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拉投资(下) (第2/2页)
,自己写过一些故事,想着能不能改变成剧本。” 我擦! 最怕的就是你这样的。 李闲云瞬间头大。 这段时间他接触的人多了,知道有这么一类人,就是少年情怀,没事写两笔,然后视为珍宝,沾沾自喜,总觉得自己写得很好。 正常。 自我欣赏的一大特点就是自我满足。 艺术创作首先就是满足自己,然后再追求满足别人。 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双向满足,没经验的就只剩满足自我了。 眼前这位显然也是——满足别人他做不到,没事估计就是捧着自己写的稿子在家自嗨。 李闲云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把话跟他说清楚:“文艺片和商业片最大的区别就是,文艺片以奖项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获奖本身就是竞争激烈的事。如果没能拿到奖,就意味着双向落空。” 在电影领域,文艺片也算是非常特殊的领域了。 很多人不知道,总以为拍文艺片的都很惨。 却不知道拍文艺片的大多活得很滋润。 没错,惨的永远只是投资人,成功的却是导演们。 拿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名声,要论人品,拍文艺片的导演某种意义上可比商业片导演渣的多。 片子拍完了,获奖了是自己的名声,没获奖也没关系,反正钱赚到了。 倒霉的永远只是投资人。 比如某著名的文艺片导演贾某某,看他的片子那是充满情怀和艺术感,但其本人却是个极为成功精明的商人。 本质与表面永远是反着来的,象李闲云这种商人,在那些大佬面前,怎么看都是菜鸟。 可就算这样,你架不住投资人乐意啊。 文艺片市场惨淡成狗屎,照样风起云涌,无数人扎进来。 眼前这位就是。 人家不要别的,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我想要都可以有,我就是要个情怀。 要让别人觉得我这个大老粗,也能拍出那种有情怀的艺术作品,哪怕不是我导的,至少我是编剧,是投资人,说明我有眼光,有文化内涵啊。 有钱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填充! 而影视圈就是弥补这块儿的。 这刻听曹重锐这么说,李闲云也知道拒绝没有意义,只好道:“我要看过剧本才能做决定。有必要的话,要做修改,而且不能担保……不过……有足够的钱,问题也不大。” 只要品质说得过去,剩下就是钱的问题。 至于钱给多少,除了看品质,也要看竞争。 一堆大佬拿钱出来打点,只会哄抬评委们的瞎眼成本,所以关系还得打到位。 关系到位了,几十万就够。 关系不到位,几百万也搞不定。 李闲云不想为这点破事费心思,对方一定要拿奖,那就多出钱,我尽力做好。 大不了多给你拍几部,年年冲。 只要肯砸钱,就没有不瞎眼的评委。 听李闲云这么说,曹重锐很满意:“好,我回头把我写的故事发给你。我们好好聊聊。” 事情就这么定了。 饭局过后,李闲云也便干脆住在赤城,一通电话狂打。 直接把大佬们看中的姑娘一个个约谈,确定了对方的意向后叫过来,签约,打包,送走。 这边送人,那边签合同收钱。 李闲云人还没走,三个亿的投资款先到账了。 cao! 李闲云敢发誓,就没见过这么不把钱当钱的。 当然李闲云也理解,除了大佬们有钱,本身有需求,也还有李城的面子,他可是在大家面前说了自己不少的好话,反复承诺,基本就是名誉担保了。 若非如此也没可能这么好说话,至少下面还有一群律师盯着呢。 真正让他头疼的反倒是那位曹重锐大老板。 李闲云一看他的剧本,哦不,都不能算剧本,就是一个没读过几天书的非文学青年的sao情文字。 愣是看了三遍才理清他要讲什么。 故事到无所谓,无非就是一个年轻人的事业梦想与爱情故事,关键文字太拖沓,还自以为优美。 好在拍片子无所谓文字优美,当下找了几个编剧过来一通猛改交过去。 没想到曹老板看了后竟然还不满意,认为失去了他的“精髓”,于是打回来再改。 改了几通后,终于满意了,打过来两千万的款子。 李闲云看着这两千万一通苦笑。 妈的,给你干半天活,折腾老鼻子力气,也就这两千万。 人家三个老板一人一个亿都没这么麻烦。 果然要妹子的就是比讲情怀的好伺候。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