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舆论风波】 (第2/2页)
他是林祖辉的核心高层,自然知道这笔投资是如何的划算,因为林祖辉分析过。 1180万平方尺的写字楼,就算空置率为20%,租金每平方尺每年为30美元,一年租金收入就为2.8亿美金。 因为美国税收高、工资高,再加上维修成本高,是没有香江写字楼七成左右的纯利率的,应该只有五成~六成。 这样算下来,最低也有1.4亿美金的纯利收入。 不算利息、不考虑租金上涨等因素,是12.5年回本。 香江一般是考虑十年回本,不考虑其它因素。 所以这个交易从账面上来说,并不是很差。 毕竟,买的实在太便宜了! ....... 虽然林祖辉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但他的朋友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情况。 郑裕桐:“祖辉,美国商业地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怎么如此便宜就买到那么多写字楼?” 林祖辉:“彤叔,这个交易有些复杂,不是以正常价格购买的,所以买的价格低。” 郑裕桐:“这样啊,我就说嘛,你这差不多六七成的价格买下的,就算那边写字楼再萎靡,折价八成都是非常罕见了。” 林祖辉:“差不多是这个情况,奥林匹亚约克公司破产在即,里切曼走投无路而已。” 郑裕桐:“哈哈,这个便宜也就你有本事捡得到!对了,你说的那个地产基金,还搞不搞?” 林祖辉:“搞,但我肯定要找个最好的时机,和最好的机会,不然我让股东少赚钱,岂不是影响我口碑。” 郑裕桐:“你厉害!”丝毫不谈亏钱的可能,这就是自信。 除了郑裕桐之外,李兆基、何生等巨富,纷纷前来祝贺和询问。 新社的负责人也打来电话,他没有询问投资美国的事情,只是欢迎林祖辉投资内地。 林祖辉在电话里笑着说道:“社长就放心吧,内地我们肯定是大力投资的,今年不到半年,我们就已经投资近300亿了,后续我们还会寻找合适的项目。” 那边顿时非常的客气,然后才恭喜林祖辉大展华人威风,成为世界级商人。 还有很多人纷纷都打来电话,林祖辉不得一一答复和解释。 影响力确实大! 不过话又说来,李超人在加拿大赫斯基投资近100亿,也遇到这种情况。 ....... 却说,李超人在得知林祖辉从奥林匹亚约克公司,以低价拿到8幢曼哈顿写字楼时; 顿时,他非常的生气。 为什么呢? 因为在1991年10月,他以4.48亿港币购买奥林匹亚约克公司的一幢曼哈顿写字楼50%股权;而这幢写字楼的面积只有60多万平方尺,单价合到了180美元每平方尺。 当时,他还自以为是捡到便宜了,现在对比下来,里切曼简直是在坑自己。 外面的媒体,肯定会将这两笔交易作为对比,届时,又是他输的一次! 要知道,当时里切曼信誓旦旦的说,两人的那次合作,加强了双方的关系,以后将后更多的合作机会。 实际上呢,这次有这么好的生意,想起来的不是他这个老朋友,而是和别人达成了交易。 李超人实在是想不明白,里切曼是如何想的? 当然,长实集团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也没有可能有林祖辉的勇气——冒着股价下跌的风险。 但李超人在想,若是这个价格,他私人再加两家上市公司,共同完成,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毕竟价格实在太便宜了。 所以越想越气,李超人直接打起了越洋电话,希望里切曼给他一个安慰,也廉价出售几幢楼给自己。 里切曼在那边直接说道:“李先生,实不相瞒,这笔交易很复杂,林先生对我帮助很大。虽然我和你交情更深,但现在奥林匹亚约克公司,不可能再廉价出售物业了。如果你真想投资曼哈顿写字楼,我们可以给你打九折!” 李超人顿时无语,打九折,自己还不被股东骂死,很快应付几句,便挂掉了电话。 另外一边的里切曼不爽的摇摇头,真当自己是绵羊,人人都来薅羊毛啊! 林先生的筹码——金丝雀码头,让他不得不答应,这才是这笔交易的根本。 ....... 翌日。 新时代集团董事高毅的采访,点燃了香江的舆论,是非常积极的舆论。 “高啊,林祖辉先生不愧是‘投资之神’!同样是购买曼哈顿大厦,比李超人买便宜了两成。” “就是啊!林先生前段时间还说香江太小,已经容纳不下新时代集团,现在立马斥巨资在曼哈顿抄底8幢摩天大厦。真厉害!” “股神发威,在美股投资不到一年,斩获10亿港币的账面盈利。也就是说,搞不好曼哈顿的八幢大楼,将是‘白送’新时代集团。” “对喔!股市赚的钱,就去偿还购买写字楼的贷款和利息。这样完美的投资,也只有林祖辉先生才能达成。” 一时间好评如潮,特别是林祖辉的那些粉丝,恨不得股市立马开盘,抓紧抢购新时代集团的股票。 虽然,新时代集团的股票已经在1000亿上下波动,高得吓人了,差不多是长实集团、和记黄埔、港灯的总和了,占香港总市值的7.2%。 但是,大家依旧觉得,新时代集团的市值已经涨至1100亿才合理。 礼拜一,蓄势待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