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行三部曲之血胎_第十二章 隔墙有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隔墙有耳 (第1/3页)

    那天,老贺在桃花山庄那里乍见到公孙夫人贺清音时,便觉得自己脑袋“轰”地一声,全身的血直往头上涌去,直接的感觉就是这人我认识,但就是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再后来自己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待见那女人主仆走后,便不自觉地跟着她们走了过去。

    那时顾梅夫还在专心地看着梅花,公孙蘅薄还在和两个丫头生气,竟然没注意到那老贺竟然跟着公孙夫人往后面去了。

    待得再次见到了这个女人,他不自觉地将自己胳膊上的图腾掀起来让她看看,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在他见到那女人看了一眼那图腾后晕了过去,这让他的震动非常大,当时就觉得自己脑子里的那根弦又断了,脑袋里嗡嗡的,就象陡然生出巨大噪音,让自己濒临崩溃,便不由自主象狼一般地嚎将起来。又觉得身体里似乎隐藏着一个野兽,不断地膨胀再膨胀,仿佛马上就要爆炸开来一般。

    这时,那老贺只想奔跑起来,跳跃起来,无论如何不能再在原地呆了。

    于是他便向着山庄的后面撤腿跑将起来,遇房越房,遇墙翻墙,期间因为跑得太快,撞上了两棵不大不小树,都差点把树撞断,就这样跑呀跑,不知跑了多远,也不知跑了多

    长时间,就在这时,忽又撞上一棵比刚才两棵加在一块还要大上两倍的大树,这已经是一处离断崖不远的地方了,要不是这棵树,他十有八九便要飞身于山崖之外了。

    撞到树上之后,老贺的整个人都被弹了起来,翻了几个跟头,落在一个斜坡上,不断翻滚时恰好有个小水沟卡住了他,幸好小沟里没水,他便躺在那条小沟里晕了过去。

    窅然楼大火时,老贺尚未醒过来,他就这样躺在那条小沟里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有知觉,只觉得头一阵阵地痛,心里烦躁,浑身酸疼疲乏,不想睁开眼睛。

    于是便索性躺在沟里,调整呼吸,慢慢地平复自己的心情。

    过了好一会,感觉心里好多了,头脑渐渐开始清醒起来,连头都懒得抬起,只是转动双眼向四周看看,却发现一片漆黑。

    天上这时虽有不少云,偶而也可见有几颗星星着眼露出来。

    这样的发作自打那次掉进山崖,九死一生之后,便时常出现这种情况,不知什么时候就发作了,也不知有多少次在自己醒来时便是这般情形,通常已经是深夜,有时有月亮,有时就是象现在这般的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对于昏倒前发生的事,特别是发作过程,自己通常不能回忆,他通常都不记得了。

    但是今天,很多往事开始竟然断断续续地回到了记忆里,就象将东西收藏在什么地方,一直忘记了钥匙放在了哪里,开不了门,这时候才找到钥匙把门打开,方始见到已经久违,尘封多年的故物。

    他渐渐觉得这个桃花山庄这个地方,从昨天一到这里,便直接感觉到这里自己来过,现在想起来,这里自己岂只是来过这么简单!

    现在记忆回来,这种感觉真好!

    毕竟这里是自己曾经生活于斯,相爱于斯的地方,她曾象母亲一样哺育、抚摸、亲吻过自己,而身世凄凉,投身师门的自己,亦曾有幸遇到的那个令自己今生无数次撕心裂肺,刻骨铭心思念的女人;那个令自己千万次地在心里熨帖过、甜蜜地相思过,酸溜溜地幽恨过的那个女人!

    今天似乎又见到她了!

    这突如其来的是甜蜜还是心酸?不管是什么,都似是意料之外的馈赠,令此生本已不知为何而活的自己,在这一刻,灵魂仿佛回来了!

    自己哪里是什么老贺,自己的名字就是叫楚雁行!

    这记忆一旦回来,无数的回想也就纷沓而来,而第一想到的人便是令他魂牵梦萦,念兹在兹的贺清音。

    桃花春水绿,皓腕明如玉。

    楚雁行愈来愈觉得,白居易的这两句诗就是写与贺清音的,他也最肯在贺清音的面前吟这两句诗。

    记得有一回,也是在桃花盛开的三月,桃花山庄的桃花正在到处迎风摇曳,那时自己刚好第一次看到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诗,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让自己顿时便想起了贺清音,如今虽已经过去二十余载,此时乍一回想,还似乎能够想起自己当年的那种神魂俱酥的感觉。

    记得后来自己便写了一首关于桃花的怀古诗在自己的一把扇子上,想到这里,楚雁行不由得在心里默念道:

    灼灼枝头扮酒妆,城南遥思正茫茫。

    一朝人面风云散,千古情怀日月长。

    难得门前士惆怅,任由陌上雨颠狂。

    当年别去诗声断,从此桃花不再香。

    正巧那扇子上面的诗有一天让贺清音看到了,便把它要过去仔细地看了看,似乎有些不理解,楚雁行便将崔护的那首诗抄出来给贺清音看。

    在那一瞬间,楚雁行看出贺清音的脸无由地红了起来,那天,贺清音正好也是正站在一棵盛开的桃花树下。而就在那时,楚雁行觉得贺清音的桃花粉面与其身后桃花的鲜艳正相对照,一时间自己几乎分不清究竟是花比人艳,还是人比花娇!

    那贺清音脸红确实是从他的诗中体会出了楚雁行的多情,同时也在心底暗暗对他的才华倾心不已。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两个人的心意似乎突然无限相通了,陡然便划破那层窗户纸。就是从那一时开始,两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人就这样开始相爱了!

    后来,正是楚雁行的这首因崔护之诗有感而发写出的诗为他赢得了“桃花公子”的称号。因为不知怎么回事,这首诗便在水云坞中传开了,人们争相传颂,有好事者竟然因为这首诗便为楚雁行取了一个“桃花公子”的称号。

    那无数美好的瞬间、场景皆于刹那之间回到了心底,楚雁行此时觉得,那当年的每一件仿佛都值得自己用心去熨帖、感受,虽然塞得心里象要爆炸一样,但只觉得,哪怕就这样死去,也胜过象先前那样活过千百年,千万年!

    不知什么时候,楚雁行的眼中已经悄然流下两行泪水,但他任由那泪水流过鬓边,滴进耳朵,滑入脖子,就这样地肆意流淌,-----他太需要一场痛痛快快地渲泻了!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自己的情绪才渐渐地恢复,随即便想起当年自己与大师兄公孙佐一起跟随师父去峨眉山的情形,那可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

    那时自己与贺清音正好得如同蜜里调油,真可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不见,七魄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