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1章 【较量】 (第3/3页)
经济发展强劲,对货柜运输的需求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决定兴建屯门内河货柜码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批出合约。 ....... 清水湾高尔夫球场。 林祖辉、郑裕桐、李兆基三人聚首,明为打高尔夫,实为商量屯门货柜码头一事。 香江的货柜码头,无疑是全世界最赚钱的码头之一,所以亚洲货柜也是必争的态度。 此时的亚洲货柜已经拥有葵涌的三个泊位、英国菲利斯港、魔都港、珠海港等多个港口,实力不容小窥;林祖辉虽然对港口生意不是特别重视,但香港的港口显然是很希望拿下,特别是能从李超人手上啃块rou下来。 亚洲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新时代集团占股38%、新世界占股22%、恒基占股15%、怡和占股15%、美国海陆联运占股10%,配置相当豪华。 挥完一杆,郑裕桐说道:“港府有意削弱国际货柜的垄断地位,这是我们的好机会。所以,我建议拉拢越秀投资,该工程跨越久柒,须征得中方的同意。中方未必会插手招标,但英方不能不考虑中方的意见。”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林祖辉提出不同看法,说道:“我觉得拉拢华夏远洋航运总公司太平洋公司,比较好;它隶属交通部,中远曾参与第8号货柜码头建设,承运了香港内河货柜珠江航道的10万个货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李兆基马上附和道:“阿辉这个想法好些!一个地方一个是中央,肯定是中央背景更好。我记得当年中远拿下八号货柜码头的一个泊位,还是阿辉指挥的,再加上阿辉和内地的关系,中远肯定不会拒绝。” 郑裕桐眼前一亮,马上改口道:“我居然忘了这事,不错,就中远!” 林祖辉笑着说道:“放心吧,中远不会拒绝的!” 亚洲货柜虽然有英资、美资,但是股份较少,而且话语权也很弱了。当然了,怡和也无所谓,上了林祖辉这条大船,他们感谢还来不及。 接着林祖辉说道:“如此一来,我们既有英资,又有中资,在背景上就稳赢一筹。对于技术性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郑裕桐说道:“价高者得,这个应该是很重要的因素吧!我也研究过标书,我主张利用我们海陆联运的路上交通,经过香江几十公里路上交通。” 内河码头,就是海外贸易的货柜船,在屯门那里卸货,再转运至内地。说白了,那个地方就是满足内地需求的货柜码头。 郑裕桐不说还好,一说林祖辉就警觉起来,前世内河码头好像是李超人在控制。 那是不是说明,陆运污染环境,香港政府所以批给了李超人。有道理,海陆联运本身擅长陆运,那么吸纳海陆联运的亚洲货柜公司,就是采用这个办法。 “不行,不能走香江的陆运,污染香江的环境,我们就输了一筹!”林祖辉果断否决道。 郑裕桐无奈的说道:“你就直接和我们两个说说你的看法嘛!” 李兆基笑了出来,林祖辉两者两次否决郑裕桐的意见,但偏偏郑裕桐没法生气。 林祖辉笑着说道:“不好意思!其实,我也分析过港府的招标书,发现港府对环保、交通的条件,似乎更重视,其次才是标价。你们说,如果屯门内河标段拍卖,价格值多少?” 郑裕桐说道:“30亿港币” 李兆基点点头,说道:“差不多!” 林祖辉果断的说道:“所以,我们搞个13亿港币就可以了,其余资金多考虑环保和交通。出屯门港往西就是珠江口伶仃洋,北朔就是属粤省境内的珠江水系。所以,我们可以重视水运,组织30艘穿梭货船和15艘拖船的船队,仅采用150辆左右的货车分流走陆路。” 郑裕桐思考后,提出疑问:“走水运也有影响吧?” 林祖辉笑道:“答桉是肯定的,但港英政府好像不太关心粤省的内河的污染问题吧!” 郑裕桐和李兆基面面相觑,很快又同时点点头,还真是可能这样。粤省内河污染怕什么,内地正在改开,污染的事情还做得少么! 三人很快就几乎达成了一致,主要是听林祖辉的。 当然了,林祖辉也是大概意见,具体还得专业的人才来制定标书。 但林祖辉有些自信,一定可以战胜和记黄埔和新鸿基等组成的财团。 最后,郑裕桐感叹道:“怡和还在亚洲货柜占股15%,简直是便宜他们了!” 林祖辉笑着摇摇头,说道:“这项工程虽然跨越久柒,但港英政府必定会照顾英资,怡和是英国政府的伙伴,有他们,我才放心。” 郑裕桐一愣,良久才感叹道:“老了老了,考虑越来越不周到了!”话锋一转,他又说道:“总体来说,亚洲货柜发展至今天,确实非常喜人。特别是在内地的多个港口拿下,多亏了阿辉的功劳。” 内地一共是四个港口,最重要的当然是魔都港了。 林祖辉谦虚的说道:“我们占股最大,我自然要多用心。” 众人笑了起来! 今年李兆基和李超人在地产上较量了一番,如今大家又要在内河码头上较量。 当然话又说来,大家较量归较量,私人关系还算尚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