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折戟沉沙?不存在的! (第2/4页)
这么听下来也能记住个八九不离十。若是能想办法将它当做一个朝廷向外传递消息的途径,或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朱瞻基之所以亲自过来,也是想实地瞧一瞧,看这种演绎的方式能否增加一些自己想要的内容进去。文化传播,思想统一,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当权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脑中的思想来主导的。至于身上的这几两rou,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只要还能活得下去,只要还能吃得上饭,就不会出现那种比较严重的造反之类的事情。就连路上抢劫上山为寇这种治安事情,也不是他想要这么做的。大多也都是受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往往朝廷所施行下达的那些策令法令也都是为了限制人身上来的那几两rou,会不自觉的忽略脑子里的东西。仅靠着在书本上,书籍上的那些文章经卷,远远达不到影响整个大明朝的效果。毕竟能看得起书、又有书可读、有时间精力读书的人,并不多。并且书本上内容传播的效果也非常有限,毕竟枯燥乏味。相反像这种戏曲类的娱乐方式传播,效果就会非常的好。这一点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后世都是一样的。如果能够将大明朝诸如北抗外敌、南扩疆土、疏通大运河这种事情像后世电影似的融入到戏曲当中,将那种爱国,报国的情绪也融入到其中,那么在民间,百姓间,所能产生的影响,或许是超乎想象的。比如在境外经商时遇到了战乱,拿出了大明朝的旗帜举在头顶。亦或者将太祖时整顿吏治,诛杀贪腐官员的事迹拿出来编个戏曲,甚至直接搞个舞台剧的类型。将为何这么做,又为了谁这么做,全部通过这种娱乐的方式表达出来,由老百姓口口相传。让那些无知且消息来源贵乏的百姓,知道且明白朝廷这些举措的意义。再配合上朝廷为百姓生存而考量所制定实施的政策.......尽管这些东西并不像实际的政策一样可以将成果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但是这些思维思想上的改变,有时候甚至比让百姓多吃一顿饭多赚一点银子更加重要。一连四五天的时间,朱瞻基每日都与胡善祥一同在这镇江府内四处的闲逛着。听听戏,吃点好吃的,到江边钓钓鱼......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镇江府遇到了那郭济,由他在镇江府内主办这些事情,朱瞻基也就可以放松些了。傍晚,就当朱瞻基与胡善祥在他们那小院子里,用今天刚从集市上买来的rou和蔬菜做的烧烤时。郭济找了过来。“殿下。”听到郭济的声音,朱瞻基抬头笑道:“郭大人来了。来来来,正好这些东西都好了,一起来尝尝。”闻言,郭济也没拒绝,缓步走了过来。经过这些天与这位长孙殿下的接触,他发现这位长孙殿下的身上并没有那些京城权贵子嗣们那份娇气,相处起来十分的随和。在尝了一口朱瞻基递来的烧烤后,郭济也是忍不住的说道:“这味道果真不错!”就当他们一边吃着烧烤的同时,那郭济也是趁着机会,与朱瞻基说道:“殿下,自从府衙发布了那份对外的公告后,到如今也有五天的时间了。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来到官府进行备桉登记。”听着郭济的话,朱瞻基对他话中的意思也大致明白了。五天的时间都没有一个人来进行备桉登记,那么就算官府给他们留的时间再长,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当务之急必须要让那些拥有土地的人清楚,这一次官府的行动并不是做做样子。同时让他们明白,不在官府进行土地的备桉登记,有什么样的后果。想到这里,朱瞻基便直接对那郭济说道:“在这镇江城里可有什么权贵平日里比较放肆的”闻言,郭济立马便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是,要杀鸡儆猴”朱瞻基轻笑道:“那怎么办呢刀不摆在他们的脖颈上,他们会怕吗”“对了,你第一份公告上面限定的备桉登记时间是多久”郭济道:“微臣也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所以第一份公告上面限定的时间只有三天。”听到这话的朱瞻基顿时笑着看向了那郭济:“你既然都想到了,还问我做什么”见朱瞻基如此直白的说出了这话,郭济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这不是得向殿下您讨个口令吗。不然微臣做事的时候也没个由头嘛。”见这郭济说了实话,朱瞻基再次的大笑了起来。“放心做事情吧,我这边会给你绝对的支持。”闻言,郭济道:“殿下这么说,那微臣便明白了。”说完,那郭济起身便告辞要走。朱瞻基不由的转头看向了他,说道:“不吃点再走吗”郭济尴尬一笑:“事情摆在这,哪里能吃得下啊,就是山珍海味也没有帮殿下做成这事儿更痛快了。”朱瞻基摇摇头,笑道:“去吧去吧。”不得不说,这郭济的效率是真快。也许是知道他朱瞻基在这里只会停留三个月的时间,这郭济是一天都不愿意浪费。昨晚在朱瞻基这里讨到了命令后,当晚便有所行动。第二天一早,就当朱瞻基带着胡善祥刚刚从自己的小院走出,路过这府衙的前堂准备外出时。便立马听到了外面吵吵闹闹的声音,整个府衙的门外聚集了不少的百姓。走过去一瞧,这些百姓都是些过来看热闹的。再往那大堂上一瞧,密密麻麻的跪满了人,甚至就连那大堂之外也跪了不少人。从这些人的服饰上来看,有丫鬟,有下人,有护卫,还有一些穿着锦罗绸缎的小姐公子、以及老爷夫人等。看到这一幕,朱瞻基也就明白了,这是把人家一家人都给抓来了。联想到昨天晚上自己与那郭济说到的杀鸡儆猴,想来这一家便是这镇江府内有名的权贵了。这郭济郭大人如此的心急,连夜便将这些人全部给抓了。如今想来,怕也不仅仅是因为公务心切,想来这一家人平日里也没少得罪他这位顾大人。朱瞻基随手一招,便将一名府衙的衙役叫了过来。“这堂上的一家人是什么身份”朱瞻基张口问道。听着朱瞻基的询问,这名衙役虽然还不清楚朱瞻基的具体身份,但从他们自家知府老爷,以及其他那些同知、通判大人对这位年轻人恭恭敬敬的态度来看,想了也不是什么普通人。赶忙便恭敬的回道:“回公子的话,这堂上的都是城中刘府的人。”朱瞻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这些人平日里跟知府郭大人有什么关系”听到朱瞻基这番问话的衙役,这次倒是仔细的思考了一下,随后才说道:“关系倒是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好几次我都瞧见郭大人因为这刘府的关系通天,不得不忍气吞声。”闻言,朱瞻基一愣:“关系通天怎么个通天法”衙役道:“听说这刘府家里有人在朝廷上做官,还是上得朝堂的官。”朱瞻基恍然大悟,原来是在京城里有人当官。刚刚在听到这衙役说关系通天时,他还以为是通到老爷子那里了,敢情是这样。不过想想也是,他朱瞻基嘴中的关系通天,和这衙役脑子里的关系通天显然不是一回事,差着点东西呢。既然如此,那他朱瞻基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只是区区一个大臣,还不足以让他朱瞻基费神。要说真是老爷子曾经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