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药材大佬_第五五六章 死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五六章 死局 (第1/2页)

    从科学院出来后,陈阳憋了一肚子火。

    这时一辆车停在了他的面前,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正是文长生。

    “陈总,我们董事长请您喝茶!”

    陈阳到帝都的消息,文家早就知道了。

    文长生一直守在这边。

    “感谢老爷子的好意,下次吧!”

    陈阳摇了摇头。

    文清已经跟文家划清了界限,陈阳跟文家也没啥恩怨了。

    他也不想跟这个守旧的家族有什么交往。

    文长生微微一笑,道:“看陈总的样子,似乎跟里面的人没有谈妥?”

    这件事就是文家牵的线,从陈阳的表情上看,肯定没谈妥。

    “你很高兴?”

    陈阳怒视了文长生一眼。

    “不不不,陈总误会了!董事长说过,以陈总的脾气,很难跟这些人打交道的。他还说了,喝口茶而已,或许有什么会有些转机!”

    文长生解释道。

    喝口茶,有转机!

    听到这里,陈阳沉吟了一下。

    虽然他对文在山的古板颇有微词,但对老爷子的眼光还是很佩服的。

    文家百年传家,或许真有办法解决也说不准。

    “那好,就去拜访一下老爷子吧。”

    陈阳决定去文家走一遭,看看文在山想说什么。

    请!

    文长生急忙打开车门,邀请二人上车。

    田光则配合的坐到了后面的车上。

    进了车,陈阳赫然发现车上还有一个人,正是有数面之缘的文长军。

    “陈总,好久不见!”

    文长军主动伸出了右手。

    好久不见!

    陈阳也跟他握了握手。

    因为文清的关系,二人不怎么对付。

    不过现在也无所谓了。

    文长军已经从领导位置上退了下来,外貌神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十来岁的他已经是白发苍苍。

    汽车缓缓的启动,阳光从缝隙中洒过,照在文长军的脸上。

    此刻的他无比的安详。

    陈阳心中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以前的文长军精明强干儒雅有度。

    现在……妥妥的退休老大爷。

    无欲则刚!

    看来文长军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姑姑那边得到了蕊儿平安的消息,也知道这是陈总的功劳,我们两口子一直想当面谢谢陈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想想以前的种种,我们一家真的是惭愧万分……”

    文长军开口了。

    之前为了扶文蕊上位,他这个父亲没少动用自己的关系打压文清打压海王。

    没想到最后误人误己,女儿还险些丧命国外。

    多亏陈阳不念旧怨。

    文长军内心真的十分的愧疚。

    “都是小事,文总不必放在心上。”

    陈阳缓缓的说了一句。

    文蕊有自己的造化,他其实也没有帮上太多的忙。

    再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再怎么说也是文清的meimei,他没有理由见死不救。

    文长军笑了笑,道:“陈总不必客气,我已经退休了,不必文总文总的叫了。如果陈总瞧得起的话,叫我一声长军即可。”

    “长军叔客气了,你是长辈,叫我一声小陈就是了。”

    听到文长军这么说,陈阳反倒不好意思了。

    文长军怎么说也是文清的叔叔,就算是从文清这边论起,他称一句叔叔也是理所当然。

    听到陈阳叫了一声叔,文长军也很惊讶,脸上难得浮现了笑容。

    宠辱不惊!

    这年轻人真的不错。

    清清有眼光啊!

    可惜……

    文家不能用。

    想到这里,文长军也叹了口气。

    文家之所以跟文清生份,自己有很大的责任。

    若不是他当年私心太重,海王和文家恐怕早就一家亲了。

    一步错,步步错!

    现在海王如日中天,就算是文家想要交好,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了。

    文长军甚是感叹。

    “听说,小陈你去了科学院?”

    文长军问道。

    他已经脱离了仁和堂,消息也是刚刚听文长生说的。

    不提这一节还好,一提这一节,陈阳肺险些就气炸了。

    作为中医药的指导部门,你不好好的研究也就罢了,居然还把手伸向了下面?

    好嘛!

    正经事没有,歪门邪道一大堆。

    都是些什么东西?

    陈阳有些离奇的愤怒了。

    “呵呵,这些都是必然的。”

    文长军见怪不怪。

    中医科学院理论上是中医药行业的指导单位,但实际上当家的是一些技术官僚。

    他们对行业研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反倒是对升官发财十分热衷。

    指望他们?

    呵呵!

    不给你添乱就好了。

    “有句话老爷子说的不错,中医药想要振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文长军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长军叔,有件事我一直很疑惑。文家不是没有明白人,也不是没有眼界高的智者,可为何当年要弃医保药呢?”

    陈阳伸手敲击着护手。

    文家百年中医药世家,医药并举,二十年前就已经盛极一时了。

    但二十年后,除了药品,中医早就人才凋零了,除了文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大夫。

    “这……有些复杂!”

    文长军迟疑了一下,接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不能说文家的人不思进取,只是受到的限制太多太多,他们也没有办法。

    限制太多?

    陈阳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看着文长军。

    “有些事情呢,文家也是有难言之隐。我虽然退休了,但也不方便说。不过有一点你记住,中医行业难就难在医这个字上。”

    难在医上?

    陈阳大惑不解。

    这又是为何?

    “古话说的好,三年学个大大夫,十年学个小大夫。”

    文长军缓缓的说道。

    什么意思?

    陈阳皱了皱眉。

    三年大大夫,十年怎么反倒成为了小大夫了?

    怎么越学越回去了?

    “这是中医行业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说,学医三年,以为天下没有自己瞧不了的病。但学医十年后,方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中医尤其是好中医,三年学徒,三年旁听,又三年才有资格坐诊。这个周期从学徒算起至少十年才能出师。”

    文长军解释道。

    十年学个好中医!

    陈阳反复咀嚼了这番话,心中似乎有些明了了。

    “好大夫都是熬出来的,三年五年那种,充其量就是个学徒,瞧不了病的。但西医就不同了,四五年就能出师坐诊。中医讲究千人千性,要辩证,要区别。但西医讲究程序,按照程序治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