愿自寻死路?” 这话虽说的有理,但是众人依旧还是心有担心,不住劝阻。 见状,王政也不好一意孤行,便稍作让步。 “当然,必要的威慑还是要有。” “颜家的反应我虽有预料,但说不定有其他士族豪绅热血上头,铤而走险,冲动之下做出蠢事。” “这样吧。” “吴胜、徐方,今日你二人就带上天诛营和天罡一部,先去围堵城南。” “另外再安排弓手上屋顶做好准备。” “缴获得来的投石机、床弩也全部拉到城南外架。” “大军压境,威慑之后,再安排一个人先把我的拜帖送进去。” 这番应对之下,众人虽依旧有担心,却也不敢再劝了。 毕竟如此一来,其实和带领大军进入并无太大区别了。 便是王政遭遇险境,以他的个人武勇,大喝一声,撑到他们杀进去救援应该不是难事。 何况,真有人会失心疯吗? 这等情况下还想对王政不利,摆明玉石俱焚?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任何事宜,王政允许畅所欲言的时候,大家自然可以各抒己见。 但当他一锤定音后,众人不敢,更不能去违逆。 另外在内心深处,众人也确实真的对王政有着信心。 从起兵以来,他做的任何决定事后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哪怕筹谋时总有意外,却也都是惊喜。 这,就是天命! 天命昭示着王政必然会带领他们推翻汉廷,建立地上天国,怎么可能会半道崩殂? 徐和又提出一个问题。 “将军,我等围堵城南时,若是颜氏或者其他城南士族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