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襄阳战果 (第1/2页)
在程起看来襄阳城已然摇摇欲坠,可是这摇摇欲坠的襄阳城在他的强攻之下守了足足六日! 雨袭军想必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然而他们的修炼士队伍却损伤很小。 张纯在有意识地保护雨袭军中本来就不多的修炼士队伍。 白日里的进攻,雨袭军只是让这些修炼士作为辅助防守,即便大风的修炼士混杂在普通士卒中攻上襄阳城头,张纯也大多让雨袭的普通军士顶上后,配合修炼士将之堆死,反而是在夜晚,将这些修炼士作为主力。 程起试图让大风军中的魂游境修炼士趁着夜色攻城,在夜色中,足足十个魂游修炼士全部派出,攻了三个夜晚,也不过是造成了些襄阳城守军的损伤,在雨袭军神藏修炼士配合筑基,再加上普通士卒的多般拼命下,襄阳城竟然是挺住了! 现在襄阳城内守军就像是绷到极致的一根弦,看似随时会断,但程起并不确定它什么时候一定断! 连日的强攻,大风军也是损伤颇为严重,疲倦程度也几乎到了极限。现在比的就是双方的毅力了。 这场战争进行到如此地步,已经不再比拼将领的谋略与能力,更不是比拼修炼士的战力,反而是在比拼所有参战人员的心! 第六天的傍晚赵国援军先到,但是仅仅来了不到二十个人。程起并不知道。 赵国的第一批援军领头的是萧家的顶门梁大赵酂候萧追月! 萧追月与韩重言,分别代表大家族萧家与韩家,在太祖赵飞廉起兵之初便支持追随,赵国立国之后,萧追月受封酂候,韩重言则受封淮候,皆是侯爵中顶尖一等! 而姜子良本来的爵位也不过就是一等武候而已,但萧追月与韩重言一并上书太祖赵飞廉,言及二人与姜子良并列为一等候心中甚是愧疚,推辞不受。 这恰恰是挠到了赵飞廉的痒处,赵飞廉从修炼处论,与姜子良乃是师兄弟;在情感上论,无论是起兵、攻伐还是安危,大多是姜子良在出谋划策;从功劳上论,姜子良远超其余臣子。 若不是姜子良志不在权,赵飞廉甚至很难坐上帝位。赵飞廉很了解姜子良,这个聪明绝顶天赋无双的伙伴,只希望自己逍遥于世,在自己的情义绑架之下帮助自己打下了诺大的赵国。 而后更是想安心修炼,探寻超脱大道。对于权势、地位,几乎丝毫不在意。 而赵飞廉更是为了平衡萧韩两家,方才将三人一并封作一等候。 现在萧追月与韩重言二人的上书,让赵飞廉有了更为合理的借口,封赏自己的老兄弟! 于是赵飞廉顺水推舟,加封姜子良为三等护国公,食邑两万户,是众臣之首,之后,萧追月与韩重言才接了赵飞廉对他们一等侯爵的封赏! 由此可以看出,姜子良在大赵众臣心中的份量,也可以看出姜子良的个人魅力。 萧追月出自大族萧氏,自小便是被当做下一任族长培养,极擅内政,可以说诺大赵国在没有平稳之前,几乎都是靠着萧追月才有了稳定的大后方。赵国立国之后更是将丞相一职交予了萧追月。 韩重言则是韩家的继承人,家传兵书闻名武洲,韩重言在军事上的能力几乎完美体现在进攻之上,大赵军功第二位便是韩重言。大赵立国之后,姜子良推了所有职位,只受封爵,才有了韩重言坐了大元帅之位主持军部。 这次襄阳受袭,情况危急,赵国内部又是议论纷纷之下,太祖赵飞廉为了表示公平,点了萧追月的将,让萧追月带领一批修炼士高手,火速支援襄阳。 而萧追月还有一项任务,便是在襄阳之战后,给赵飞廉带去最为公正的评价与分析。 萧追月那时的修为已然是留星低阶一段,临门一脚便可入留星中阶,将他派出,只为确保襄阳无恙。 毕竟,在太祖赵飞廉收到求援之时,第一个便去寻了姜子良,姜子良很淡定地告诉他,并不需要姜子良亲自去襄阳,大赵之中另选一高手带队便可。才有了之后让萧追月带队的旨意。 萧追月到时,雨袭军剩余不足三千,大多靠着民壮以及大家族护院在守城,张纯更是左手只余两指,军中将领能够站着的半数而已,人人带伤。 不过萧追月一到,张纯便几乎要站不住了。勉力行了军礼,报告了襄阳之战至今的情况。 萧追月听完赶忙让人扶张纯与众将下去休息,摒退了所有人,独自思量了一会儿,唤来了支援队伍中的两人:其中之一便是姜家嫡子姜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