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六章 雪盐,霜糖和茶 (第1/2页)
,武道大诸天 “小仲小陵,将东西取出来。’ 黄麟没回话,肃着脸喊了声寇仲和徐子陵 涉及到两个势力, 好吧,涉及到和一方势力的合作,而且干得还不是一般的事,他不得不严肃起来。 在他没有自己势力的情况下,在后面的合作中不想沦落到附庸的地位,就必须拿出一些自身独特的东西,如此才能让双方在地位上达到对等。 寇仲和徐子陵将两个小瓷瓶和一本书籍依次摆在黄麟前后,便回到了各自的位子。 “啵~” 黄麟随手拿起其中一个瓷瓶,拔开瓶塞看了看。 倒了点在桌上,伸指粘了点当面尝试后,便将这瓷瓶递给了宋缺。 “此乃雪盐,阀主可以尝尝,看看和平日所用的有何不同。’ 和刚才喝茶时一样,自己拿出来的东西,先当面食用,示之以诚。 毕竟,无缘无故的,谁能相信你下没下毒 宋缺脸露微笑,但双眸中却无一丝波动。 接过瓷瓶后,真气稍一运转便发现这瓷瓶并无机关,虽说精美的不是常物,但也就是一件普通瓷器。 倒了一些雪盐于桌上,宋缺就将瓷瓶给了宋智后,就尝了尝。 这雪白的雪盐看起来无一丝杂质,十分细腻,入口没有丁点苦涩,比他平日食用的雪盐更胜几筹。 这时,尝过了雪盐的宋智一脸期待的问道: “产量几何定价几何” 宋家本就有私盐生意,因此这雪盐的价值如何,他十分清楚。 黄麟朝他点了点头,端起茶盅喝了一口后才说道: “宋兄莫急。 话完,便打开了另一个瓷瓶,如刚才一般如法施为后,将这个瓷瓶再次递给宋缺。“阀主尝尝。” 黄麟故意没说名字,宋缺接过瓷后,发现这瓶里的东西和刚才的雪盐极像,只是颗粒大了些,他还以为这也是盐,心中并没太大的期待感。 待到尝试后,古井无波的眸中有了一丝波动,转过头,不太确定的向黄麟道: “石蜜’ “不,此乃霜糖!” 黄麟摇了摇头,宋缺所说的石蜜他知道,其色黑黄,味道也没黄麟拿出的霜糖纯粹,这也是宋缺刚才不确定的原因。 所谓石蜜,也是后世所称的冰糖,原料同为甘蔗,出自天竺,因甜如蜜、硬如石而得名。因为“硬如石”的特性能够长期保存,所以在流通和运输方面都十分方便。 天竺的制糖技术在全世界一直是独一档,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其他各国,要到了王玄策只身灭国,从摩伽陀国将两个制糖匠人带回中原后,中原的制糖技术才得以飞速发展。 所以,王玄策还有个美号,名“糖使”。 嗯,还有另一个不太美好“糖使”,法号鉴真,万分友好将当时最先近制糖技术送了过去那时候中原地区已有了沙糖和乳糖的制作方法,而且色泽已从黑色转向黄白。 而在隋末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石蜜,全都是从天竺产出,经丝绸之路流传而来;也有极少一部份是从南边的三摩咀吒,经剽国进入交趾郡流中原西南部的。 “霜糖确如其名!” 宋缺点了点头,看向黄麟的眼中有些好奇。 若是只用有雪盐这一项,还值不得他重视,黄麟拿出的雪盐虽说品质极高,但正因为如此,造价肯定不低。 宋家自有盐场,粗盐细盐都有涉猎,多一项雪盐对他来说虽然也有好处,但相对来说并不是太过重要。 而这霜糖就不同了,整个中原的制糖技术都差不多,色呈黑色,杂质也多,口感和眼前的霜糖更是天差地别,这生意,有搞头! 这并不只是宋缺一人的想法,旁边的宋智和宋鲁两人已经眼冒精光了。 黄麟矜持的笑下,转头看向宋缺说道: “后面还有几项营生稍后再谈,先说说这雪盐,如何” 宋缺细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看起来不足二十的年轻人,对方的言辞谈吐极为老成,一点都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轻率和冲动。 将脑海中宋师道的影子一巴掌拍开,宋缺点了点头,说道: “宋某洗耳恭听!” “阀主客气了!” 黄麟微微颔首,指了指面前那一小撮雪盐,开口说道: “此盐的提取方式,和普通的海盐一样,都是先用蒸除法取海水制成粗盐,然后经秘法而得,其造价极低,仅比粗盐高些。” “此言当真” 宋鲁神情激动的问道。 宋智眼中也不平静,只有宋缺仍然稳如泰山。 黄麟笑了笑,说道: “具体的造价是随着盐场的模型、和盐农的熟练变化的,但就算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