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四五章 药材质量的锅不背 (第2/2页)
” 二蛋提议道。 好啊! 陈阳也点了点头。 几辆车开出去准备东西了。 剩下的人收拾出一块地方,准备晚宴。 过了一会儿,东西拉过来了。 大家齐动手。 准备食材的准备食材,捡干柴的捡干柴,温酒的温酒。 锅碗瓢盆的也都准备好。 都是行家里手,用不着吩咐,各干各的。 各类rou食都煮上了,鱼也熬起了汤,烧烤也架上了。 大家把带来的塑料布铺上来。 水果蔬菜也都摆上了。 过了一会儿rou菜好了,几个人齐动手,把菜送了上来。 山里的人也不怎么讲究,上菜也是论盆的。 二蛋拿出一箱酒,开了也不用酒杯,大家都论瓶吹。 一群人围成一个圈,大家一起喝酒吃rou。 说起最近的种植近况,二蛋感慨跟着海王搞绿色种植算是搞对了。 不施肥、不打药、把种子撒到地里,时不时的浇浇水,除除草就成。 关键是价格也不低,收入也是普通药田的一点五倍。 也有人感慨,早知道绿色种植这么受欢迎,他们早就改行了。 也有人说,周边的药农都眼馋他们的收入,嚷嚷着要加入海王呢? 二蛋也提议是不是要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吸收更多的人进来。 不过这事他说了不算,必须得陈阳点头。 “先不要扩张!我们现在的货做的是高端市场。” 陈阳摇了摇头。 其实之前他也跟现管大人探讨过全民绿色种植的事情。 以现管大人的意思,先让海王试点一下,如果试点不错的话,可以全县推广。 但陈阳摇了摇头。 绿色种植只能打打特色牌,但要大规模的推广还是很困难的。 首先这种种植方式产量较低,几乎是正常药田的一半不到。 价格也高,一般的药企根本就用不起。 再说,现在社会对药材的需求量很大,纯绿色种植根本就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再说了,物以稀为贵。 如果整个安国都搞绿色种植了,那么出来的药材也就不值钱了。 不值钱,种植的兴趣自然消减,久而久之又会回到原路上。 所以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陈阳也不想坑害药农,所以就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荒地没有收成,种种也就算了,用良田搞绿色种植? 实在是有些浪费啊! 量产的重要质量普遍不行,药效也不如野生药材,这不是什么秘密,但为什么没人用野生药材? 因为成本太高! 用不起。 有人说,有好药不用,非要用质量差的,不是没良心吗? 也有人把药材质量安全的锅扣在医生和商家的身上,说这些人谋取私利以次充好赚没良心的钱。 对此,陈阳只想说一句。 他们还真的是冤枉。 有需求才有市场。 量产药材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消费者认便宜的意愿比质量强多了。 同一种药材,人家三块质量差点,你五块质量好点,人家卖光了,你一两也卖不掉。 这就是现实! 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的。 也有人说,消费者懂什么,经营者应该引导他们。 消费者是不懂,但他们很诚实的做出了选择。 将那些质量好的药材驱逐出了市场。 老板们也有些不信。 陈阳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药材街有个两家卖油条的。 一家油条口感好,色泽好,老板很良心,用的是纯豆油炸制。 另一家就差了点,卖相也不好,因为他们用的是劣质油。 就因为便宜五分钱,所以每天都供不应求。 最后良心老板也受不了了,开始使用劣质油也便宜五分钱。 小时候的陈阳也问过他,为何你家的油条不如以前好吃了? 老板告诉他,没办法,好东西卖不出去,他们也得吃饭啊。 所以良心老板也变成了黑心老板。 听完这个,众人也都沉默了。 作为药材的源头种植户,他们对这个也是深有体会。 都知道不打药不施肥的药材好。 可是卖不上价啊! 卖不上价,就没人种植,最终良心老板会没饭吃。 最终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打药施肥的药材。 因为它们便宜啊! 劣币驱逐良币。 就这么一个理! 没毛病! 所以…… 陈阳举起酒瓶,笑道:“这事暂时不要提了,有海王一天,就保你们这些良心老板一天。倘若海王完蛋了,也就没有你们这些良心老板了。” 感谢陈老板! 众人齐齐的举起酒瓶,心中都热乎乎的。 是啊! 海王护着他们,他们才能当上良心老板。 要是没了海王? 他们的良心还能在吗? 呵呵! 恐怕是不行了! 药材安全不能全怪在老板们的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