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江南 (第1/2页)
但是若是先跳出来的份量太轻,根本扛不住皇帝的怒火,那自然也是不成。 只有那些祖上有着显赫功劳,后代还有些份量的世家子弟,才能出来冲锋陷阵。 皇帝看着这一批又闹将起来的贵勋们也是头疼得很。 如意算盘落了空,自然是要补救的。 但此时关键就是,打翻他如意算盘的可是当朝首辅,于是赵何只能把眼光再次投向了吕尚书。 其实这位吕大人在看到萧禄出言阻止的时候就预感到了不对劲。 皇帝和贵勋之间,其实是对立的,毕竟一个国家不仅仅是靠着皇帝一个人或是一个皇族就能治理好的,贵勋在这是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皇帝的天下,没有贵勋哪里打的下来,而武勋之中,三代一降等,代代要考核。 至于文臣,拿到爵位也是必须有军功在身,这是如何难的事情。 所以,贵族之位颇为不易,谁都不愿意自己用身家性命搏来的利益受损。 若是皇帝需要的时候,臣子尽忠倒还没什么。 怕就怕皇帝得寸进尺,需索无度。 这一次,很明显赵何低估了这些在他眼里的贵勋小门小户。 他们之中,只是看起来现今的重要程度没那么深,但是往上几代,都跟赵国的顶尖势力有着瓜葛。 毕竟,赵飞廉擅长用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在开国之前,不知道笼络了多少人才,这才有的赵国。 问题是,这些人才可没有庸碌之辈,哪怕有些小人能通过一些手段幸入贵勋之列,最多两代,这个爵位也就被朝廷收回去了。 毕竟贵勋的继承考核可不是庸碌之辈能通过的。 文韬武略,缺一不可,虽然算不上严苛,但是,没点东西,还真就过不去,除非行贿。 但是赵国,开国的三条大腿,姜、萧、韩,哪一个会因为这些事情来受贿啊。 也就皇族可以,可问题是,考核可不是皇族说了算。 所以说,贵勋都是有着自己的门路的。 哪怕韩家势微,可是以前韩家的门下还是能互相联系,甚至搭上姜家乃至韩家之下黄家的门路。 更别提,姜家门下和萧家门下可是赵国最为庞大的两只贵勋出处。 这一次赵何的动作里,这些倒霉的贵勋明显是受不了了,然后要闹起来,说这几个巨头没有默认,那是鬼都不信。 这一下好了,赵何骑虎难下。 赵何对姜子良的恨意又加深了一分。 “老不死的,怎么就这么麻烦,要不是你,这些小人物哪里来的胆子跟朕闹腾。” 其实在赵何的推测里,肯定是姜子良点了头,这些贵勋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其实他想岔了。 现在姜家,姜子良早就不管事了,做主的是姜方舟。 姜方舟可不像姜子良。 虽然人家的爵位是忠国公,但这个忠心并不是给赵何的。 当一大票门生故旧找上门,姜方舟自然是要去咨询老爷子。 没想到老爷子都没露面,告诉他让他看着办。 姜方舟心里就起了小九九。 姜家一直都是赵国的顶梁柱之一,甚至这个之一都可以去掉。 当初若是老爷子有些心思,赵国皇族早就改了姓,哪里还能让赵何那个小儿嚣张无度? 不过老爷子的德行他也知道,毕竟是道家一脉,又重感情,不忍下手而已。 但是他不一样。 他没见过赵飞廉,对姜家优渥的赵丹,他倒是没什么想法,可是现在龙椅上的这一位,摆明了是要打压姜家的。 这么多年来,老爷子一直听之任之,当年多少门生故旧都不联系了。 这一次赵何把事情做的如此过分,老爷子既然让他做主,那就试探一下皇帝的态度好了。 于是姜方舟对这些上门求助的贵勋们给了默许的态度。 姜家的事,自然不会太秘密,反正萧家韩家很快就知道了,至于怎么知道的,那是鱼有鱼路,虾有虾道。 既然他们知道了,若是有好处,说不定还会站在赵何那边,但在赵何顺便也损害到他们利益到同样地步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和姜方舟一模一样。 在朝廷上,本该是姜家挡在前面,但是姜家在朝廷里的份量,一言难尽。 明明可以一呼百应,偏偏就不干,而且姜子良还活着,萧禄可不想做这种“聪明主意”,去利用姜家。 而韩家的份量着实不太够了,只能亲自上阵。 这样一来,虽说会被赵何记恨上,但是又会重新进入贵勋的团体里,还能落下不少人情,挺划算。 再说,要是继续站在赵何那一边的话,迟早把萧家玩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