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9,出发,去奥斯卡!! (第1/2页)
文娱: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提炼演技正文卷229,出发,去奥斯卡!!别人看着享受,苏晨自己演的也十分享受。 他现在喝了酒,浑身暖暖的,脑子里面尽量的放空,尽量去和他想象之中的李太白去贴合。 不管是动作,还是神情,苏晨都想要脱离设计,尽量是有内而外散发出来。 这也是苏晨第一次尝试这种表演方式。 喜剧之王里面的经典台词:“根据俄国喜剧著名理论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说法,痛是由外到内,再从内到外而反应出来的。” 按照这个理论。 潇洒也是从内而外的反应出来的。 当苏晨嘴里含着笔思索,双眼仿佛透过虚空看到了天宫之中的仙女一样。 他的眼神之中充斥着希望和对神仙一般仙人的羡慕。 他下唇一点浓墨。 瞪着双眼:“云想衣裳……花想容……” 在高力士的后背上,一边写,一边笑,仿佛对世人来说,难如登天的句子,在李太白来看,都不过是信手拈来一般:“春风拂槛露华浓呗……” 李白两句话写完,他目光放空。 好像看见了远方,又好像没有看见。 只知道,此刻恐怕有无数的画面在李白的脑海里面闪过,等待着他把这些浪漫形容出来。 李太白的笑容逐渐停下。 他仿佛在虚空之中看到了一幅浓笔淡墨的瑰丽画卷,画卷徐徐展开。 上面画着这世上见不到的绝美风姿。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句话说完,陈凯哥心头都在跳跃,他看着画面里面的李太白一边笑着,一边流泪,分不清是悲还是喜。 感觉画面一下子都亮了。 好像诗文在发光。 千年前诗仙李太白那么信手拈来的一首诗,现在的苏晨同样信手拈来的把这幅画面按照他的想象重现了出来。 怎能不让人动容。 陈凯哥拍着大腿,接连感慨:“渐入化境,这小子的演技,渐入化境啊……” …… 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苏晨在《妖猫传》的戏份,就已经杀青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他都还感觉到有点宿醉。 “这可能也就是李白了。” “除了他,还有谁能这么扛得住酒呢,天天喝,天天喝,脑子还能那么灵光。” 苏晨苦笑一声。 中午的时候,陈凯哥原本还想要再请苏晨吃顿饭。 但是人家在拍戏,时间本来就比较紧张,苏晨也不想要过多的去应酬,所以礼貌的推辞了之后,一个人在XY市逛了一圈。 第二天的飞机票,回上海。 眼见着马上又要过年了,苏晨还没有闲着,他过年之前,还要安排下去一件事才行。 抵达上海的时候是下午3点整。 苏晨直接安排司机带他去工作室。 在工作室里面,孙瑞楠所带着的智囊团都在等着他。 苏晨早就已经把《典籍里的中国》的项目策划书给了孙瑞楠,让他们抓紧用一周的时间完善一下。 现在一周的时间过去了。 这档节目的细节,和拍摄人物的先后顺序,包括剧本,也都在有条无紊的落实。 到了会议室之后,苏晨才发现,原本在极限挑战的时候,只有五个人的智囊团,现在已经多了一倍。 孙瑞楠给苏晨介绍了一下。 新来五个人里面,有两个是国内的新锐编剧,还有一个人是从芒果台那边高价挖过来的舞美设计,还有两个人,一个人是现场镜头导演,和一个画面美学顾问。 简单的认识了一下之后。 苏晨准备好好的和他们开个会。 “瑞南,接下来这个项目,就由你主导了,你现在也是有过经验的综艺负责人。” “要知道,接下来的国内市场,不怕这个综艺花钱,怕的就是这个综艺没新意。” 苏晨坐在椅子上,一条长长的会议桌。 两侧全部坐满了人,大家都认真听着:“所以,别给我省钱,我要的就是效果,只要有效果,大家都不差钱。” “但是要是粗制滥造,对不起,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锤子的买卖。” 苏晨说到这里,顿了顿。 有些话,他不用说的太明显,现场的所有人也都知道。 以老板现在在娱乐圈,在影视圈的影响力来说,如果这个事因为瞎搞八搞没搞好,恐怕他们也别想在这个圈子继续玩下去了。 苏晨都带不动的团队,谁敢用? 孙瑞楠坐在长方形会议桌距离苏晨最近的位置上,他知道平时按照苏晨的性格来说,他根本没有这么严厉过。 这一次之所以在项目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说这么有分量的话。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苏晨在放权,他不参与,他希望这个团队能把这个活干漂亮。 “晨哥,保证弄好。” 孙瑞楠咳嗽了一声,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可能,我们第一季的话,需要很多戏骨演员……这个……” 苏晨一摆手:“这个你不用管,我都已经联系好了,保证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演员。” 孙瑞楠再次犹豫了一下。 “那晨哥,我们这一次还是和东方卫视合作么?” 苏晨摇头:“这个我会去联系,肯定是在卫视播出,具体是在哪一家,就要看谁给的钱多了。” 以苏晨之前极限挑战的影响力,还有综艺制作水平,目前不是卫视挑他。 而是他挑卫视。 只要到时候风声放出去,苏晨在家里等着各个卫视拿诚意和条件出来谈就是了。 接下来,苏晨仔细的看了一下智囊团提供出来的节目细节。 然后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就重新打回去调整。 从下午五点一直开会开到晚上十点,这才结束了会议。 拍摄的地点就定在了北平怀柔的摄影棚,等年后开工,所有智囊团的成员大概要花费半年的时间,就在影棚附近盯着这个项目了。 苏晨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心里大概的盘算了一下。 其实综艺是要比电影赚钱的。 而且,综艺比电影更稳定,因为还会有广告费的入账。 可是因为是《典籍里的中国》,所以在综艺里面增加广告费这个想法,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所以这一次和极限挑战不同。 苏晨不要广告费,而是单纯的把制作好的节目卖给卫视。 价格苏晨来开,卖出去之后,不管卫视怎么接广告,那是他们的事情,苏晨拍完节目,不需要等播出,其实就已经赚钱了。 这是最好的方式。 所以,在他预算里面,《典籍里的中国》一集的制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