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迷北宗 (第1/2页)
秦国只剩下一位风家的子弟了。 这位风家子弟既然能最后出场,想必也不是弱手。 可是姜灏武依旧没有丝毫休息,接连对上了秦国第五人。 这位麻布衣袍,仅仅用草绳在腰上系了一拳,胡乱地扎了个结在腰上。 脚上也是一双草鞋,看样子已经是烂得不成了。 倒是手里拎着半片鸡在慢斯条理地啃着。 虽然速度慢,可是动作拖泥带水得一塌糊涂,本来还算是清秀的脸上此时布满油光。 他一边努力地嚼着嘴里的鸡rou,一边拖拉着脚步走向演武场。 眼看着要开始了,他手里的几鸡还有小半个,他猛地咬上了一大口,嘴里模糊不清地对着姜灏武说道:“姜兄,实在不好意思,让在下把这点鸡rou吃了,这么肥的鸡,浪费了当真可惜,这可是路过的一个小村头的寡妇做的,那身段,那腰那臀,啧啧。”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还能聊上天的,看着和姜灏武极是不见外。 可惜,姜灏武并没什么反应,只是看着他吃而已。 不过这一位明显也不在乎,似乎手上的小半片鸡rou就跟龙肝凤髓一样,啃得不亦乐乎,吃的狼吞虎咽。 活脱脱一个穷苦人家的饿死鬼投胎!哪里像个古老世家的子弟! 不过秦国那边的修炼士对此好像没有丝毫意外。 这一位风家子弟,在秦国也算是半个传奇。 说起来也是大家族常见的狗血烂事,这位大名叫做春华,当然,也可以叫风华。 因为他与风春子,乃是同一位父亲! 不过风春子虽然算不得正宗嫡子嫡孙,但在风家族谱上,也是根正苗红的出身。 但是这位风华,其母乃是乡下村头的一个摆茶摊的穷苦人家的女儿。 父母早早地就病饿而死,靠着左邻右舍你家一把小米他家一块馍拖拉着长了起来。 说起来也是奇怪,这姑娘越长开了,当真有些出水芙蓉的意思。那么个惹人注意的模样,偏偏在乡下没人上门提亲! 十里八乡里的姑娘丫头,十二三岁眉眼一长开,就能看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稍微出色一些的,门槛都要被乡里乡亲的媒婆踏破! 哪怕只是紫色平平,也绝对差不了提亲的人。 但是风华之母,门前冷清无人问津。 秦地多战乱,十户中至少有八户有着军籍。 也只有在秦地,军籍不入贱籍。 家中一人从军,徭役免三年,军功乃是立身根本。 但是这些从土地里刨食的劳作人家也有他们独特的智慧。 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家的小子就要上战场,早早地给家里留下香火才是正经。 女子嘛,最重要的是身子骨解释,屁股大好生养。 面盘子长的过得去也就是了,太过惹眼可不是好事,一则容易出桃色,二则能不能持家守财又是个问题,最后一步,若是自家小子上了战场有个三长两短,这寡妇可不是好当的! 所以,春华之母长成个大姑娘,左邻右舍帮了把手,在村头路边上摆了个茶摊,卖些茶水醪糟,也做些胡饼卖给行路的客商,生活倒也是过得去。 秦国风家,对后辈子弟有个族中传统,但凡是族中男子,在及冠之前,必须得孤身上路游历秦地。 当然,超出秦地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就是要自家子侄出去见见世面,经历一下江湖。 越是直系血脉,这条族规越是严厉,有些偏支的后辈偷偷摸摸地在自家地盘上晃荡一下糊弄过去只要不被族中举报,风氏宗祠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直系血脉那些后辈,天赋越是高,这条规矩执行得就越严。 若是舍不得家里的福安生活,冠礼便得不到宗祠的承认,风氏族谱上,你的名字就不能排在前头。 无论是继承族业还是风氏资源,都别想有你的份。 而风春子和风华的生父便是在冠礼之前的游历途中遇上了风华的母亲。 风华之母本姓春,早早亡故的父母给她留下的只有一间半茅草屋和一个窈娘的名字。 而风华之父大名乃是风善守,作为风氏直系血脉中都能排在前五支的风氏后代,他的修炼天赋称一句天才绝不为过,但是要说多突出倒也未必。 关键是,此人对修炼一直兴趣平平,倒是旁门杂学各种玩耍精通无比。 在风家后辈中,他绝不是最强的,却是最出名的。 想想俊美,风流倜傥,加之各种杂学玩意儿如数家珍,当真是把风家的一群长辈看得直摇头。 关键是,风善守的修为一直也马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