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太子 (第1/1页)
这一闭门思过,就闭到八月。 途迪在积蓄力量,调遣军队。开设工厂,大炼钢铁。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中国人的创造力,并不比其他人差。 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蒸汽机驱动的舢板正式下水航行。虽然说,里面还有许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或者说,跑的还没有水流的快。但是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索菲亚也带着女儿来到了荣王府,给自己的主母小燕子敬了茶。 小燕子对于索菲亚只是淡淡,但对于小格格,却稀罕的紧。 特别是小格格一双蓝汪汪的大眼睛好像有魔力一般,让人见了就稀罕起来。 特别是女人。 满人家的姑娘一般都是娇养。和汉人家里面顶门立柱的是男人不同。满人家里面的姑娘,是真的能顶半边天。 荣王府的一应交往,大多是小燕子拿主意。 途迪也不可能在外面养一个外室不带回来。这样的话,一来二去,就不仅仅是丢了天家脸面这么简单了。 看小说的时候,途迪经常见历史小说中出身大户人家女主天南海北的到处跑。还有出海N多年的,一点规矩都没有,难道她们没有家教吗? 是架空啊? 那没事了! 途迪之所以纳了索菲亚进门,那个时候是有一点借助索菲亚,更多的搞来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原因。 至于感情? 开什么玩笑! 哪怕如今也是如此。 只不过因为生了个小天使,爱屋及乌有了进门的机会罢了。 “小安南,走,和额娘学怎么赚小钱钱!” 途迪看着小燕子牵着小安南带着丫鬟去打理王府的产业。放下了手中的茶水。 枫叶,快红了! 三个月的时间,途迪在王府中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被圈进。 事实上,除了他以外,王府诸人一如往常。没有变过。 回到家之后,途迪也把自己的头发好好的理了一下,原本还想理一个寸头,后来索性刮成了光头,长出发茬之后略微整理。打算以后梳一个中分。 又因为天气着实有些热。自己头发都剪了,还不如搞个彻底。让人画了图样,用衣料制出了后世的国风短衫,画风一下子清爽了许多。 其实这个时候也是有着这样的服饰的。老百姓在夏天的时候,大多做这样的短打打扮。 不过途迪也不出门,自娱自乐也没人管。 南方途迪已经命人传了话过去。如今形式还算稳定。只不过津门那边,相对应的就严肃一些。 不时的有黑旗之人在津门左右骑马勘探地形。 途迪知道他们的意思。 如今,如果说老七旗的利益全系于乾隆一身,那么剩下的九旗,他们无比盼望途迪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不过有趣的事,南方因为途迪压着没有什么风波,而蒙古王公们,在收到消息之后却纷纷遣使进京,面见乾隆,请立途迪为太子。 南方诸省闻风而动。 乾隆四十年九月,请立太子的折子雪花一样淹没了南书房。 “永琪啊永琪!” “可真是,朕的好儿子!” 乾隆的语气中异常的复杂。 如今,自己老了。六十五岁的他,虽然外表开起来还是十分的精壮。可是他知道,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也正是因为这,那拉皇后的举动才真的伤透了他的心。 乾隆知道,那日途迪在大殿之中的举措,可以说没有比这个应对更好的办法了。 但是乾隆依然有一点想不通。 那就是,途迪为什么会割断自己的头发。 是蓄意的?还是一切都算计好的? 如果,一切都是算计的话,那么当年,那场大火,究竟有几分真情? 皇帝,是一个冷血的权利动物。 天性便会怀疑一切,想要掌控一切。 这三个月,乾隆心中迁延不定。 他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在害怕什么。 他把途迪圈起来,就是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反应。 是起兵造反还是跪地求饶,或者干脆一蹶不振? 要么,是让自己给自己的妃母一个后位? 途迪什么都没做! 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呆在家中。 看着自己眼前的奏折。 从北海到南海,包括蒙古王公,黑龙江吉林将军,还有从天津到岭南三省沿海的许多省份递上来的奏折,乾隆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当年父亲夺嫡的时候,皇爷爷是如何处理太子,处理八阿哥的呢? “贵喜,这几日和珅和永琪做些什么?” “万岁爷,和大人这几个月每日里都是抄录佛经。很少出院子。而五爷则是每日里逗着格格阿哥们玩。偶尔接见一些正白两黑旗的旗下人家。”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三个月,广州海军额外调过来了三艘铁甲炮船。炮船停在长江入海口,不知道因为什么。” “长江入海口?” “沪海!” “贵喜,传永琪过来!” “算了,准备衣裳!朕去荣亲王,看看朕这个好儿子。” 这一次,乾隆打算最后一次试探永琪。 他想要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想要什么。 或者说,自己能不能够和自己的这个儿子安稳的相处下去。 事到如今,就算是乾隆也不得不承认。 如今的自己颇像李渊,而自己的这位五阿哥,却像是李建成李世民的结合体。 皇室之中,儿子太能干,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乾隆秘密去了荣亲王府一趟,从中午,一直到傍晚。 乾隆才从荣亲王府出去。而途迪,则是恭恭敬敬的领着家人把乾隆送出了门外。 与乾隆一同出门的,还有途迪的嫡子,如今十岁的爱新觉罗绵远。 绵远自此被养在了宫中,由乾隆亲自教导。 当晚,乾隆又去了和府。和府大开中门迎接。 第三天,荣王府的牌匾便换成了太子府。 同时来的,还有一道赐婚的旨意。 是原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的孙女,陈知画为侧福晋。 陈知画的父亲陈邦直,在父亲过世后回乡守孝,后来又被乾隆召回京城,做了他的工笔近臣。 陈邦直,是乾隆的心腹。 而陈家,在特别是汉臣中政坛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而这些是小燕子不能给的。 不过,小燕子唯一的优势,他的儿子,又长又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