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2章 自从赶我出家门,他就没了这权利 (第3/3页)
孙启生调来前,木材厂正准备扩建‘家具车间’,上‘组合家具’项目。这点子还是王立冬提供的。 可惜设备都到位了,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忽然一份调令,厂长高升一级,去了一家家具大厂当厂长了。 新来厂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组合家具’项目给否了,然后亲自引进了一个新项目,“生产活性炭。” 投资了三十多万,建了一座‘焖烧法活性炭生产车间’,1975年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为50吨。 第一年出口了20吨活性炭,换回了金灿灿的美金,孙乌龟受到了上面的嘉奖,这厮可得意坏了,厂里的质疑声消失得七七八八。 风头一时无两。 可第二年上半年,出口了30吨,退回了28吨,原因是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不达标。 只能出口转内销,可这东西,四海目前用处不多,集中于制糖、制药和味精工业,这些厂家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 一年多下来,仓库里积压了上百吨次品碳。整个红星木材厂一年赚的,基本都贴补这上面了。 回到车间,发现大多职工都在磨洋工,赶超叹了口气,觉得再这么下去,他们厂迟早会和隔壁的酱油厂一样,工资都发不出。 国庆觉得赶超有些杞人忧天,而且厂里亏不亏他们想再多也没用,又不是他们说了算。 三人正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就等到时间吃午饭。忽然门外传来一声大吼,“恢复高考了!” “恢复高考了!” 赶超国庆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还真的恢复了。 王立冬前几年就一直在两人耳边唠叨,会恢复高考,两人要是想上大学,就抓紧学习。 刚开始两人还兴致勃勃,把自己以前的初中教材挖了出来,又问邻居朋友,凑了一套高中教材。 可学了没几天,就开始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等谈恋爱后,都抛到了脑后,有了孩子后,教材都不知道扔在哪个角落里了。 “2个月后考试?”国庆赶超对视一眼,没戏。 “秉昆,你参不参加?” “废话,为了这一天,我都准备了五六年了。” ....... 1977年12月,王立冬参加了高等招生考试,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多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老丈人看着女婿的录取通知书,连连扼腕,398分,京大水木随便上,可志愿没填好,如今只能上哈大了。 而周家的两位尖子生,周秉义顺利参加了第一届高考,顺利考上了京大。周蓉却被冯化成拖累,审核没有通过。 第二年,资格全面放开,周蓉才有惊无险,考上了京大,和周秉义成了一个学校的同学。 周家两兄弟同时考上大学,一个是省状元,一个是京大,消息一下轰动了整个光字片,等周蓉也考上了京大后,周家老宅门前就变成了菜市场。 众人围在周家院门口,纷纷议论周家老屋到底有啥特别,否则整个光字片就他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一人忽然大叫道,‘我知道了。’ “快说。” “咱们光字片,就周家建了两间房子,在咱们光字片属于独一份,咱们光字片的气运全都集中在了周家....” 咦,好像有一定的道理。 讨论来讨论去,就这个说法最合理。 不少人都打起了周家房子的主意,正好老周家现在也没人住.... ......... 这天,王立冬一家正吃着晚饭,忽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保姆张嫂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陌生青年人,“你找谁?” 蔡晓光笑着道,“这里是周秉昆....” “晓光哥,快请进。”王立冬站起身,来到了门口,请蔡晓光进了屋里,蔡晓光见周家一家子正在吃饭,有些不好意思。 “晓光,晚饭吃过没有?” “吃过了。”蔡晓光和周母及付丽丽打了声招呼,再看了看躺在婴儿床里的三个小家伙,羡慕道,“你小子,真是好福气。” “三个娃,吵得我头疼。”王立冬请蔡晓光来到了一角的会客区,上茶上烟,两人寒暄了两句后,蔡晓光递上一封信,王立冬接过看了下,是蔡晓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恭喜,晓光哥。” 蔡晓光苦笑道,“我被京城电影学院录取了,可厂里不放人,说是因为我爸的原因。可我打听了,这次取消了证*婶,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和你嫂子说一声,让她跟她爸说。” 王立冬把录取通知书放进信封,“晓光哥,实不相瞒,我和我大哥的关系非常差,我那位大嫂....” 蔡晓光勐吸了两口烟,“你姐和我提过两句,我还以为是你和你爸闹翻了....”他把烟pg摁在烟灰缸里,拿过信封站起身说了句‘我再想想办法’,就准备走人。 王立冬一把拉住蔡晓光,“别急,晓光哥,我还没说完呢。” 等蔡晓光重新坐下后,王立冬道,“你们拖拉机厂是市属还是省里管?” “市里,怎么了?” “这就好办了,我岳父有个学生在吉春政呋工作...” “说的上话吗?” “三把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