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两仪录_北国乱 第十五章 科场内外的不同命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北国乱 第十五章 科场内外的不同命运 (第2/2页)

就真的有多难,只是知道些朝廷内幕的人都知道,如今国库空虚,而天下财富不在官则在民,期间之隐事若是胡乱说错便容易怀了自己的大好仕途,当然科举卷子上答的和自己想到内容不一样也是常见的事情,要不然当年那些为为苍生立命,为天地立心的人怎么变成了国之蛀虫呢。

    节流之事,盖朝廷上下,冗官日益,人浮于事,自民间至翰林对此颇有微词这大有人在,也难怪浮费弥广,然而若大量裁撤百官衙役,期间无数人之生计于何处寻去,国家并非无大才,然而任然耗费百万养士,岂不想前宋为何荒年募兵,前明广裁衙役之祸。底层衙役不敢有言,然而就连小官都福不知富,宝马香车,高楼豪宅,有甚者将自己的子女安排入衙门做个书办都以为自己权势滔天,就是一亭长为子女庆弱冠之礼不周,或者因为错过子女的弱冠之礼,潸然泪下,却不曾想到不知多少黎庶小民不知弱冠为何事,多少寒门读书人一生苦读只为做个书办度日,惟有削高官厚禄,严查百官,为官者莫敢贪污徇私,减少国家的负担。既然读书人人人都不满贪官污吏,既然人人都学了孔孟老庄,那那些贪官污吏又是哪里来的无根之木,无本之源呢?

    开源之事,自我朝两江盐法改革以来,看似国家不在强征盐课之利,让利于民,既提高了盐的质量,降低了价格,又带来了两江繁荣之景,然而数十年来,两江盐商勾结朝廷官员,早年尚有官员查抄贪官污吏,期间落马者竟然有谬论将两江盐课改革的功劳和官商勾结相联系,说是什么提高了效率,让人改改革能改革,却不曾想想如果这帮贪官污吏能够尽忠职守,又怎么会有所谓的行贿提高了办事效率,若这帮贪官污吏人人能公而望私,又何来所谓的上下勾结让人敢办能办,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那顶乌纱帽罢了,然而这就是人心。自天盛十年以来,两江所缴纳国家之盐课锐减,地方库银账目不清者数不胜数,放开注意下人人假公济私,官员用地方赋税托购盐矿,后又转卖给地方盐商,渐渐形成了两江盐商八家独大,江南盐课应当张弛有度,朝廷既不能上下包办,也不能放手任之,现如今江南盐商八家独大,其间积弊无人不知,若要解决浮费弥广之事,必要解决江南盐课之弊……

    无数的想法都钻进了陆甫的脑子中,有些荒诞无用,有些真知灼识,其间的奥妙笔者才疏学浅,一窍不通自然是写不出来的,陆炳用了三天两夜,用无数的金句终于答完了这科举得卷子。

    傍晚他拿出了小童给他准备的面饼,真倒霉全都已经干了,只能就着着些水咽到肚子里,又不敢多吃生怕自己闹了肚子,卷子被标成了屁卷。陆甫手拖着头,旁边的考场里面传来了大胖子的呼噜声,刚打算睡觉就听见震天的响声,无奈之下只能抬头望天。天空中群星闪烁,像一颗颗晶莹的钻石落在夜的长袍之上,像是一个个小天使眨着眼睛,好奇的望着人间,像是一盏盏明亮的灯笼,照耀着这些举子们的仕途之路。

    陆甫看着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想到了父亲小时候陪他一起躺在草堆上,告诉他最亮的那一颗就是北极星,会照亮人间的路。想想这些年来读书赶考,不知道多久没有抬头望过这些星星,望过那自小就陪在他身边的北极星,差点就弄个丢了。他的目光渐渐落在了考场尽头考官们住的高楼之中,吟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终于,终于我们有机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陆炳想着想着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那夜的梦里,他梦见了一场大火在他周围将他烧的满头大汗,他看见火场里是小童,是那日泛舟的渔夫奄奄一息,他带着一层厚厚的枷锁冲进了火场,猛然一惊,再次睁开眼时望见一条金龙,一只凤凰飞舞在遥远的天边,他向前走去,刚抬起手,转眼间自己却已经金科及第,状元唱名,他高兴的冲到了怀园,再次遇到了那日相见的姑娘,他在也不顾那些礼节,将那姑娘一把抱入自己的怀里,高高的抱了起来,笑着告诉她自己成了状元,自己要娶她做状元夫人,后来的日子里两人携手泛舟在这怀园湖上一起吟诗烹茶,恰如那日初遇之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