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初识 (第1/2页)
“哎!快些!温国公府的小姐又施粥了,快叫大伙去领!”街头一个小厮如泥鳅般窜流在人群里。 “今天好事真多,那将军府的少将军刚打了胜仗,这会儿才巡城呢,那头千金又在施粥……” 正午时刻,茶楼喧闹非凡,上至各家公子,下至街头摆摊的小老板们,个个收铺搭窗,远远地听城门外擂鼓吹笛的喜乐。 只见那队伍浩浩荡荡地如墨水般涌入城内,明艳的旗帜直直挺立着,一抹挺拔的身躯骑着赤红的宝马出现,所有人屏气凝神,目光无一不聚焦在他身上。 男人身上的贵胄未卸,掌心攥着粗粝的马绳,随着嘶鸣吼叫,他长臂一挥,抽直了绳子勒令宝马平静。 只见其头戴三叉束发金冠,高扬的马尾随着男人的动作潇洒飘逸,烈阳之下,剑眉压眼,年轻的将军不动如松,面容俊朗地叫两侧妇孺被夺了呼吸。 见着将军的女子们心春荡漾,揪着粉帘欲罢不能。 巡城过半,坐在马背上的卫景修一语未发,目光却落在直街外的庙前,那儿一群流浪汉聚集,吵吵闹闹,不成规矩。 他明眸微动,在一群破布烂衫之中,看见一位格格不入的世家小姐。 那位千金一身淡藕粉裙,额前碎发些微汗湿,墨发间一支素白梨花步摇,随着动作灵巧晃动着,犹如清湖波澜推进将军的心里。 那双削葱根的白净手指正在盛粥,粉唇一张一合,不知与那乞丐说着什么温柔的话语。 “那是谁!”自小跟着将军的侍卫江肆察觉自家主子看迷了眼,便抓了前头带路的本地官臣问道。 “噢,那是温国公府的小姐,名唤姜闲月。一直以来都有广布施粥的习惯,等天冷了,还会来庙里发棉衣,心肠好得不得了呢!” 这话听进了将军耳里,姜闲月,他心里默念着,当真是长了一副水灵灵的镜中月模样,真标致! 不过,等卫景修再见到这位姜小姐时,已是两天后了。 卫景修的侍卫江肆心细,自打巡城之后便托人到处打听姜闲月的事。 听闻她喜欢琵琶曲,且弹得极好,将军便在温国公府附近选了个茶楼,养了一批会弹琵琶的戏班子。 这不,今日在茶楼初开戏,将军以凯旋为理由请了各王公贵府去看,当然也包括温国公府。 “今日是大将军请咱们看戏,这场胜仗平定各方叛乱,圣上也高兴得不得了,看来这位将军日后少不了被人巴结。” 姜闲月听见自家哥哥低声说话,便凑过去,“哥哥,今日既然是来看戏的,就不要想其他事了,免得烦扰。” 兄妹正拌嘴,楼下忽然开水沸腾似地躁动起来,二人往下看,只瞧见一身玄色常服的卫景修站定在门槛内。 自上而下望去,即便在众贵府贵人的簇拥里,他气宇非凡,身形修长,更有不怒自威的气势。瞧着便知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鬼命将军,与普通人不同。 忽然,那将军抬眼一瞧,正好撞进姜闲月温润的杏眼里。二人仿佛都被定住了,耳边全无喧嚣。 片刻,台子上敲锣。惊得姜闲月回神。她有些迟缓地收回眼,缩在太师椅里,捏着茶杯沉默。 好凶的眼睛…… 楼下的说话声渐短,姜家兄妹落坐在二楼,闲月识曲儿,不一会儿就把刚刚的对视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一个婢女端了盏茶来,不轻不重地偏放在闲月的吃食旁,茶杯也歪歪斜斜的。 她不解抬头,那婢女朝二人行礼,然后毕恭毕敬地对姜奉云道:“将军有请温国公一叙。” 请的是闲月兄长,待他走了。那婢女却还杵在一边,鼻间忽然冷冷哼一声,斜眼瞧闲月。 “将军以前路过哪家村子时,尽兴了也会搭个茶楼戏台子,请各方过来看戏。” 她只说了一半,姜闲月没听明白,有些疑惑地回道:“将军雅兴,可姑娘对我说这些是为何?” 只见那婢女好大的傲气,冷然笑了一下,随便摆动桌子上的茶杯,装作整理的样子。 “将军对哪家姑娘有些好感了,便使唤奴婢过来奉茶。从前那些村子的小姐奴婢也奉了不少,上赶着贴将军的,奴婢都不记得有多少了。只是将军忘性大,图一时新鲜。奴婢不想让千金伤心,所以特来告知。” 说完,姜闲月瞪大双眸,那婢女不紧不慢地又行了一次礼,然后扭头就走了。 独留姜闲月一个人脸上又红又白的,闻出话语里又酸又辣的呛气。 她怒想,对方把自己当什么了!好像自己会因为对方是个声名显赫的将军,施了点小恩小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