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2 搞个大奖  (第1/2页)
    ,重生之造富年代    这种事情还不值得李卫东生气,只是稍微感叹了一下,他脾气好,不代表不记仇!    李卫东总觉得自己的格局大不了,得罪过他的人,或者让他生气的人,他做不到以德报怨。    我不去计较就已经够给面子了,若你还想再来找我搞一点好处,这不是格局大,是冤大头。    李卫东摇摇头,继续看报纸,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李卫东看报纸的数量少了很多,看也只看官方报纸。    一份报纸还没有看完,梁文辉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打理的精神抖擞,看样子酒是完全醒了。    看到李卫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董事长,昨天喝多了,一觉睡到今天早上才醒来,昨天晚上没时间来找您!”    “坐下说!”李卫东摆摆手,对这些并没有太在意,聚餐喝多了很正常,他是老板可以不喝,梁文辉可没那么大面子。    而且昨天本来就是大家放松的日子,喝酒也无所谓,李卫东不用问就知道,昨天晚上喝多的人很多。    李卫东名下的公司,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都有上下游,可以相互连接,相互关联,相互合作。    聚在一起谈个战略合作,虽然有些公司不是李卫东控股的,但是也有很多投资,牵个线很正常。    所以每年的年终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洽谈商务合作的会议。    而且也不仅限于李卫东自己公司之间的合作,这么多大公司负责人来到齐州,来到汉东,怎么会不引起当地的注意。    也就是李卫东的名气大,以前也打过招呼,想招商引资可以,但是得等我们把会议开完才行。    估计昨天晚上,就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省里可能不会在乎,rou烂了在锅里,只要李卫东不跑,他们就不怕。    但是各个地方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对那些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工作人员来说更不一样,哪怕是少投资一点也可以。    这么大的阵仗,比很多城市举行的招商引资会议效果都要好,哪个地方能引来这么多的大公司。    昨天晚上忙很正常,今天忙也很正常,不忙说明你的位置还不到,比人不认识你。    “好勒,董事长!”梁文辉听到李卫东的话,赶紧坐下。    并顺势拿起桌子上的水壶给李卫东续上茶,想了想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自己应该有这个待遇。    “董事长,这是我们捐建的第一万所小学,前天在滇省澜沧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里竣工!”梁文辉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指着里面的几张照片说道。    他前天没有来,就是因为参加了这个仪式,本来他不会去,但是想到是第一万所学校,怎么说都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不到场总感觉会有遗憾。    李卫东接过照片,看了看,照片拍的不错,整个学校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环境里,估计也只有南方有这种环境了。    照片里有老师,有学生,倒是没有太多的官员,可能是怕李卫东看着忌讳,没有拿给李卫东看!    李卫东搞的这个未来教育基金会虽然不高调,不会每个学校都宣传一下或者挂个“卫东楼”什么的,但是学校的名字还是有要求。    做好事可以低调,但是不留名是不对的,这样只会有不好的示范作用,也不是社会所提倡的。    没看现在国家对做好事的都是大力宣传,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多做慈善,总不能鼓励子贡赎回奴隶不要赎金的事情。    如果做慈善搞道德绑架,久而久之,做慈善的人就少了,社会的前进还是以利益去引导为主。    孔融让梨这种道德高尚的事情,还是不要过多的提倡为好,至少在大部分人想来这不现实。    李卫东想不通,孔融怎么会有这么高的道德水准,反正他是做不到的,除非是自己不喜欢吃梨子,或者有比梨子更好的东西在等着他,不然凭啥让给你!    李卫东闲着无事的时候也想过,也曾以最大的恶意来忖度这事,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利益至上。    东汉末年,进入体制的方法没有现在的大学分配和公考,也没有科举取士,主要靠的是察举制和贿赂宦官。    而察举制最重要的一科就是举孝廉,何为孝廉,孝子廉吏是也,也就是在家侍奉亲长,在朝在侍奉君主。    这玩意在那个时候是出仕的一个途径,就和现在好好学习是你唯一的出路的说法一样,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岁孩童,谁不知道!    出生世家的孔融,再早熟一些,自然知道该怎么cao作,让梨能让自己孝子的名声传出去,为以后做准备呢!    李卫东不敢说自己是道德上的完人,他捐款建学校,只是不忍那么多的适龄儿童没有条件,或者在条件不好的校舍读书。    稍微动了那么一点恻隐之心,而他自己又有这个能力,赚了那么多钱,反正也花不完。    当然在捐款做好事的时候,若是能够获得一些受助者适当的感激,那也应该是意料之中,意外所得。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后几亿网民,隔空逼捐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    李卫东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中国首富,若是捐的钱不是最多的,肯定会被骂的很惨!    到时候,李卫东把这些年做的慈善事业拿出来,这些网民一看,好家伙,我上的小学还是人家捐助的,还拿过人家的奖学金!    你还能再骂出口,那也太对不起良心了!    所以做好事还是要留名,哪怕写日记里也行,总得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证据,无名英雄不好做。    李卫东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捐建的学校名字写在全国各地,“未来小学”,前面加上村、乡、镇。    简单直接,既不高调也不含蓄,领导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虽然李卫东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那又怎么样,捐几十亿拍的马屁,你来拍拍试试?    他也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有人在地图上搜一下“未来小学”这两个字,会密密麻麻在全国地图上出现。    “干的不错,这么干没问题,以后还得继续!”李卫东指着照片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