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奇袭襄阳 (第1/2页)
赵国在武洲占了沿海及中央一大块土地,是武洲上的绝对大国,夜国在赵国西北角,占地不过赵国面积三成,多是山地。赵国西边接壤夜国与赵国的便是鲁国,虽是平原,但土地贫瘠,面积也只比夜国大上些许,鲁国修炼士平平无奇,但鲁国的机巧法宝当真是独树一帜,所以在与夜国结盟后,倒也支撑的下去。 赵国的东北鲁国的东边,是一片广阔的草原,一直铺及到武洲东北边的海滩,占地竟是比赵国也大出两三成。这便是秦国的国土,秦国民风彪悍,骁勇善战的甲士层出不穷,更是骑兵居多,武洲多年来便是秦赵相抗的戏码,即便赵国出了姜子良这么个军神,秦国也是不让分毫。 秦国国主乃是赢姓主脉,在周国失鹿,群雄并起逐之的关头,本是周国属下秦王的赢开趁乱领头,纠集风、姚、姒三大家族一起迅速突入周国国都洛邑,屠灭了姬氏,自登帝位。 而后在风、姚、姒三大古老家族的支持下,与赵飞廉几乎平分了周国,赵飞廉占西南,赢开则拥土东北,周国国都洛邑更是成了秦国之都,改名王城。 赵国有着军神姜子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秦国则是从一个小家族程氏出了两个帅才兄弟:程起、程升。这二人在三十出头刚入神藏之时,被赢开发现起用,在军阵之上显露了无比高超的天赋。 赵飞廉曾经奇袭秦国重城兰陵,便是被当时还是俾将的程氏兄弟发现,并带兵合围。围困了赵飞廉足足半个月,而那时姜子良尚在西线主持战事,根本来不及亲自救援,若不是樊楼丢下丰城,带兵八千千里救主,说不得赵飞廉就英雄早逝或是被俘了。 在此役之后,程起程升两兄弟便逐渐踏足武洲高层舞台,赢开更是颇为信任这兄弟二人,秦国半数疆土皆由这兄弟二人打下,乃是秦皇赢开手里用来钳制风、姚、姒三大古老世家的最大手段。 秦国立国之后,赢开称帝,封程起为上将军领昶国公,程升是一般的上将军,爵位则是號国公。一门双公爵已然让小小程家成为了秦国最顶尖的家族,再加上这二人的上将军之位,程家在秦国声势几可媲美风、姚、姒三家!不过就是缺了些底蕴而已。 程起常年在秦国边境天门驻守,防备赵国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打入赵国疆土。毕竟赢开曾对程家兄弟有言:开疆辟土入赵者可王之! 而程升则是在秦国最西呼城驻守,让鲁国无时无刻不活在战战兢兢之中。幸好有赵国牵制,夜国支援,若不然鲁国早已不存。 程起率领的乃是秦国最著名的军队:大风。足足八万的编制,八千弓弩手、三万步卒、轻骑一万二、重骑四千、斥候六千、奴隶兵两万、资重队五千,更是配备了足足六百名修炼士! 那一年韩百回临淄述职晋升,本是将雨袭暂交由副统领张纯掌管,但这一消息,不知怎么没过三日便被程起知晓。 张纯本就是韩百从军伍提拔上来,才能当然也是极为出众的,但是和一流将帅相比,终究是少了些灵活机变。 程起对此如何不了解,大风与雨袭的交锋几乎是家常便饭,两支军伍间的了解度极高,但正是如此,两支极为精锐的军队在平时反而不会有过多的动作,高手之间,生死一瞬,军伍之事,亦是如此。 但韩百的离开,让程起抓住了机会,程起一边修书去往王城请令,一边直接越权接管了天门周边三城的驻防秦军两万多名,配合大风,展开了一场奇袭! 程起从大风中派出轻骑六千,绕过襄阳,随时准备拦截sao扰增员襄阳的军队,从大风之外接管的两万余名步卒中又派出足足一万,随六千轻骑之后,支援sao扰拦截。 剩下的所有兵力直袭襄阳!看重的就是韩百不在,张纯掌兵过于保守的特点! 当秦军大队伍刚有动作时,雨袭军已然是收到了斥候的消息。副统领张纯也是反应极快,当即下令全军戒备。 不过也只是取消休沐,资重动员而已。 那时雨袭军中另一副统领百里哲曾提出,大风动作乃是向着襄阳与雨袭军而来,必须立即向临淄求援,韩百大统领不在,当立马动用雨袭军中两百名修炼士,作为斥候配合与预警防范。 可是张纯认为,这并不需要。大风动作可能是如以往的小型试探与摩擦,为此直接动用修炼士已是过分敏感,再要向临淄求援,更是无端弱了雨袭军的名头。更何况他暂代大统领,如何不想凭自己的能力证明一番。 最初这些消息与动作,作为俾将的姜方流根本没资格知晓,不过从全军戒备的军令中,姜方流已经是嗅到了危险与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