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六八章 最尊贵的客人 (第1/2页)
第五六八章 一夜无话! 第二天陈阳回到了文山。 通过一两年的发展,这里的绿植基地已经是初具规模。 出产的药材也打上四海堂绿色种植的标签,在市面上卖出了一个好价钱。 周边的人看到了绿植药材的好处,纷纷找到了百灵,百灵也按照陈阳的吩咐,在当地办起了合作社。 至此,海王文山绿植合作社也正式建立。 当陈阳来到的时候,第一茬药材刚刚种下去。 百灵带着一帮技术人员指点社员耕作。 绿色种植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打药,不施肥,让药材自然成长。 这样种出来的药材药性才是最好的。 当陈阳来到基地的时候,百灵正在田间忙来忙去。 “陈总,您回来了!” 小姑娘喜滋滋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辛苦了!” 陈阳笑了笑。 这孩子果然能干,一个人就把基地支撑起来了。 “不辛苦,不辛苦。” 小姑娘急忙摇了摇头。 这里十里八乡的都很贫困,绿色药材种植给乡亲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小姑娘也很开心。 接下来,百灵介绍了一下合作社的基本构架。 周边的乡亲见到海王绿植的盈利之后,纷纷加入了合作社。 现在合作社拥有上千户的规模,山地也有近十万亩。 他们严格按照海王的要求,不打药、不施肥,让药材自然成长。 虽然驱虫除草麻烦了一些,但好在出的药材收益比较高,社员们也是干劲十足。 很好! 陈阳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了这个合作社,海王的高品质云药药材就充足了很多。 “对了!” 陈阳似乎想起了什么,道:“研发中心之前买下了一个新技术,利用高压电除草。目前正在联合相关厂家打造高压电除草机。产品已经出来了,第一批已经送到了安国基地,效率非常好。或许下半年就能用上了。” 绿色种植最难的一点就是驱虫和除草。 这需要大量的人力。 高压电除草机的出现,或许可以改变这个不利局面。 这项技术是当初药王论坛的时候一个参与者发明的,海王第一时间买了下来,并通过合作开发,打造出了实际产品。 高压电以瞬间高温杀掉杂草,顺带着还能除掉浅层的草籽虫卵,达到除草灭虫的效果。 虽然也不能完全的杀死虫子和杂草,但后期的工作量要减少很多。 这就是典型的小技术大效果。 “那真是太好了。” 听到海王有了更先进的机器,百灵也乐开了花,嘴角上翘,露出了两边的小酒窝。 除草驱虫原本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如果有了新机器,乡亲们那就轻松多了。 “陈总,陈总。您来了啊……!” 郎鱼驾驶着一辆崭新的摩托,来到了陈阳的面前。 当初圈地的时候,郎鱼一家参与的较多,所以获利也多。 有了钱后,这家伙也鸟枪换炮了。 整了一身西装,打着领带,带着墨镜,腰上还别着手机。 头发梳的曾亮可鉴,人也精神抖擞。 别说,还真有几分暴发户的样子。 “郎总监,你好?” 陈阳笑了笑。 建立合作社之后,百灵为理事长,阿虎为副理事长,刘慧负责财务。郎鱼则被社员们举荐为安全总监。 说是管安全,实际就是个闲差,协调乡民和合作社的关系。 这里的乡民对海王都很尊敬,基本上也没什么找茬的,所以郎鱼这个总监也没啥事情干。 “陈总说笑了,我这也是为大家服务,为大家服务……” 郎鱼也十分的得意,目光一直盯着百灵。 百灵懒得理会郎鱼, 郎鱼这边马上又粘上了百灵。 “百灵妹子,我最近买了一辆摩托,那家伙,老有劲了,有空的话,我带你去兜兜风?” 不要! 百灵哼了一声,衣服爱理不答的样子。 郎鱼又拿出了一个新手机,递给了百灵,笑道:“我前段时间在镇上看到了这个手机,觉得挺适合你的。百灵啊,你的手机都用了很多年了……” “谢谢你的好意……我不需要!” 百灵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不想搭理郎鱼。 郎鱼却像一个橡皮糖,紧紧的粘着她。 百灵走到哪,他就跟到哪,烦不胜烦,这时她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着愣了一下。 “陈总,我爷爷听说您来了,让您现在务必过去一趟。” 小姑娘郑重的说道。 “现在吗?” 陈阳愣了一下。 百灵点了点头。 “那好吧!” 陈阳应了下来。 阿萨老人可是这里的镇山之宝,他自然不敢怠慢。 “陈总,我带您过去!” 百灵扯着陈阳上了山。 小姑娘步履轻盈,几乎是扯着陈阳走。 “唉唉唉,百灵,陈总,你们等等我……” 郎鱼急忙骑着自己摩托车,追在了二人的屁股后面。 可是通往阿萨老人的山路比较陡峭,郎鱼一个不小心把车开进了沟里,惹得小姑娘哈哈大笑。 很快来到了阿萨老人居住的小木屋。 百灵没有停留,转身就离开了。 阿萨老人这会儿早就在门前等着了,他也罕见的穿了民族盛装,然后缓缓的做了一个礼节。 “老朽代表山民们谢过陈先生的大恩大德。” 老先生,使不得! 陈阳急忙扶住了他,笑道:“海王在这里多亏了老先生照料,理应我来感谢您才是。” 海王绿植基地能在当地立脚,阿萨老人自然是厥功甚伟。 不然…… 阿萨老人摇了摇头,道:“施千金易,授一技难。陈先生给山民们找了一条出路,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此乃大德之行,老朽感激不尽。” 这些年,山里也是日渐穷困。 一家人辛苦劳作,勉强混个温饱。 很多人都搬出了大山,去了镇上和城市里。 留下了的都是些老人孩子。 长此以往,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恐怕就要空了。 阿萨老人也一直忧心忡忡。 现在好了,海王在这里创办了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了新的营生,年轻人也都稳定了下来。 年轻人在这里扎住了根,周边的村寨才能稳定繁荣。 这一切,都是人家陈阳的功劳。 所以老人家十分感激。 “时候也差不多了……” 阿萨老人站了起来,拿起了自己的手杖。 “老先生,您这是……” 陈阳有些迷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