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道_第一百九十四章:论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论国 (第2/2页)

也就反了。

    不过人家的造反可比那些老百姓出身的家伙们专业多了。

    姓陈和吴的那两位第一个造反,也闹出了浩大声势,再厉害再声名显赫也不过就是留下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老百姓听了觉得很对,甚至不少青年孩子都热血沸腾的,想想,是啊,那些龙椅上的大宅门里头的真的就是命该如此吗?为什么我不能趁着机会也成为那一批人呢??

    实际上,根本就是姓吴的在骗人!

    皇帝和贵族除了开天辟地那一批,其他基本上都是有着天然优势的。

    要么别人有个好祖宗,直接打好了根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和老百姓处于同一层次。

    再次,人家也是脑子要比一般人好使,情商要比绝大多数人强个十倍百倍吧,这样才能让别人很好的利用自家祖宗留下来的基业维持住这么大的场面。

    实在不行,人家也要败家败得足够慢,这也算是本是,老百姓有的一家三口你都料理不来,那家族稍大一些还不是要了你半条命?

    至于开国太祖那一类,就更为恐怖,基本就是要祖宗基业、自己的能力和气运三者缺一不可。

    嬴开就是。

    他秦王的爵位乃是世袭罔替,祖宗上是西周的赫赫武勋,曾被西周太祖封为一字并肩王。

    后来家族里头看着不对,主动要求降爵而袭,这才有了封邑秦地改号秦王的嬴开,这才保住了嬴姓这一支。

    秦地被嬴氏也已经经营了两代人,到嬴开这一辈,秦王的帽子已经足够嬴开扯起大旗。

    毕竟祖上与周太祖乃是一字并肩王,说起来也是出身高贵,再加上秦王这个西周顶尖贵族的名头,要做到天授其权和天经地义,嬴开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领先了太多。

    嬴氏两代人的大力经营,又给嬴开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家底。

    风姚姒毕竟乃是上古流传而来的顶尖宗族,若不是当真实力过人,让他们心生忌惮,你以为这些个古老家族想不到弄个傀儡然后在幕后cao控政权这一套?!

    对于大家族来说,这几乎都算是基础学业了!

    姓吴的喊了这么一句,自己还不是稀里哗啦也完蛋了?

    了不起让民间也知道了一些装狐狸到破庙在夜里装神弄鬼喊上两句,什么弄条破布写两个字装鱼肚子里这些拙劣手段。

    但这些手段为了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告诉别人,他造反乃是天意!他做皇帝都是天意!

    平民老百姓造反就是这么难。

    若是姓吴的也是个王爵,你试试?加上他那些个手段,成功的把握至少在上升四成!

    这还是谨慎地说!

    毕竟姓吴的最后兵败身死。

    但是对于嬴开来说,他对此了解太多,姓吴的起头之后,最后还是嬴开吃了最肥的rou。

    所以对于赵飞廉,嬴开甚至有些难以理解。

    一个街头混混,怎么来的勇气造反?

    居然这狗曰的还找了个几乎压了三辈人的天才辅佐!最后还就是让他成了!还和他大秦争霸武洲!

    要知道!他嬴开可是故周一字并肩王的后代!借着王爵和两代人的积累,还不得不借助风姚姒三个顶尖古老家族的力量才定鼎天下!

    他还得了故周都城洛邑的财货资源!

    他嬴开在起点上几乎领先了赵飞廉那个家伙大半个武洲的距离!

    问题是赵飞廉有姜子良!

    真真个气死人!

    修炼士姜子良教的,造反是姜子良帮的,打仗是姜子良负责的。

    甚至连他现在麾下那几个重臣,哪个不是因为姜子良才干的老老实实!

    当初萧追月那家伙都准备投奔自己了,非要月下追韩重言,追上也就算了,心不诚你到也并不一定能把韩重言那个小心眼子劝回去,可是你劝别人就劝别人,你把姜子良抬出来干啥?!

    一抬出来,韩重言那家伙就回心转意了。

    在嬴开看来,韩重言兵事上的能力乃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帅才,不过无论是政治智慧还是情商,都太低了点,本来已经计划着他一脱离赵飞廉,自己就去招揽,顺手还能将萧追月揽入麾下,没想到萧追月追上韩重言之后,尽然把姜子良搬了出来。

    也许在萧追月心里,能说服自己的也就姜子良这一个理由。

    赵飞廉无赖自大不上进,好色懒惰爱吹牛。但对于姜子良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依仗,也让姜子良成为了唯一能制约他的人。

    一个君主,能制约才是萧追月愿意努力的原因。

    所以,其实因为姜子良,赵飞廉那个混混才留下了这么多俊才,才能立起好大国祚,才能和他老秦人相抗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