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_第077章 末将李秀宁,参见总督大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77章 末将李秀宁,参见总督大人 (第1/1页)

    德川纲吉跳脚大喊,又怒又慌。

    这个女人连他都要讨好,要是被郑克均抓了,岛津纲贵还不跟自己拼命?

    “叉出去。”

    郑克均懒得再看德川纲吉一眼。

    两名士兵过来架住德川纲吉就往外拖,扔在了海滩上。

    英国使节和朝鲜使节看得眼皮直跳。

    “两位使者不必惊慌。

    倭奴使者太过无礼,所以才会得到如此待遇。

    我们对友好国家,向来礼敬。

    不知两位使者到此,有何贵干?”

    伍子胥赶紧向已经慌了的英国和朝鲜使节解释。

    “那个,我们也是来送粮食的。”

    英国使节战战兢兢开口。

    “也是几十袋糙米?”

    伍子胥一脸微笑。

    “不不不不不。”

    英国使节慌忙摆手。

    他也带了自己夫人前来,就坐在他身边。

    此时郑克均又站在了伍子胥身后。

    英国使节生怕郑克均像对待德川纲吉那样对他。

    “我们带来了三船粮食,满的。

    但不都是稻米。

    我们是从印度,南洋,能搜集到什么就运来什么。

    只要能吃就行。

    所以里面蔗糖、面粉,鱼干,椰水都有,也……也有糙米。”

    后面四个字,英国使节说得非常小声,下意识把旁边夫人搂紧。

    “据我所知,法国,西班牙,神罗,荷兰都取缔了向江苏运粮的船。

    贵国为何还送来这么多粮食?

    难道清廷没有照会你们吗?”

    “也照会了。”

    英国使节道:“我们本来也取缔了运粮船。

    但驻节南京的安妮小姐,还有德雷克船长,都建议大英帝国的远东总督,向江苏运粮。

    说新北路安抚司是比清廷更好的合作对象。

    宁可得罪清廷,也不可失去郑总督这个朋友。”

    “原来如此。”

    郑克均开口道:“使节先生,粮食我们收下了,按市价给予报酬。

    同时,安妮小姐,德雷克船长,还有英国的情谊,我新北军记下了。

    来日必报。”

    “不用不用。”

    英国使节现在看到郑克均都害怕。

    “我们总督大人说了,粮食免费。

    但请新北路安抚司,按时交付贸易单约定的枪炮。”

    英国使节向伍子胥和郑克均鞠了一躬。

    他是真的担心,如今江苏爆发这么大的旱灾,郑克均又执意赈灾。

    可是军粮哪里能养活几百万人?

    一旦新北路安抚司崩溃,那购买枪炮的贸易单就是一纸虚文了。

    查理二世对这批枪炮抱有厚望,就靠它们对抗法国的霸权呢。

    “你放心,我新北路安抚司,会赈灾,也会如期交货。”

    “那就太感谢了。”

    英国使节这才放心坐下。

    “那金将军,您来此何干?”

    伍子胥看向了最后一位朝鲜使节。

    “我是……我是带了一些朝鲜特产,到江苏贩***如人参,橡子酒,宝石什么的。”

    “哦,那没问题,你自己卖就是了。”

    伍子胥对这些朝鲜特产没兴趣,和英国使节一起出去收货了。

    等伍子胥和英国使节走了,金锡胄立即上前,拉住了跟在伍子胥后面的郑克均。.

    “干什么?”

    郑克均奇怪地看着金锡胄。

    “大人,其实我不是来卖特产的。”

    “哦,那是?”

    “我那两艘船,也是给你们送粮食来的。

    全是精米和细面。

    我国王陛下,亲自到仓库挑选,留下了糙米和陈米,做王宫自用。

    其他的,都送来了。

    不过我朝鲜国力贫弱,只装了两艘船,还请贵司总督大人不要嫌弃。”

    金锡胄不知道郑克均是干什么的,但看刚才他敢不经伍子胥授意,就直接对日本使节发难。

    在新北军内地位肯定不低。

    所以便将使命一股脑给郑克均说了。

    可郑克均倒是惊讶了。

    “既然是送粮食,为何不光明正大?刚才为何托词卖特产?”

    “唉。”

    金锡胄叹了一口气。

    “大人你也知道,我们朝鲜紧靠辽东。

    那可是满清鞑子的老家。

    想我朝鲜,世代奉大明为天朝上国,如今一群野猪皮窃取天朝龙庭。

    我朝鲜深为不忿。

    只可惜我朝鲜国小民寡,实在难以抵御建奴。

    无可奈何,只能俯首称臣。

    但我朝鲜举国上下,都支持明室复兴。

    听闻贵司收复大明故都南京,我国王陛下在宫中秘密欢宴了三天三夜。

    又得知贵司缺粮,哪怕我国去年稻米也歉收,但还是愿意倾国之力相帮。”

    “贵国浓情厚意,我新北军何以为报?”

    郑克均大概知道朝鲜王国对明室很忠诚,但却没想到还有此等义举。

    不由有点感动。

    “不用报答,相助反清复明大业,是我大明藩属小国应尽之责。

    这些粮食不要钱,我们只有一个请求。”

    “说。”

    “敢情贵司,千万不要把我们送粮的事说出去,否则满清鞑子得知,我朝鲜恐有灭国之危。”

    金锡胄向郑克均下拜。

    ……

    一众人来到海滩,郑克均和伍子胥亲自相送英国和朝鲜使节。

    就在这时,海面上突然出现大批船只,浩浩荡荡向吴淞口驶来。

    海关塔哨立即掌灯传信。

    “允许登岸。”

    郑克均发出指令。

    柴绍的粮食终于来了。

    德川纲吉刚上船,英国使节和金锡胄还在岸上。

    就看到一艘艘船只靠岸,然后从第一艘船只上下来一名女将。

    只见女将一身银盔银甲,手提一杆白玉梨花枪,剑眉朗目,英姿勃发。

    骑马下船,见到郑克均纳头便拜。

    “末将李秀宁,参见总督大人,愿为大人披荆斩棘,誓灭鞑清。”

    “他就是新北军总督郑克均?”

    德川纲吉,英国使节,金锡胄,这才知道郑克均的身份。

    接着,船上下来许多民工,将一只只鼓胀的麻袋,用小推车推下船来。

    “大人,这是什么?”

    伍子胥疑惑地看向郑克均。

    “粮食。”

    “什么?粮食?这么多粮食?”

    伍子胥惊呆了。

    二十几艘大船靠岸,每一艘船都不断从栈桥推下小车。

    这得多少粮食?

    更恐怖的是,江面上还有无数大船。

    这要都是粮食……自家公子是把北京的清廷粮仓搬过来了吗?

    怕是清廷粮仓,都没这么多粮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