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长孙不可杀! (第3/5页)
说道:“老头子要打仗是吧?” 朱高煦点点头。 “打仗需要银子是吧?” 朱高煦再次点头。 可接下来的话,老三就不说了。 而朱高煦仔细想了想后,还真品出味儿来。 “你的意思是,,老头子让那小子抓了这些贪官,然后趁机抄家取他们的银子?” 听到这话的朱高燧虽然没有说话,可眼神却是十分的肯定。 而朱高煦的脸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就在这奉天殿外越来越热闹时,主人公朱瞻基终于是登场了。 瞧着朱瞻基的到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他。 毕竟昨晚的事情是锦衣卫动的手,而如今那锦衣卫就在这位长孙的手中,虽然还不敢确定是不是这位的意思,亦或者里面那位的意思。 而来到这里的朱瞻基,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却是异常的平静。 毕竟在自己做出这些事情之前,对这样的局势和情况便早有预料。 就当朱瞻基一步步的朝着上面走去时,那边的二叔朱高煦顿时对着他招了招手,说道:“大侄子,过来,过来。” 听到二叔的话,朱瞻基自然知道他是想打听昨晚发生的事情,正准备走去时。 那宫里的赵公公也从殿内走了出来。 见此,朱瞻基便明白了,老爷子感情就是在等他一个人来呢。 随着百官的觐见,‘问圣恭安’的声音在朝堂中响起。 朱棣来到那大殿的龙椅上坐下,一抬手,道:“朕安,都起来吧。” 而在众人起身后,那两侧的文武百官在互相瞧了瞧后,便纷纷率先的站了出来,借着禀报各自衙门人员情况的由头,想要搞清楚昨夜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着下面一个个大臣们的禀报,朱棣也不着急,就任由他们一个个的说完。 直到所有人都将自己的事情说完后,朱棣这才不急不缓的开口道:“朕知道,你都想要一个答案,昨晚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朕自己也想知道。” 说完,便看向了自己的大孙子朱瞻基:“说说吧。” 朱棣的这番话,算是将这件事的罪魁祸首给确定了。 敢情这件事真是这位长孙殿下做的。 在场中所有官员们的注视下,朱瞻基缓步走了出来:“回禀皇上,自从孙儿接手锦衣卫后,便根据锦衣卫的信息查到了在京城中,以及整个应天府内都有不少的官员做着违背国法,贪污腐败之事。” “孙儿身为皇家长孙,又行监国之责,对此等目无法纪的事情自然是绝不容忍的。” “所以,孙儿在查获了这些官员们的贪污实证后,便将他们一网打尽。” 说着,朱瞻基便掏出了一份折子,继续说道:“这是这些贪腐官员们的人员名单以及证据详情,还请皇上圣裁!” 听着朱瞻基的话,众人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如果这些官员们真的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他们都有贪污之举,虽然这位长孙这一下搞的有些狠了,可却站在了大义之上。 让人挑不出理来。 随着那赵公公将朱瞻基递上的折子接过。 那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粗略的瞧了眼,随后便又交到了身边的太监手中。 在早知道这件事的情况下,朱棣并没有太惊讶,只是将目光看向了下面的大臣们。 虽然嘴上没有说话,可态度却显而易见。 你们不是要答案吗,现在人家给答案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吗? 下面的群臣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眼看着这件事就要这么随随便便的搪塞过去时,那站在下面的朱瞻基却丝毫不着急。 他很清楚,好戏还没开始呢...... 果然,在整个朝廷都安静了这么一会儿后,一名大臣突然从队列当中走了出来,对着那龙椅上的朱棣说道:“启禀皇上,臣有话说。” 朱棣一抬手,示意其说话。 那下面的大臣顿时便转头看向了朱瞻基,问道:“臣想问殿下一件事,既然殿下早已查到了这些官员们的罪证,为何却要一直拖到现在才连夜将这些人处置呢?甚至连朝廷都不知会一声,如今朝廷上下各部措手不及,乱成了一锅粥,这可是殿下想要看到的?” 面对质问的朱瞻基,静静的等待着这人说完,随后在场中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口道:“敢问大人,何官何职?” 那人道:“回长孙殿下的话,微臣刑部右侍郎,赵濉。” 朱瞻基点点头,道:“既然是刑部侍郎,对国法自然是清楚的,倒是想问赵大人,我朝国法可有规定监国长孙办事需要向刑部交代的?另外,锦衣卫办案,本就以机密为首,若是透露给赵大人,万一赵大人与那些贪腐之人有所联系,此事岂不是平填波折?” 朱瞻基说话时,故意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 好像在做这一切时,早就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让人瞧着,还真是一个秉公执法的好皇孙。 而当朱瞻基在下面‘表演’时,那龙椅上的老爷子朱棣也在暗暗的观察着这小子,因为直到如今,他都还没有搞清楚这小子最终的意图是什么。 故意搞出这么一出,绝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处置这些贪官们。 不过,他也不急,就这么静静的瞧着他演戏。 而那刑部的左侍郎在被朱瞻基回怼之后,也不生气,反而是转身对着那龙椅之上的朱棣说道:“皇上,长孙殿下的话固然无错,监国长孙也不用向刑部交代。但是,微臣却觉得长孙殿下所图却并非这么简单。” “微臣有证据,长孙殿下在之前处置泄露国策案时便暗中将抄家之财据为己有,向朝廷报上的数目只有抄家所获之三成,超七成全部被长孙殿下私自截留!” 随着这赵濉的话说完,整个朝堂上瞬间变的鸦雀无声。 谁也没有想到,这刚刚还很正常的朝堂辩论,一瞬间便有了这么惊人的变化。 要知道,如今在这被指责的,可是当今的皇长孙,是太子嫡长子,当今皇上的嫡长孙。 最重要的是,当今皇上对这位嫡长孙异常的满意,还将监国的权利交给了他。 可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