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魔部落到精灵帝国_第三百一十三章 逐渐伸向近神的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逐渐伸向近神的手 (第2/5页)

  “还能是为什么呢,肯定是琢磨着要对付那帮超高等生物呗。”

    其所言无差,就如同艾丽莎所判断的那般,轨道上方的巫医们在看到了相关论文、并收到了后续验证性的结论后,至此时已然分出了部分精力,将视线投注在了高等生物方面......

    ~~~~~~

    于轨道上方,五阶巫医们先是以高等魔兽做为实验体、进行了双重梦境下的洗脑与灭杀实验,结果却发现如此程度的削弱,还远不足以对它们造成实质性的干扰;

    而由此及彼的,对于更为强大的近神们来说,现有的技术想必也还是不够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如果将高等魔兽的主意识投入双重梦境内,然后在其所衍生出的诸多下级分身中,再一次精准的进行定位、并‘捕捉’到它们在‘第二重’时的主意识讯号;

    其后,再辅以嵌套梦境的叠加遮掩,那现实对它们的‘呼唤’效力,就会产生一个很明显的降低;

    并且,这种降低在经过巫医们对两层梦境的有意识干扰后,还能以某种欺骗的形式继续增强效力.。

    比方说,现实中捅一刀所会产生的疼痛,通常情况下会导致‘非麻醉’状态下的入梦者瞬间苏醒;

    但在经过一层梦境的遮掩、传递入下一层梦境当中时,其本身所带来的痛感、就会获得一层感官效力层面上的削弱;

    而巫医们,则可以进一步的利用双层梦境间所形成的认知缓冲,将痛感的来源、改变为梦境中所发生的某件事项,从而起到混淆梦里梦外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让入梦者的敏感性变的更低,因而较难因疼痛等外界的‘呼唤’而苏醒。

    当然,这还只是有限的影响.....

    在‘双重梦境’下,其所自发形成的‘降敏’效力还不够高,巫医们所能利用的缓冲空间也并不算充沛;

    因而,受到攻击者依旧能冲破干扰、在短时间内苏醒两次回归现实。

    但通过对现象的多次观察,巫医们却是发现了其应当具备指数级的叠加效应,如果能将‘梦境盒子’的层数继续堆叠下去,那自发的降敏效果就会更强、而巫医们的干扰空间也会更多;

    且一旦其数量级达到某个程度,或许就能够生成一个足以困住高等魔兽、甚至近神的多重梦境囚笼......

    所以很快的,艾丽莎的小组就接到了新的任务——研究更多重的嵌套梦境引导方法;

    于是她们这一行七位研究组成员,带着一个个不同实力水平、不同意志等级的实验受体,被迅速送上了轨道上方;

    而相关的研究项目,便也在五阶巫医们的‘视线’注视下展开......

    ~~~~~~

    艾丽莎带领的梦境术士小组负责主导实验,而轨道巫医们却是利用‘视界’、始终观察着过程中意识扰动间的区别,并着重寻找双重梦境下的主意识踪迹与规律;

    此后,以对海量实验体所进行的观测为基础,主意识在梦境中的讯号特征被首先捕捉、并据其而研究出了整体性的适用规律。

    接着,五阶巫医们又据此总结出了不依靠‘视界’的、可以被普及应用的定位方式,还将之转化为了梦境术士、梦境智脑的能力与程序之一。

    而再之后的阶段,则进行的相对比较困难.......

    五阶巫医们的所求其实并不多,如今他们已经掌握了单层与双重的引导办法,只要能再次观测到‘三重’的实际桉例,便能够形成一个由简入繁的对比、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向下继续开拓;

    但是,由‘单入双’的发现、本就是偶然间所收获的低概率意外,而‘由双入三’的现象,却似乎更是种极低概率的‘偶然’;

    即便先后被投入了海量的各项资源用以支持,但对该现象本身的‘发现’,却始终都如掉入了大海中的针那般不可探寻;

    甚至,究竟是否有自然而生的‘三重’,都近乎成为了一种未可知的结论。

    不过,巫医们并没有因一时间的困难而选择放弃......

    既然防范心太重的外族无法形成突破口,那便以配合度更高的精灵作为着手点展开,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梦境引导,实际上并不会对受体产生真正的伤害;

    但若单从‘配合度’而言,其实五阶巫医自身才是更为优秀的‘素材’,因而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对象干脆就变成了粗牙巫医,而施法者则是国度内现有的大半梦境术士.....

    术士们接驳了梦境智脑,以国度内弥散的精灵思维为针线,让粗牙巫医的一重梦境被无限分割、二重梦境亦被紧接着无限分割;

    十万、百万、千万.....上下嵌套的梦境数量,逐渐被提升到了以‘亿’为单位的计数级别;

    而巫医所走的特殊道路,又让粗牙的每一个梦境分身都可以被视作是‘主意识’、且全都拥有着极高的自控性,因而他自身也在进行着高效的配合;

    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粗牙在梦境中都只干一件事,那便是倒头就睡。

    当然,并不是只要在梦境中去睡觉,就一定能进入到真实的三重梦境,不然也没必要将事情整的这么麻烦;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粗牙的‘睡眠’都是在做无用功,根本没有特殊的波动因此而生成。

    但是,数量的堆积毕竟也增加了‘三重’出现的概率,再加上他的主动配合、以及后续较长时间内的坚持,终于让巫医们、让梦境术士们,成功找到了被作为目标的那根‘针’。

    ~~~~~~~~

    粗牙的一个意识分身,真的在梦境里的梦境中睡着了,而这也成为了一个不能被放过的机会......

    由此,不但五阶巫医、梦境术士在进行着观测,就连本部中所有的智脑分支也将自身叠加入了梦境智脑当中,成为了领域捕捉讯号的算力源泉;

    而后,三重梦境的讯号波动,便在如此多方的合力下被成功捕获......

    有一便有二,当巫医与专职术士们将讯号初步的转换为术法、转换为领域功能、并大规模的投射于异族之身后,源源不断的三重梦便被生成、为此项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于是,传统的、对近似符文组的对比互补被进行......

    研究组在‘一’、‘双’、‘三’的对比中、逐渐分析着它们的异同,然后以此为基础破解出.....或者说,是挖掘出了‘四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