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大明朝第一工程大队上线了! (第4/5页)
是出于好心,不想让自己来回的折腾。毕竟就为了吃顿宴席,就要来回的在路上折腾一个多月。 可朱瞻墡还是有些不高兴。 毕竟这是自己亲大哥,亲大哥成亲,自己这个做弟弟却没有到场,太过遗憾了。 在亲切的见过自家嫂嫂后,朱瞻墡在看向自己大哥时,依旧还是不给个好脸色。 瞧着自己弟弟这模样,朱瞻基也是无奈的摇头一笑。 自己这个弟弟脾气很好,但和老三比起来,可就要娇惯许多了。 毕竟自己一家人中,这小子年纪最小。 最得老娘喜欢。 虽然平日里绝不作妖,可一旦这个脾气执拗起来,也是十匹马都拉不回来。 “行了行了,别黑着个脸了,要不大哥为了你小子,再成一次婚?” 听到朱瞻基这玩笑的话,朱瞻墡却很认真的说道:“行啊!” 闻言,朱瞻基顿时笑着便一脚踢了过去。 “臭小子!” “快去,先给你大哥找个地方住,另外,这次过来可要亲自验收验收你小子最近的成果。” 面对朱瞻基的要求,朱瞻墡直接便指着东边,说道:“现在咱们这里是什么都缺,就不缺房子。” “那边,就在弟弟我这宅子的隔壁,有一座跟这里差不多的宅子,收拾一下就能住。这两天大哥你就住在我这里,我先派人去收拾一下。” “好。” 随着朱瞻基与胡善祥一同将东西行李都归置好,有了一个落脚点后。 朱瞻基便第一时间来到了这宅子的大堂之中。 随后老五也拿着一个账本,将最近他在顺天府内的事情一点点的给他讲述了起来。 听着朱瞻墡这小子的话。 虽然对于那账本朱瞻基是一眼都没看,可在听到他如今手下光负责建造的百姓便有七千人时,也是忍不住惊讶的问道:“你小子哪里的这些银子?光养活这些人就要用不少的吧?” 闻言,朱瞻墡这小子却说道:“哥,你自己交代的事情,你自己现在怎么都不知道了?除了之前三哥命人给我送了一批银子后,弟弟我如今光在顺天府周边购置的土地都收成两次了。” “你忘了,北方不像南边,不需要太多的水源,这里种的是小麦!旱地!” 听着自己弟弟的话,朱瞻基才恍然大悟。 在应天府生活的时间久了,很多事情都习惯性的会按照南边的情况去分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真有可能。 南边因为建造那些水渠和水库耗费了太长的时间。 所以也就导致了到如今还未真正的收成过一次。 可这里却不同。 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光天然的降水量就足够了。 就算在刚刚种植的初期,如果没有正好下雨的话,需要人工浇水,但用水量并不多。 浇多了反而会死。 所以只需要统一规划,将大面积的区域分为几块,建造几个蓄水池,用于初期的浇水灌溉便足够了。 甚至都不用引水。 只需要弄个装水的马车,一车车的拉。 拉一天也用不了几个人工。 就足够很长时间的使用了。 总的来说,这里相比于南边用水渠水渠拓荒,改造良田。 北边靠的则是系统化的管理。 可想了想后,朱瞻基又觉得不对劲儿,说道:“就算你小子弄了不少的土地来耕种,开垦了不少的荒地,可光靠这些收成,也不足以支撑这些开支吧?” 毕竟,这小子手下常年养了七千人。 还要不断的京城之内购置土地和房屋。 这开销可不是一般的小。 听着朱瞻基的话,对面的朱瞻墡顿时尴尬的笑了笑:“大哥,还是被你发现了。” “其实这些银子都是靠着卖那些土豆、红薯、玉米得来的,不过这些东西还真好用,一年的亩产,竟然是小麦的两三倍!尤其是那土豆,一年竟然能出产四五十石!而小麦却只能产不到十石!” “还有按照大哥你当初说的,用土豆和玉米一起种,产量更高!加一起,一亩少说也有六七十石!” 听到朱瞻墡这小子的话,朱瞻基顿时瞪大了眼珠子。 “你把那些土豆红薯的,都卖了?!!” 朱瞻墡点了点头:“没办法啊,大哥,我这儿之前太缺银子了,加上路途遥远,就是给你和三哥传信都要半个月。等你们那边儿想办法把银子弄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可对于朱瞻墡的话,朱瞻基生气的并不是他不听自己的话,也不是生气他将那些出产的土豆玉米都卖了。 “我问你,那些买了你这些农作物的百姓,他们可自己去种了?!” 听到这话,朱瞻墡赶忙信誓旦旦的保证道:“大哥你放心!你之前都交代过,这些绝对不能让百姓自己去种,所以我在卖这些东西的时候,也都跟他们说过了。” 闻言,朱瞻基这才松了口气。 对于自己这弟弟自己临时的决断,朱瞻基非但不觉得有问题,反而觉得很好。 只听自己吩咐,事事请示,能做这种事情的,天下人多了去。 相反,需要的正是像这小子这种,敢于自己做决断的人。 哪怕做错了也没事。 随即,朱瞻基便给他解释道:“之所以让你和老三当初在种植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卖,也不要连续的种,是因为这些不像小麦水稻一样,可以连续好几季的种植。这中间关系到了.......” 说到这里,朱瞻基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跟i自己这个弟弟解释养分和微生物的问题。 停顿了一下后,说道:“总之,就是必须在种植了一年后,换其它的农作物去种植,土豆和红薯也不能接连的种植。” “这也是为什么交代你们,种了一季的土豆红薯后,便换玉米或者小麦水稻种的原因。不是怕这些被别人知道了,这些将来本就是给他们种的,自己种能种多少。” “怕的就是那些百姓不知道,自己拿回去瞎种,第二年第三年就血本无归了。” “不过你既然说了,就不用去管他们了。一般的百姓也不会偷偷的买了这些后去种植。至于那些心眼不正的,偷jianian耍滑的,不用管,赔了更好。” 见此,老五终于是松了口气。 虽然他老五在家里向来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