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_第八十五章:爷爷你误会了,不是我给他,是他给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爷爷你误会了,不是我给他,是他给我..... (第4/4页)

爷曾与我讲过,他一生从小贫穷,你高祖父、高祖母不在后出家为一行僧,说是行僧,在那年代不过就是四处游走乞讨。这一路走来,受尽白眼欺辱,看透人心世俗。所以他不怕,哪怕是立国之后,凡有侵害百姓者,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双杀一双。”“那些跟随你太爷爷打天下的勋贵们,哪个身上没有点拿得出手的功勋,可你太爷爷说杀就杀。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你太爷爷杀了一轮又一轮,上到中书省丞相,下到县衙县令,无不可杀,无不可罚。”“为何”“因为他不怕,白眼侮辱非议,他早就经受够了,他可以杀。一个沿街乞讨半生的人,会在乎这些世人非议吗”“你爷爷我虽出生皇室,却被那建文逼的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爷爷这辈子已经走不出那猪圈了.....”老爷子感叹一声,继续说道:“所以,爷爷也可杀。”“可是,你不能,你爹也不能。你们不能跟爷爷一样做猪,你们要做人,堂堂正正的人。”“你们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君王。”“生下来就高人一等,是天生的帝王,是天下人的王、天下人的君,天下人之父!”说到这里,朱棣突然瞧着朱瞻基笑了,瞧着朱瞻基这一身五爪雏龙袍,道:“瞧瞧这一身,多干净,瞧上面绣的雏龙。”“想想你爷爷和太爷爷,我们都是在泥地里打着滚活下来的,我们不怕脏。”“明白了吗孩子”“那些人杀的没错,但错在不该你杀。”“哦,对了,还有你爹......”说话间,老爷子重新坐回到了龙椅之上,或许是累了,长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别看你爹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可内里却是我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他监国几十年,上到朝廷六部内阁,下到各行省、府州、县的官员,都是他一手安排或者科举选拔后,由你爹一手提拔。这上上下下,哪个不说你爹个好。”说着,便伸手指向了一旁桌子上其中一摞厚厚的奏折:“瞧瞧,自从爷爷我让你爹回家去休养后,每天都有几百封的折子呈上来为你爹叫屈,这就是你爹的根基。你瞧,你爹就比你明白事理,他要做人。”“做人好啊,做人活的舒服,坦荡。”“再想想你小子做的事,太孙还没册封,你就先斩了几十个的权贵和宗亲。这些人都出自南直隶,而南直隶是整个大明朝仕途的根,你是你爹的儿子,你斩了他们,你不仅是损了自己的名声,脏了这一身的锦袍,还毁了你爹的根基。”“现在,你可知道自己错在了何处吗”听着老爷子细心的教导,朱瞻基沉声回道:“孙儿知道了。”“但是不改。”朱瞻基在心里默默的又加了这么一句。打江山与坐江山的分别,他明白。若他真是历史上的朱瞻基,老老实实做这后继之君,守好祖宗这点家业,自然没有什么话说。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如何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定。就好像老爷子说的,他和太爷爷浑身都是脏的,他们可以杀,但朱瞻基不能杀。这就是现实的分别,就好像后世很多媒体胡乱评定的什么君主排行榜,这玩意儿实际没有丁点用。比如历史上的朱瞻基出生就是这环境,要他如何像他太爷爷一样,打下江山的同时还将那些淮西勋贵给灭了个遍。元末百姓遭受磨难,已经到了必然会崩塌的局面。可朱瞻基呢,去哪找个即将崩塌的元末。而且他太爷爷从小就是那样的生活环境,自然会磨砺出那样的一个人,可历史上的朱瞻基呢,出生富贵,不敢说一直被娇生惯养着,但生而富足绝不为过吧。要他去跟尝尽天下苦水的太爷爷比,这本身就不公平。将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磨难的朱元章拿到朱瞻基的位置上,真的就一定比朱瞻基做的更好吗虽然作为一个后世人,对朱元章这个人有极高的好感,可较真的来讲,还真不一定。对于老爷子刚刚的那些话,朱瞻基很认同。他也很认同老爷子给历史上朱瞻基设定的未来,但可惜.....他不是那个朱瞻基。也就注定了他不会像历史上朱瞻基那样,成为一个老爷子口中说的‘人’。不光那些泄露国策的人要宰,那私自截留秀女给自己暖房的纪纲也要宰,阻碍推行新政的更要宰。做一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守土之君,那不是朱瞻基所愿。相反,他更愿意像自己太爷爷,自己爷爷这样,做一个在泥地里打滚,与百姓共天下的猪。就在朱瞻基沉思之际,瞧着若有所思的朱瞻基,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只要这小子能反思,相信以他的聪明才智定然会明白这些道理。那么也就不枉费他费心费力的教导了。这一点,此时的朱棣像极了后世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就好像后世一个电影里,老爹是一个混黑发迹的大哥,却从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这样,要他哪怕当一个医生也好,当一个普通的律师也好。哪怕可能这辈子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但一定要干干净净。因为这样的人,活的舒服,活的坦然。显然,朱棣也是这样的心思。哪怕他朱瞻基做不出什么震古烁今的伟业,好好当一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守土君王,就够了。“对了,新政推行的怎么样了”听着老爷子的话,朱瞻基当即回道:“还算顺利,最近几日便要正式推行了。”朱棣点点头,随后问道:“那度田令,是你小子想出来的”朱瞻基没有否认。朱棣轻笑着说道:“法子不错。”朱棣嘴上说的轻轻松松,可那脸上眼神中的赞许却是隐藏不住的。这也是为何朱棣如此执意要朱瞻基干干净净的原因。这孩子实在太有天赋了,在治政治国上的天赋,远超他朱棣。仅仅这几个颠覆式的策令便可见一般,这中间的任何一个拿到其它朝代,都是青史留名的东西。好像这孩子与他生活的并不是一个时代一般,完全超脱了这时代一个正常人思考的结构框架。这样的人,就该是一个天之骄子。而不该像他们这些人一样,从泥地里、污秽中一点点的挣扎着出人头地。若能早出生十几年,有这么一个好圣孙,他朱棣何至于跟那朱允炆折腾,最后弄了一身的脏。一辈子都洗不去。就是这丰功伟业做出来,后世之人在谈及他时也永远会说一句造反上位。在任何一个和平年代,忠君为主流的朝廷,都会被当作反面的例子以警醒世人。这就是他们这些人的悲哀。感慨之余,朱棣忽然想到什么,颇为好奇的问道:“爷爷听人说你小子这次推行新政,要让你二叔去打头阵”朱瞻基点点头。见确有其事,朱棣就越发好奇了:“人选的不错。不过你小子是怎么让老二心甘情愿的去做这差事的”朱瞻基道:“给了五万两银子。”朱棣一愣:“给了五万两银子你小子哪来这么多银子的,你爹八成也拿不出来吧”朱棣愣的同时,朱瞻基故作疑惑道:“什么爷爷你说什么呢,是二叔给我,不是我给他....”瞧着老爷子先是惊讶,又满脸愁眉不展的神情,朱瞻基不由疑惑道:“爷爷,你怎么了”老爷子摆了摆手,说道:“没事,爷爷就是想起你二叔小时候被门夹过脑袋,没想到这么严重。”《逆天邪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