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天下平定! (第1/2页)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一章:天下平定!“行了,下去吧。” 听到朱棣的话,黄俨赶忙躬身行礼后,离开了。 而朱棣也转身看向了身边的老大朱高炽,说道:“这次好了,都结束了,没人打搅我们睡觉了。” 说完,老头子朱棣便乐呵的转身朝着自己屋里走去。 原本按照计划是他老头子再活过来力挽狂澜,顺便将所有大明朝的隐患一起解决。 如今好了,自家大孙子有本事,直接把所有事情都给解决了,做的比他老头子都好。 整整五十万大军,这小子还真就兵不血刃的解决了。 漠北、奴儿干都司,加上这山海关外的五十万叛军,这小子仅仅死了一千多人就全部拿下了。 这样的事情别说他老头子做不到,就是放在整个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一时间,老头子朱棣对自己这次假死的办法是更加得意了。 自家那臭小子,还真的是逼他一逼。 从前在宫里怎么逼他都没结果,如今好了,这些个招数不用自己逼了,自个儿就都抖搂出来了。 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想着这些,那朱棣的腰板都不自觉的直了些。 而此刻的院子里。 太子朱高炽在瞧着老头子离开后,这脸上也是浮现出了笑意。 “臭小子,真行啊!” 自个儿一阵窃喜后,也是双手往那背后一甩,挺着自己那肚子便走回了屋。 在朱棣和朱高炽看来,漠北、奴儿干都司以及山海关外的事情解决后,剩下的那些事情根本就不叫事。 交趾的叛乱本就是当地一些人闹出来的乱子,只要朝廷统一调配下,解决祸患不难。东南沿海的倭寇祸乱更是如此,倭患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有,只要朝廷大局稳得住,这也不是什么事。 至于各地的百姓造反,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更何况在各地藩王的帮助下,按照朝廷那边的消息,几乎就要平息了。 唯独让他们担心的,也就是那漠北、奴儿干都司以及山海关外的叛军。 因为北边是他们从贼人的手中拿回来的,尤其是那漠北,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从朝廷的手中再次失去。 可如今呢,全部被朱瞻基那小子给解决了。 加上这次对山海关外兵不血刃的收复,连老二老三都已经落入了朱瞻基的手中,这事儿基本上就算是平息了。 没有了这些祸乱,朝廷的大局便算是稳下来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朱瞻基那小子自己亲手解决的。 这一系列的行动下来,兵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朝廷上下也几乎是以他为尊。 内外皆平,这小子的皇位算是坐稳了。 而作为在暗地里关注这一切的长辈,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完全放心了。 也直到这一刻,这二人才真正算是从以往扛着天下重任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之前哪怕他们都假死脱身,但这是自己家的事情,哪里会真的说放下就放下。 也唯独到了如今这个情况,看到自家后辈已经能够完全扛起所有事情的时候,才算是彻底的放下了。 这一夜,别看从院子里回屋时一个个脸上带笑,可真到了这个时候,这两位曾经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君主都没有睡着。 回想着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也是百感交集。 而在那明军的军营当中,朱瞻基也是一夜未眠。 相比于那农家院的朱棣和朱高炽,朱瞻基没有睡着并不是因为心绪难宁,而是因为这一夜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整五十万的大军,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是一直都归顺他的。 但还有另外一半。 对于军队的掌控,并不是说抓到了他们的主将和主帅就能做到的。 这其中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不过在身边有张辅、陈懋、樊忠等等将领的帮助,还是给朱瞻基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不然一个不好,消息走漏,很可能就会引发真正的兵变。 有那二叔三叔在的时候还好,万事都可以直接跟他们商量后来做。 可如今他们被抓了,并不能直接的掌控军队,一旦出现什么惊变的事情,可就真的掌控不住了。 毕竟,这是几十万的大军,就算对方肯听你的,一个个传达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伴随着一夜的忙碌。 通过与那些被擒住的将领们交流,朱瞻基也渐渐的得到了他们的归顺。 加上他手下也有很大一批原本就归顺他的将领,整个大军也渐渐的被其所掌控。 直到天亮时,朱瞻基才真的松了口气。 不过他并没有有任何的停歇,如果大军一直在这关外,夜长梦多。 所以朱瞻基在对大军有了初步的掌控后,便直接下令大军进关。 开始将这些军队分门别类的派遣到了不同的驻扎处。 由不同的将领统帅。 当然,这只是朱瞻基对大军调整的一个开始。 出了这样的事情,不管朱瞻基对于这些将士们是否信任,都需要进行一个大的调整。 最起码整个军队当中的基层军官们,是要进行一个全面改变的。 不过,这些都需要他回到京城,在朝廷兵部的帮助下,才能彻底的完成。 昨夜发生的事情虽然是朱瞻基的预谋,但也算是事发突然,还没有跟朝廷那边有过任何的交流。 所以朝廷也没有任何的准备。 两天后。 就当朱瞻基率领着自己身边那五千火枪兵再次返回到京城时,远远望着京城的城门楼,朱瞻基这心里头还是有些感触的。 当初从这里出来时,他身边只有五千人,却要解决几十万人的问题。 未来如何,谁也不知道,只有那一腔的热血。 可如今再次返回后,尽管身边还是五千火枪兵,但却已经得到了几十万大军的掌控权。 发生在山海关外的事情,经过这两天的时间,在京城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所以那朝中的大臣们对于朱瞻基的行踪还是有一个大概了解的。 就当朱瞻基带着人走进那京城大门时,迎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