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骁雄_第三百零三章打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打算 (第1/2页)

    本朝《百官志》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

    这几乎是本朝武将所能掌握的最高实权了。

    建节称帅,也是无数武人为之拼杀,但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刚过弱冠之年的傅津川对着杨玉春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年汉子,说出“日后镇守蜀中建节者就是你吧”这种话,若只看两人的年龄无疑是像个玩笑话。

    但考虑到两人名位功绩上的鸿沟,这一切就又都顺理成章,毫不违和。

    傅津川前后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北御金帐,西破青唐,内平叛乱。

    打下赫赫声威,名震内外。军中上下无不服膺。又是本朝最年轻的节度使。

    因此,对于傅津川来说,手下将领几乎没有桀骜不驯,敢因为年龄而轻视他的。因为轻视上位者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在扬州遇到的毕思立,结果就是被一刀正了军法。

    连他的兄弟子侄以及亲信也都被尽数诛杀。

    关键是毕思立可不是没后台的,那可是给当时如日中天的定国公做过亲卫的。而且本身也带着战功,固然涉及谋反,但不等三法司审问就直接诛杀,这要是被弹劾个擅杀,可一点都不冤枉。

    但这件事愣是半点风浪都没掀起来,就连御史台都没有弹劾的奏章。

    这要不是道君皇帝示意了?能这么风平浪静?

    杨玉春一行进城以后,先是把南诏国主段智平安置在了蜀王的别业里面,而后是庆功宴。

    这个庆功宴并不单单是为杨玉春和其部众准备的,还是为了犒赏包括了松州之战的有功将士。

    傅津川也是刚回了成都,就比杨玉春早一日而已。

    庆功宴上蜀王带着成都的不少士绅也来到宴席上,这些人面对傅津川是极为热络,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傅津川面对这杨的场面也是应对自如,既保持了帅臣的威严,也不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huanyuanapp】

    在傅津川这位节帅以及蜀王殿下先后退场之后,也就剩下武将们相互拼酒了。

    史万年和苏锻等人就拖着杨玉春就不放,非要跟他在酒桌上一较高下。

    毕竟他们这些人跟着傅津川在松州浴血奋战,都立下大功,但是如今却都被杨玉春这一个奇袭太和城的光辉给盖过了。

    虽然都是武人,心胸气魄都不缺,倒不至于嫉妒杨玉春的功绩,毕竟人家也是冒着几重风险。

    但要说服气也是不可能,又不能拉去校场打一架,就只能酒桌上拼一场。

    傅津川在离场之前也猜到了麾下这些悍将的打算,但他才不会去管这些闲事。

    一同跟他回到帅府后堂的还有四郎,长史刘仙客。

    “这些时日辛苦刘先生了,我在松州跟青唐人对峙数月,这么长的时间,粮草转运,军械补给,以及节府一应事物,都赖刘先生维持,先生本就是我师长,谢字就不说了,太见外了。”

    几人刚一落座,傅津川就对着刘仙客说道,这边又把红芍端上的茶亲自放在刘仙客的旁边的桌桉上。

    刘仙客见状却是摇摇头道:“三郎你啊,少来这些虚的。”

    傅津川笑道:“刘先生这是哪里话,我这都是肺腑之言啊。”

    刘仙客最早是作为傅家子弟的启蒙师傅,后来又作为英国公的幕僚入仕,算是看着傅家这个儿郎长大的,又有授业之实,因此傅津川说他是师长那是完全当得起的。

    这次入蜀,作为他的长史,也是傅懋修特意做的安排,就是想让智计过人的刘仙客在一旁辅左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