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侄子,你二叔来了! (第2/4页)
来了!”其身后的赵王朱高燧也是接口道:“还有你三叔!”这赵王朱高燧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加上自己。本来听起来挺带劲的话,可随着他吼了这么一嗓子,就十分尴尬了。不过,当朱瞻基在远处看到这一幕时,那悬着的心也终于是在这一刻放下了。短短片刻。在老五朱瞻墡所率领的两万骑兵封住退路之后,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所率领的五万骑兵,瞬间便犹如一把钢刀一般,直直的插入了那被合围中央的草原大军。这些草原大军可没有长矛,没有刀盾兵,更没有神机营和炸药。在这足足五万骑兵远赴而来的全力冲锋之下,整个草原大军便被其在中央冲出了一条战线,整个草原大军被一分为二。但他们的动作并没有停止。在穿过这些草原大军之后,便又从另外一个方向迂回了过来。准备进行第二次的冲锋。看着被合围,并且早已没有了任何战法的草原大军后,朱瞻基却在这时非但没有命人全力挤压作战空间,反而是命身边的传令兵,用一道旗帜,向远处的老五朱瞻墡传出了战术指令。在看到自己大哥用旗语下达的命令后,那老五朱瞻墡虽然很不理解,但还是立马对着身边的人下达了命令,将其后方露出了一个缺口。同时,在朱瞻基的指挥下,那两翼的大军之间,也故意露出了一个缺口。当其中被围困的草原大军将士们看到有了逃生的缺口时,原本面临绝境,只有孤注一掷的他们,便彷佛在一瞬间看到了逃生的希望。在四周全部都是明军,随时可能死去的情景下,那些所谓英勇的草原骑兵们,与正常的将士也没有两样,纷纷从那明军故意摆出的缺口下,开始迅速的逃离。伴随着第一个人逃亡,第二个人逃亡。整个草原大军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战意和士气,如丧家之犬一般,拼命的从那缺口处逃离。甚至出现了人挤人,撞到一起,被马匹踩死的情景。混乱不堪,所有人都不再去应对面前的战斗,开始慌乱的朝着那唯一可能生还得缺口冲去。而在这些草原大军们没有了任何抵抗的心思后,四周明军的压力瞬间消失,开始冲着那些草原大军的背后开始攻击。兵败如山倒。就算其中有些草原部族的小首领和统帅拼命的呼喊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原本还势均力敌,可以一搏的战场局势,在朱瞻基放出缺口的一瞬间,再也没有了任何悬念。四周的明军士兵开始对其中的蒙古大军进行屠杀。二叔三叔所率领的五万骑兵,开始追击那些逃出去的蒙古骑兵们。放是放出去了,但并不代表不会杀。放他们出去,是为了摧毁蒙古大军的军心士气,而追击,是为了尽可能的击杀掉所有蒙古骑兵的有生力量。伴随着大军在朱瞻基的指挥下,瞬间便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那位于前军当中督战的英国公张辅,对于这位太孙殿下的手段,也是颇为震惊。如果说之前的所有一切,都只算是这位太孙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计策成功的话,那么这一次指挥全军故意露出破绽让敌军逃走,可就是将人心这个东西给看的透透了。这也非常的符合兵法上讲的,围城必阙。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羊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意思就是在包围一座城时,一定要留下一个缺口。但那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虽然太孙殿下并没有预先设下埋伏,但以汉王五万呈建制的骑兵大军在,这些逃出去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可以逃亡的机会。这和预设埋伏是相同的道理。直到此刻,跟随皇上多少征战的英国公张辅,也终于是明白了皇上为何要执意将江山留给这位太孙殿下了。其在政务上的能力自不必多说。位高权重的他,又怎么会不清楚这些。却不曾想,这位在政务上有绝对天赋的太孙殿下,竟然在这军事上的悟性也是离奇的高。要知道,这可是他第一次随军带兵打仗。而且是第一次指挥这样几十万的大军。虽然整个几十万大军因为有各个军官以及将军们的统领,他只需要在全局上按照正常的指挥方法指挥,比如旗语,便可以调动所有人。但即便是如此,这份天赋也足够令人震惊了。日后跟随着这位太孙殿下在实际的指挥军队中,比如亲自率领一支万人左右的军队,不断的学习积累够了经验后,其所能爆发出来的潜力,实在令人心惊和期待。就是与当朝的皇上相比,到时候只怕也不遑多让啊.....想到曾经在京中的一个流言,说这位太孙殿下性情更像开国的太祖皇帝,当初的他只不过是付之一笑,可如今,却觉得这话非常的有道理。想当初太祖皇帝,起于微末,连字都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还是跟马皇后所学。更别提什么兵法了。可瞧瞧太祖皇帝之后所做的事情,亲率大军攻取天下不讲,就是那处政的能力也是远超常人。要知道,洪武年间大明朝的政务,在裁撤中书省后,可都是皇帝一个人亲自处置的。可见这份处政的才能。还有那打仗的本事,好像天生就是打仗的将军一般,除了在那除阳王郭子兴麾下待过一段时间外,其余种种,都是他自学到的。这几百年来,敢说在军事手段上能超过太祖皇帝的,也就是那唐朝的李世民可以拿出来比较一下。就这,还是那李世民占了不少的便宜。毕竟其家世本就不凡,乃是唐国公之后。上面有人照料,背后有关陇集团的支持。虽说从战绩上看,确实很厉害,灭了不知道多少个国家势力。可却不如明太祖皇帝,带着一个破碗就打下了江山,在打仗的同时,还得处政,粮草没有了,还要自己筹措。想想如今这位太孙殿下......小时候也没见说多有才学。可瞧瞧如今,处政方面整个朝廷也就经验丰富的太子爷敢拿出来比较一番。军事上也是一鸣惊人。可不妥妥的就是太祖皇帝的翻版吗还有那暴虐一面,从外界的传闻来看,似乎还真是像极了.....大明朝能在建国后四十五年,在这第四代皇帝上出这么一位人物。还真是苍天卷顾他大明朝,卷顾那老朱家啊.....伴随着这正面战场上在明军的合围之下,几乎所有的蒙古将士要么是被擒,要么是被当场击杀后,那远处的山丘之上。马哈木双目通红的望着眼前这一切。他实在不能相信。他们的草原联军,就这么败了。此一战大败,草原各部族联军十六七万的大军被灭,他蒙古一族,百年内都将没有任何与明朝抵抗的能力。就当那马哈木思考着整个草原各族今后的局面时,他的身后,鞑靼部的大汗脱脱不花,突然开口说道:“马哈木。”听着身后的声音,马哈木此时根本没有任何的心思与他多言,正要恼怒的张口说什么时,一把弯刀,突然间便插进了他马哈木的胸膛之中。看着自己胸口处的刀尖,马哈木不可置信的转身看去。却看到那脱脱不花阴沉着脸说道:“你要为这次的大败付出代价!”与此同时。正当那周围守护在马哈木身边的瓦剌部将士们瞪大眼珠子看向这一幕,并且就要拔刀保护他们的首领马哈木时,在他们的身后,十几个鞑靼部的将士,直接抽刀将他们全部都砍翻在地。在那马哈木弥留之际,脱脱不花缓步来到了他的身边,将其身上的弯刀拔下后,直接带着周围那些草原各部族的首领们离开了。这里的大战已经结束,他们这些人也到了该逃命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