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完了,皇上疯了! (第2/5页)
爷子朱棣一抬手,与周围人一样,都是皱着眉头,问道:“直道修建的怎么样了?” 面对老爷子朱棣的询问,朱瞻基回道:“直道已经修建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修建城池的事情了。” 闻言,老爷子朱棣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既然你那边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就交给瞻墡那小子做吧,他毕竟也有经验。” “如今我明军驻扎在这定北城内,虽说一切都好,也免去了不少草原部族大军的袭扰,但有一点,我军粮草所剩不多了。” “如今这定北城内驻扎着我明军整整50万人,每天所消耗的粮食不计其数,之前在返回到境内后,虽补充了一些粮草,但算起来如今所剩下的粮草也不足十日之需。” “而那草原各部族派遣的大军在我们运送补给的线路上四处围追堵截,后方的补给辎重送不上来。你小子的脑袋向来灵活,你想想,可有什么办法?” 听到老爷子朱棣的询问,场内周围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朱瞻基的身上。 他们这些人已经商议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商议出来的,唯一可以解决目前情况的就是整个明军后撤到境内,要么直接撤军,留一些兵力在这里镇守。 要么,就是带领大军,一起去运送补给物资。 前者虽说可以暂时的解决补给后勤的问题,但问题依旧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大军的撤退而暂时缓解。 可如果那些草原各部族的大军依旧在补给线上不断的围追堵截,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一样。 甚至于这定北城,他们为了城中的士兵也不得不放弃。 毕竟那些草原各部族的大军,并不会因为你城中的大批兵力撤退,而停止对补给线的阻截。 也就是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率领大军亲自去运送补给粮草,接到粮草之后,再次返回到定北城内。 但这样的办法显然非常的傻。 不说这个过程明军50万的兵力十分臃肿,调遣起来十分费劲。 就说这五十万的兵力来来回回,又能运送多少的补给上来? 好不容易运了十几天、半个月,一个月的粮食,光是这50万大军来来回回所消耗的时间,就要浪费掉大半。 还不等他们到了定北城,就又要开始动身,这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吗。 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而此时站在那大堂中央的朱瞻基,在听到老爷子这个问题后,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其实在他来的路上,他就已经猜到了老爷子一定是为了此事喊他回来的。 毕竟目前明军需要做的事情本就不多,除了这件事,他几乎想不出还有其它什么事情会难倒老爷子。 所以,面对老爷子的询问,朱瞻基当即便说道:“爷爷,放心吧,粮草的问题您暂时就不用担心了,孙儿有办法解决。” 朱瞻基此话一出口,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他们想过这位太孙殿下或许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目前困境,可却没想到,太孙殿下的回答竟然如此的轻松。 就连那老爷子朱棣也是如此。 眼珠子一瞪,道:“你果真有办法?” 面对询问,朱瞻基再次点了点头,说道:“有办法。” 听到这话老爷子朱棣顿时急了。 “有办法你倒是说啊!” 面对老爷子的追问,朱瞻基转头看了看四周的这一些大将们。 听到这一幕,老爷子朱棣以为是害怕这消息被走漏了风声,便立刻说道:“你们都先退下。” 我这话刚一出口,朱瞻基便赶忙拦住了老爷子,说道:“爷爷,孙儿并不是这个意思。” “总之那粮食的问题孙儿可以解决,爷爷您不必为此而担忧,之所以孙儿现在不说,是因为孙儿不想让那草原各部族看出我军不缺粮食!” “如今所有草原各部族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切断我明军后勤补给线上,既然他们认为这样的办法可以迫使我明军撤军,那就让他们这样认为就是了。如今我们正在那柏海儿湖边上尽快的建造着城池,不出三个月,一座崭新的城池便会建造完成。” “如果那些草原各部族在发觉我军并不会因为后勤补给线被切断而导致粮食紧缺,将士吃不上饭后。他们必然会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柏海儿湖,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一定会派兵来打断和阻拦我们修建城池的进程。” “整个城池的修建时间也会被大大的延迟。” “所以,孙儿以为,与其让他们去柏海儿湖打扰我们的修建进程,不如我军就配合他们好好演一出戏,让他们得意高兴于我明军的后勤补给线被切断,没有了粮草,很快就会被迫撤军。” 随着朱瞻基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后,在场的众人便都明白了。 尤其是那坐在龙椅之上的老爷子朱棣。 之前他就与自己这个大孙子商议这直道到底应该修建到柏海儿湖还是明朝境内时,就很疑惑,他为什么执意的要将这条直道修建至那柏海儿湖。 虽说修建到境内起不到太多的作用,也无法对敌人切断己方运输补给线起到任何的作用。 可这是一条通往明朝境内的直道,算是他们定北城与境内的联系带。 如今发挥不出效用,但往后发挥的效用可就大了。 无法与明朝境内建立一个稳定的运输补给线,那么他们这座定北城终究是一座悬于塞北的孤城。 可如果是与境内建立了稳定的供需补给线,那么这一整片的土地,都将成为他们明朝的土地。 就是直接纳入到版图都不为过。 当时看这小子如此的坚定,便没有太多的争辩。 直到此时,才明白了这小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感情是这小子从一开始便已经解决了他明军50万人粮草的问题,所以对于后勤补给压根就不在乎。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以修建通往柏海儿湖的直道为最优选择。 因为每修建一座的城池,对于这些草原部族的压力就越大。 蚕食他们的土地就越多。 明军的实际控制区域也越大。 如果说建立一条稳定的补给线算是稳定局势的话,那么新建一座城池,就是在开疆拓土了。 这个要比歼灭敌人几万大军来的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