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第1/2页)
石头村说大不大,说小还真是小。 吴尚晋醉倒在刘大江家后的第二天。 一个劲爆的消息,席卷了这个北方大地上的偏远小山村。 吴尚晋这个穷困潦倒的单身汉,之所以能一夜暴富,混得人模狗样的。 是因为,他在老王家菜园子里挖到了宝。 有人说是袁大头,有人说是金银珠宝,还有人说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到底是啥宝贝,版本不同,莫衷一是。 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王泉分了大头,吴尚晋占了小头。 与吴尚晋的招摇过市不同,王泉这两天一改往日走街串巷,宣传大棚种菜,四处借钱的作风,反而是闭门在家,足不出户。 事出反常必有妖,必有妖。 这便更加坐实了老王家菜园子里挖出了宝贝的传言。 于是,这两天到老王家帮忙干活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这些人不仅是免费义务劳动,还格外勤快。 搬砖、挑水、筛沙子、和水泥、截钢筋,给啥活就干啥活。 最主要的是忙里偷闲,还不忘帮着老王家翻地。 不光是大棚区域,就连整个菜园子的犄角旮旯也都是挖了个遍。 那劲头,那阵势,那不下去半米深都不算干活。 就连外表强壮似牛,内心柔弱如水的刘小霆,也是翘着兰花指,握住了铁锹,铆足了劲头,美滋滋地干了一个下午。 连晚饭都没吃,最后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走了。 他走了,晚上却是有很多人来了。 既有前院的朱大嫂,也有隔壁的老米头,也就是小米粒他爷爷。 还有村东头的于大爷,王泉要给人家娶新娘的那位。 以及村北头的赵老五,这位是村里出名的铁公鸡。 最后一位是铁道南的林大奎,身材魁梧,力大不亏,这位正是王泉死党林俊逸他爸。 王泉爸妈立刻端茶倒水,热情招呼。 这些人,平日里与老王家关系也是不错,常来常往。 而这一刻,反倒是拘谨起来。 烟不抽,水不喝,只是一个劲地笑。 顾左右而言他,笑容也是不自在。 “她朱大嫂,你来这是有事?” 老妈一句话立时把现场尴尬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没,没事。” 朱大嫂搓着衣角,“我这能有啥事,就是过来坐坐。” 其他几人,也是连声称是。 虽然不是问他们,但是看他们的神色一点也是不必朱大嫂轻松。 王泉一拍脑门,心中暗道:“不愧是尬聊大型社死现场!” 脸上微微一笑,问了句,“妈,我二姨那钱这两天能汇过来吗?” 老妈一愣,随即摇摇头,“她正凑着呢,可能还要等两天。” “噢”王泉应了句,又是皱眉道:“可是,这两天咱就得进方管了呀!” “没事”老爸接口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再想想办法。” “喝水,喝水。”王泉老爸又是招呼客人。 听了这两句话,客人哪里还顾得上喝水呀。 眼睛“刷”一下,都亮了。 朱大嫂率先表示,“远亲不如近邻,她愿意慷慨解囊。” 米老头也哈哈一笑,“他正好有个存折到了期,可以先应应急。” 于大爷搓了搓一双枯瘦的大手,也是说,他手头上,攒了点给大小子娶媳妇的钱,也可以先拿来用。 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赵老五,也是大方了一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钱用在刀刃上,平日省吃俭用等的就是今天……” 林大奎也是大嘴一列,一拍胸脯,“花要叶扶,人要人帮,缺钱你就说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要借钱给老王家。 王泉老爸和老妈连连出声感谢,脸上也是笑开了花。 王泉则是把两份协议往桌上一拍,“感谢大家关键时刻能仗义援手,但是你们的钱我家也不能白花。” “借款协议和入股协议,你们看看想签哪份?” “不用,不用。”几人连连摆手推脱,“乡里乡亲的,谁还用不着谁啊?不用这些。” 嘴上说着,他们的目光还是不自觉地从桌上瞟过。 王泉微微一笑,道:“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 “要是不签协议,你们的钱,我家坚决不用!” 这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 几人听了,面上为难,心中却是一松,无奈地点了点头。 王泉又给几人重新解释了两份协议的内容。 借款大家基本都懂,主要是入股。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玩意。 “入股就是风险共摊,利益共享。” “简单来说就是,要赔一起赔,要赚一起赚。” ……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吐沫星子横飞,王泉再一次把石头村的牛全都吹上了天。 他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听得大家一头雾水,哈欠连天。 王泉无奈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多亏上辈子没上师范,看来自己还真不是当老师的料。” 果不其然,最后,几人都是和老王家签了借款协议。 然后,一脸兴致勃勃地走了。 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