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1、泰山郡 (第2/2页)
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本... 兵源! 还是一处极为优秀的兵源! 只不过... 有系统大大罩着的王政,自觉目前缺的不是这个。 谷嵳/s不过这个原因却不便宣之于口,思忖了会,王政还是决定婉言拒绝: “先生,可知泰山有多少人口?” “其郡有县邑十二。”祢衡早有准备,立刻回答:“在册八万户,以衡所估,人口应在彭城之上,四十万起!” 倒算是人口密集啊。 王政点了点头,又道:“依先生所述,该地便是好武成风,可多年征伐下来,官吏豪强屡次汲取之下,想必民力也已竭尽,如今本将便是...” 话未说完,便见祢衡笑着截断:“主公,此言差矣!” “便是今时今日,以衡所观,主公若能掌握泰山...”祢衡听出的王政的意思,却还是一脸自信地道:“亦可得精兵十万!” 嘶... 听到这个数字,王政倒吸一口冷气。 “先生切莫戏言。”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王政才惊疑不定地望向祢衡:“一郡之地,不过四十万人口,怎可能得十万精兵?” “主公有所不知。”祢衡笑道:“青州人能战,彭城人敢战,泰山人却是好战!” 说着,便直接举例:“昔日董贼揽权时,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阳津讨之,不敌,其军倾覆!” 听到这等口吻,王政不用问都知,要么有“但是”,要么便是有“然后”。 果然,只听祢衡续道:“王匡其后重返泰山郡...” “转瞬便又聚数千悍卒!” 说到“转瞬”时,祢衡凝视着王政,特地加重语气。 这么夸张吗? “即便泰山人果如先生所言,这般好战。”虽然有一点心动,不过王政还是没有改变心意,便再次皱眉道:“若要聚十万强兵,便要行四抽一,亦不太可能啊。” “况且,我军入徐州数月以来,几乎日日有战,军卒不得歇息。先生,本将心中还是有所顾虑。” “主公是担心求之过急,失之cao切么?“ “不止,还有东海。” 王政道:“刘备世之英雄,声名暇耳,此人如今已成了新任的徐州牧,有这等大敌雄踞东海,虎视在侧,我若此时贸然再开战线,只恐后方有失,更有两面夹击之虞。” “玄德公?”听到王政提到此人,祢衡先是一怔,旋即晒然一笑:“若如此,在衡看来,是主公多虑了。” “吾料东海今年之内必不会动兵!” “噢?”王政大感兴趣,侧头问道:“为何?” “其一,我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声威闻世,刘备亦非庸才,自知我军非寻常黄巾可比,怎会主动挑起争端,冒然树敌?” “其二,东海骄兵悍将不知反几,更有豪族横行,如丹杨兵,臧霸者,能任陶谦驱策,却未必会服刘备,他内部都未稳固,怎会又生外图之心?” “其三,为何我军入徐州至今,陶谦始终不闻不问?” 祢衡正色道:“方遭大败不久,元气未复,外有袁术窥视,如鲠在喉,非不欲也,实不能也!” “陶谦无能为力的事情,刘玄德便有天大的本事,难道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不成?”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让王政沉吟良久,终于心中一定。 他此时也必须承认,是自己想多了。 或许这便是先知带来的弊端,一听说刘备如今当上了徐州牧,王政便有些被唬住了! 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平原相的刘备可以一心只想着踩着黄巾上位,但是当了徐州牧后,却不可能再只盯着他了。 见王政微微颔首,面露意动,显是被自己说动,祢衡连忙打铁趁热:“刘备暂不用管,我军已修养两月,亦是恢复精神,足够外图。” “若要外图,必争先泰山!” “主公可知,方才衡所言得泰山便得十万精兵,可并非是全指民间募兵。” 哦?王政一怔:“怎么讲?” “泰山群盗,喧嚣于世,豪族世家,尽是贼匪。”祢衡一字一顿道:“乃至政令不出府门,郡守亦如走狗,” “这亦是衡一开始所言的,我军若出,便不可求空得一郡,而是要彻底掌握!” “若要掌握,便要剿匪灭贼,招抚纳用,一旦谋成,衡大胆放言,甚至远不止十万精兵!” 听到这里时,王政浑身一震,眼前一亮。 他目光灼灼地盯视着祢衡,承认自家真正动心了。 却不是因为所谓的十万精兵! 而是... 剿匪! 对于目前的王政而言,兵源他可以不重视,财路却全然不同。 在入徐州之前,王政从来没担心过钱粮兵器这些。 在青州时,打的都是胜仗,自然会有缴获,攻城便会抄家,每得一城,都代表十几家的豪族世家会成为待宰的羔羊予取予夺。 那是王政自然不需要考虑这些,可到徐州却截然不同了。 既然要作为根据地了,便不可能再简单粗暴地对待百姓和世家。 而要想让两地长治久安,世家的力量更是不可或缺,最起码目前,王政不可能靠一己之力。 原本的人才匮乏,在琅琊一行后,得了颜、王两家归附,加上祢衡、张昭,已算暂解燃眉之急。 可回到开阳不久,王政却又开始为钱发愁了。 这些时日以来,军政各方面的开支,都在不断消耗他之前的那些积蓄,而收入虽有,却是入不敷出。 这般下去,可就成了坐吃山空。 所以这段时间王政毫无动作,一则是因为刘备,二则,也是王政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原本王政是计划取另一地的。 那便是北海国。 一则,此国靠海,无论盐业航运都极为发达,乃是商业重地,可以帮助解决目前窘境。 二则,孔融好对付些,王政完全可以在稳固后方的同时,不动用太多兵力便取得此地。 不过祢衡这段分析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让他突然发现,刘备暂时没有威胁,而泰山... 也是一条财路啊! 而且相比北海,若能得泰山郡,来钱反而更快! 天下间来钱最快的路子是什么? 是抢劫啊! 吃大户不行,黑吃黑总可以了吧? “先生所言甚是!” 王政兴奋地问道:“不知泰山群盗,各有何人,分别有多少钱...哦不,是人马?” “额。”这却把祢衡问住了,不确定地道: “主公,具体情况衡却是不知,只是听闻其郡盗匪横行,大股过万者亦不在少数,至于数百人的小贼,更是数以百计。” “那就去问文则吧,我记得他便是泰山人。”王政倒不见怪,长身而起。 既下决心,便不再有半点犹豫:“泰山郡,吾必取也!” “你我立刻回城,召集诸将,商议细节!” “主公明见!” 见终于说动了王政,祢衡亦是喜形于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