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皇朝_187 还不算真正离开,因为家人还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7 还不算真正离开,因为家人还在 (第2/2页)

使者”十到十五人,官阶从七品。其他各部各司的官位、品阶和人数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员外郎”这个职位在各部各司中属于中等偏上的职位,他的上面有各部尚书一人和各司郎中一人而已。所以这个官位是很不错的,而它从五品的品阶也高过杨顶天现在的正六品,而且它还是中央官。

    不过,与杨顶天同为员外郎的至少有三人。去那里打卡上班后,与同僚之间的相处可能也会是个问题。而且杨顶天还关心上面的两个长官——户部尚书和金部司郎中,关心这俩人是什么性子,会不会为难人。

    当然,上任后,除非是清正刚直的上司,否则孝敬一些钱财肯定是必要的。

    跟着消息在县衙传开后,所有官员又震惊了:杨顶天这个上任没有两个月的新县令,竟然一步登天,飞到朝廷去了?

    他这一去,这一个多月来,他在县城里的种种大手笔、大动作,以及已经打开的局面,谁来接盘?

    好消息来得突然,杨顶天心里也有点小紧张。打赏并给信使安排住宿后,杨顶天也没心思查旧账了,旧账即使查出来,也需要很多时间去处理,对他来说根本没可能了。

    杨顶天回家做准备工作,搬家去京城的准备工作。而且杨顶天觉得这个准备工作可能一晚上完成不了,拖家带口的,家口还那么多,京城的路也那么远,怎么能说走就走。

    一阵后,杨顶天叫了晓年,一起回到家里。

    雨菡带着晓月,还有旁看的澜音,正在前院里指挥家丁们准备换新和添加花草树木。

    当初孙修仁离开后,也不知道是他的家人还是管家干的,有好几丛长得很好的茶花和兰花被挖走了,还没补上去的。

    杨顶天看见二位夫人积极装扮房屋,心里却苦笑不得,想:“这宅子从老孙那里盘过来才一个半月,现在又得去京城上班了,这该怎么处理啊?当初老孙卖我是二手,如今我再卖,是不是得算三手了啊?哎,也不知道会不会赔本……”

    雨菡看杨顶天和晓年道:“你俩怎么这么早回来啦?”杨顶天道:“朝廷来了信使,招我去朝廷面圣谢恩,而后在朝廷吏部任职去呢!也就是说,我让朝廷征召,升迁到朝廷去啦!顶多明天再准备一天,咱们家就得搬迁去京城呀!”

    雨菡惊道:“什么,你是升官啦?!”晓月道:“又升啦?才一个多月!”一旁的澜音也惊呆了。在场众人无不惊讶。杨顶天再次肯定道:“没错,升去朝廷去了!”

    雨菡反应过来了,欢喜不住,道:“咱们要去京城生活啦?我长这么大,还去过京城的呢!”

    晓月欢喜之余,想到一些问题,道:“到了那边,咱们住什么地方呀?”杨顶天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正这时,屋里的林妈听见了杨顶天说话,她出来惊道:“怎么,你们要搬去京城吗?晓年也要去吗?”

    显然,京城地方太远太大了,林妈完全没有心里准备,而且作为一个大半生住乡下的人,她可能也没想去。

    晓岁也举着小脑袋,很认真很疑惑地道:“怎么咱们老是搬家呀?”确实,她这两个月来,看见晓月和杨顶天他们搬两三次了。

    杨顶天没看见林爹出来说话,随口道:“老爹他不在?”晓月道:“他去隔壁张伯伯家下棋去了!”杨顶天道:“反正最迟后天我得启程去赴任了,咱们现在得把要料理的各种事情料理好!”

    雨菡陪嫁来的潘管事请示道:“夫人,这花木还用栽种吗?”雨菡道:“不用了,不用了!你们都歇去吧!”管事回一声“好嘞!”欢喜退去。

    跟着,一家人进屋说事。七嘴八舌地谈了一会,总结出来,主要是三个问题:第一,京城那边杨顶天没有住房,物价可能也比县城贵很多,拖家带口去,会有很多问题。

    第二,县城这边的房子怎么处理。

    第三,还有林爹林妈在瓢子屯的土地和房屋,林爹林妈也没想好去京城。

    就着这些问题,谈论了一阵,杨顶天决定明天先带晓年和雨菡陪嫁来的潘管事先去京城看情况,等情况清楚了,或者在那边有住房了,再由潘管事和晓年回来带雨菡、晓月和澜音她们去。

    同时雨菡、晓月和澜音在这边联系人把这边宅子卖了,也好凑钱去京城买房。这无疑是稳妥的办法。

    此外,杨顶天还惦记着县城和县域这边的百姓,还有他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种种工作,于是晚上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县尉徐光家里。

    杨顶天去州府迎娶雨菡前,嘱托过徐光,并说他升迁的话,保举徐光做县令。所以这时候来,徐光就惊呆了,因为杨顶天当初说的,真的变成了现实。当然,那是杨顶天知道严辉大大去京城的原因,而且他还偷听了几次严辉在京城的谈话,知道严辉进展顺利。

    徐光震惊过后,就是欢喜。他知道杨顶天来,很可能是实现承诺的。果然,杨顶天先跟徐光捋了一下这一个月来杨顶天做的工作重要,主要是惩治腐败、打击恶霸、设立义仓、救济和帮助穷苦这些关系中下层百姓安生的事情。也表明了杨顶天做官,关心的是这些。

    完了,杨顶天以此托付徐光,让徐光接着干下去,维持这些他配合杨顶天做出来的成果。杨顶天到朝廷,见到严辉后,会保举徐光做县令。徐光一来得好处,二来是真信服杨顶天的爱民思想,就满口答应了。

    当然,徐光现在还只是县尉,上面还有县丞方建德,所以要他配合,其实也是监督方建德。柳夕没问题,所以要徐光团结柳夕,这样即使没有方建德,也能把工作做好,毕竟徐光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县令不在,他的实际权力可能大过方建德。

    出来时,已经快九点了。杨顶天特别想去看看柳夕,可她现在是鲍平安的夫人了,住鲍家家里了。杨顶天在长清这里,唯一遗憾的就是她。其实杨顶天也想去拜访鲍平安,可又觉得晚了点,想想还是以后找机会吧,或者等鲍平安去京城应试科举了,见他也可以。

    其他的,也就没什么牵挂了。吏治、百姓与穷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杨顶天只能看以后在朝廷混得怎么样了。穷则独善其身,达才能兼济天下。

    就这么,第二天早饭后,杨顶天带着晓年和潘管事,还有昨天来的吏部信使,由信使引路,就走马上路了。当然,杨顶天身上还有朝廷的征召文书,那是最重要的,也是一个通行证。

    杨顶天这次还不算真正离开,因为家人还在。而且昨晚夫妻恩爱后,杨顶天还跟雨菡说了,万一有需要,让雨菡先派人去她娘家,让娘家照应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