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80 数百钱变数万钱的诱惑 (第2/2页)
怎么做?”两句话意思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不过杨顶天知道柳夕的意思,更知道他还要设法去解决孙修仁摆给他的问题。 杨顶天向柳夕道:“你能叫上一些官兵吗?我想去遭灾的那两户人家看看去!不要多少,四五个,或者五六能有个照应的就可以了!” 这回是要认真办事了,小jiejie不再感冒,她应了一声,然后领着杨顶天去找人。 柳夕是县主簿,是县廷的主官之一,而且还是县令的亲侄女,所以她能叫动的人,还真有那么一些。不过杨顶天已说了,不要太多人,多了也用不上。 片刻后,柳夕便叫来了八九个官兵,领头的一个穿浅蓝色官服,官服上绣的是鹌鹑,说明他的官阶是九品。 柳夕跟杨顶天说,这个是他表哥,姓汤名阖,是县廷中一个吏员,职务叫“典谒”,就是秘书团的成员之一。剩下的八是没品的衙役和带刀兵勇。 一阵后,杨顶天众人抵达失火现场。大火已经熄灭,但现场还有不少的人群观望。人都有好奇心,尤其闲着没事干的,他们可以看失火的人家有多惨,被大火烧火房屋是什么样子的。 围观的百姓见官兵到来,便主动避让了道路。杨顶天和柳夕近前,看见起火的那个房屋烧了一大半了,只留下跟主房有点间隔的两个小侧房,而且侧房也烧了一点。 旁边一个挨近的铺子烧了精光,铺子连着稍里侧的住房,应该是救火及时,才没有烧及住房。 杨顶天等人到时,烧了房子的人家,一家老小正在火灰里翻找那些烧不燃的器具,他们神情脸色非常不好,旁边还有一个六七十的老婆婆拄着拐杖,边唠叨边举手擦眼泪。 旁边那个烧了铺子的人家,沮丧的同时,神色还有些不快,火是烧了主房的这家人引发的,烧铺子的人家显然对此有些不满。 如果不是看见对方都烧了精光,且一家人哭哭啼啼的,挺是可怜,不好发作而已。 幸是他铺子卖的东西,有一半是不易燃烧的,比如陶瓷器具、锄头、镰刀、砍柴刀、斧头、铜盆等等,这才没有“全军覆没”。 此时这家人也在忙,那些烧了一半的或没烧着的东西,该收拾的收拾,该整理的整理;能卖的接着卖,不能卖的——便宜卖。 两家失火的人见官兵到来,都转头望来,有了些注意。杨顶天趁着他们注意,道:“你们不必太忧心沮丧,县衙正设法筹措救助款项,明日午前会送来给你们!” 烧了房子的这家人以为官兵只是来看情况,没想到他们还会有送钱的想法。那满脸丧气的户主,忽然像回了魂一样,惊喜地望杨顶天道:“大人!你们说的是真的吗!官家真的会救助咱们?” 杨顶天趁着周围有街坊围观,正色道:“自然是真的,官家说话岂能儿戏!”对方喜出望外,道:“那可真是太好啦!咱们便能指望活下去啦!” 旁侧烧了铺子的家主急向杨顶天低头哈腰地问到:“诸位大人,我这铺子也烧了不少啊!大小各样东西的损失了也有七八千钱的了,望大人们做主啊!” 杨顶天道:“放心吧!既然是县廷救助,便会一视同仁的!”铺子的家主心中欢喜,连忙道谢到:“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杨顶天见两家人道谢,同时周围观看的百姓紧紧留意,于是趁机向他们高声道: “各位街坊!大家可留意了!本官受县廷嘱托,特意来此查看火灾之事,且县廷已对此事商议出了往后的一个长治久安的计策!”众人听得县廷有政策出台,还能“长治久安”,纷纷留神。 听得杨顶天续道,“灾难之事时有发生,为补救街坊百姓们房屋失火烧毁,或者是家中的贵重物品烧毁而造成的损失,县廷经过慎重商议,想到了一个火灾补救办法!便是街坊百姓每一家人每一年交纳二三百银钱,或是家业大的,可交四五百!” “这笔钱由县衙安排专门的人员看管!而后,这一年之中,交了钱的街坊百姓,若家中失火了,或是家中的贵重物品让火给烧了,县衙便从筹集来的这笔款项中拿出一部分来,比如一二万钱,或是二三万钱,来补偿给遭灾的人家!这个补偿至少是一百倍的!” 众人听得这个,众人开始议论起来,很多人发出了肯定或欢喜的声音。 杨顶天再道,“这个事情,咱们可以管它叫我‘众款御灾’,是为了火灾出现时,给遭灾户一个补救,免得大家无家可归,或是损失惨重!一年二三百钱不多,而遭灾后却能得到数万钱的补偿,所以说这对街坊百姓来讲是个大好事,大家务必诚心对待!” “什么时候会出现火灾,谁的家里会着火,这是谁也说不准的!如果咱们街坊百姓和官家真正把这个事情做起,并且做好,那么日后就不用那么担心失火啦!” 杨顶天一字一句讲得清楚,不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有数百钱变数万钱的诱惑。所以,他话完,街坊百姓多数动了心,许多出声应和,谈论之声不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