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_第一百一十九章:朕教导他?指不定谁教导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朕教导他?指不定谁教导谁! (第4/5页)



    真当他能看清楚一切的时候,这场战争也就到了收尾的时刻了。

    瞧着自己面前那一脸震惊的于谦。

    朱棣顿时一笑。

    这于谦,悟性还算不错,也有些才能。

    是个可造之才。

    可是,当他将自己面前这个于谦与自己那大孙子朱瞻基去比较时,却又长长叹了口气。

    这些话,他本来是应该教育自己那大孙子朱瞻基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就坦然了。

    这于谦本来就是他们的爷孙两个都看中的人,细心教导一番,倒也无所谓。

    至于自家那个大孙子,虽然这小子的离开让他失去了在战场之上亲自教导他的机会。

    可仔细想想,加上往日与自己那大孙子之间的事情,那小子要是没走,此刻指不定谁教育谁呢。。。。

    此时的朱棣显然回想起了,当初在朝廷时那小子所提出的缩小军队建制来对付草原各部族的办法。

    这样的办法,可是在战场上打了几十年仗的他,都没有想到的。

    并且根据这几十年打仗的经验,他可以确保那小子对付草原各部族的战法,绝对有效!

    这么多年北征塞北,之所以收获不多,不是因为打不赢。

    而是因为他所习惯的大兵团作战,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弊端。

    若是这个战法能够被他朱棣早十年所知晓。

    哪还有如今这些事儿?

    这草原上各部族的土地,只怕早被他一点点的蚕食完了。

    自家那小子,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悟性不错就能概括的。

    在政务上的天赋,能让处置朝廷几十年的太子也不得不佩服。

    在这军事上,一句话便解决了他大明朝军队几十年无法解决的弊端。

    真要将这两个小子放在一起,这天赋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根本没有可比性。

    伴随着明朝中军的不断推进。

    事实也正如朱棣所预料的,一点不差。

    直到天黑,明军的推进速度虽然没有达到百里,但也达到了七八十里的程度。

    朱棣对此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说的,毕竟他之前所说的百里,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要求。

    毕竟一日百里,这已经不是什么努力不努力可以达到的了。

    这是在挑战极限了。

    而在这一路之上,他们都没有受到任何敌军的sao扰。

    大军两侧的骑兵也都一路顺风顺水。

    最多也就遇到了一些草原部族派出来查探情报的斥候。

    而当这个消息被传回到鞑靼部的主营时。

    那统筹全局的马哈木顿时皱起了眉头。

    一日行进了七八十里!

    这可是他们预计的两日行程。

    就这,还是他们无法接受,必须要派兵袭扰和阻挠的程度。

    如今明军的推进速度加快,他们就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去阻挠。

    尽管这些被派出去送死的人都是鞑靼部的部众,可如今他们是联盟。若非如此,鞑靼部死多少人,他一点都不在乎。

    可如今,一味的叫他们的人去送死,那么对于他们这个本就脆弱的联盟,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可不这样做,那明军就无法按照他的计划,在他愿意决战的地点战斗。

    只有这么重重的阻挠下,他们才有可能落入到他布置下的地点进行决战。

    不仅如此。

    如今那明军突然之间在战后便加快了推进的速度,显然,那明朝的皇帝已经是看出了他的目的。

    否则又为何不顾被偷袭的风险,在一日之内便推进了这么远。

    要知道,这个距离可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他真在这个时候大军偷袭,那么明朝中军的前后,必然会被截断。

    首尾无法相连。

    前面的急行军,必然成为一股孤军。

    明朝的军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是正面作战!

    最怕的是什么,是缠斗,是混战!

    一旦陷入到混战之中,他们威力最大的火器,将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那些火器可分不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又是敌人。

    想着这些,马哈木的心中也渐渐有了主意。

    伴随着明军临时的安营扎寨,休整了一夜,第二日继续动身之时。

    行进在最前列的军队,却没有丝毫要停止的意思。

    依旧在朱棣的命令下进行的急行军。

    五军营的步兵居中。

    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在左右两侧。

    仿佛丝毫都不担心被那草原各部族所突袭。

    而伴随着前后大军的距离越来越大,就是军中的那些将军们,都开始忍不住的跑回来劝说起来。

    “皇上,前后大军的距离太远了,一旦那草原部族派兵来攻,我们后军一时半会根本赶不上去啊!先行军,可就成了孤军了!”

    尽管他们一个个都清楚朱棣的想法,可如今距离实在太大了。

    就是那于谦,也是有些担忧起来。

    扰乱对方的计策固然重要。

    可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吧!

    然而听着这些将军的劝说,朱棣却没有丝毫的理会,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军令。

    急行军!

    在场中所有人都不解的目光中,朱棣却态度坚定。

    见此,那些将军们也只能是担忧的各自离去。

    既然皇上如此坚定,他们能说什么?

    只能是祈求着那些草原兵不要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可就当前线的消息、明军的动向再次被传回到那鞑靼部的中军主营时。

    那马哈木的态度却与明军的那些将军们完全不同。

    此时的他在收到那前线的情报后,脸上顿时浮现出怒色,甚至有些气急败坏。

    “朱棣,朱棣!你欺人太甚!”

    显然,在这两军最高指挥者之间,双方的意图已经无比的清晰了。

    等同于在打明牌了。

    而这马哈木之所以如此的气急败坏,是他料定那朱棣统帅几十万的大军,机动力很差,速度很慢。

    所以他不敢继续急行军!

    昨日之所以在那战后敢于急行军,可以说是看出了他们的意图,所以抽空占的便宜。

    可今日再次急行军,这不就等于当着你的面说:劳资料定你不敢在这个地方打!

    这如何能让那马哈木不气!

    看出他意图就算了,还准确的拿捏你暂时不敢决战这个点,反复的欺辱你。

    “朱棣!有胆子,今日你便再急行军!”

    马哈木的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