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易胜新模式 (第2/2页)
但是打包就不一样了。 你们在鬼城拍摄期多久?十五天?预计拍摄成本多少?五千万?那行,技术部门成本算你一千五百万好了,我给你按一千万算。你们在鬼城的拍摄,除了导演制片人和演员外,其他一个人都不需要,我一千万给你包了。 离开鬼城,你找人拍剩下的就行了。 相当于一部戏使用两个剧组。 可行吗? 可行! 因为幕后人员是可以更换的,他们又不需要上镜。 所有的技术人员需要执行的只是导演的需求,你要什么我给你做到什么就可以了。 人员安排也很简单的。 你十月一日进场,我保证你十月四号能离场就行。其他剧组成员,你安排在十月四号在指定地点集合不就行了? 对外景的技术人员而言,他们就相当于十月四号开机,对演员导演而言,那就是一号开机。 最多你再搞一次开机仪式,上两回香。 就这么简单。 连交通费都省了。 而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赚钱的不仅仅是鬼了。 还包括团队。 一个两千块一天的摄影师,在李闲云这儿可能就拿一千,李闲云打包出去,可能按三千算。 几千其实无所谓,重点是打包了,全在里面了,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在创造价值! 这不比只靠几个鬼卖劳动力要好? 正如姜正说的,鬼是杠杆! 它们不应该仅仅靠自己为李闲云赚钱,它们是核心动力,是带业务的。 真正赚钱的反而应该是团队其他成员。 团队价值! 做老板的哪有天天给团队打工的道理?终究是要让团队去创造价值的! 要不然养团队干什么? 有了鬼特效,才有了鬼城,反过来,有了技术部,就可以把鬼城,技术团队和技术服务部一起捆绑起来销售,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卖上价。 李闲云之前一直在想怎么解决鬼作用的面世问题,反倒忽略了如何放大它们的作用,还是姜正点醒了他。 好在他现在也是商界老手,一点就透。 姜正点头:“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安全性。原来的方式,是别的剧组做主,万一手贱的撕我们的光膜,问题就严重了。” 安全问题必须重视,别的剧组万一过来动手动脚。什么虹彩灯膜?拿过来一看?cao,保鲜膜! 这就糗大了。 自己的团队方便定规矩,不想被炒鱿鱼就不会随便乱动——天天让大力鬼丢人玩也不是解决方案。 管理可以由宣东负责,楚自强,大力鬼,魑离他们辅助。这些鬼都可以幻化人形,孙诗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身份,如今正式成为公司员工。 作为宣东的副手,所有后台需要保密的工作都可以由他们负责。 由鬼来掩护鬼,最是安全不过。 李闲云补充道:“也方便调配。比如要是多剧组同时需要,都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好办了。万一有地方要用到情伤鬼,这边的剧组我们可以安排等等。对方的人过来问,直接丢他一句,着什么急啊,这一场不用特殊灯具,反正保证你三天内能完事就行。” 没错,也好调配了,别家的剧组不会这么配合,上次董菲被急的可都站那儿泼妇骂街了。 姜正笑道:“最关键还是业务提升。小鬼们自己能赚三百万,但它们能把团队和场地打包出去,带回来的就是三千万。还有对比性,一个剧组两套班子,一比下来,他们会发现我们的技术团队就是最好的!” 那是,谁能和楚自强比摄影,和情伤鬼比灯光,和柯妖妖比美工,和魑离比道具,和所有的鬼们比各种特效? 比不了的! 李闲云他们口口声声要搞全产业链,但全产业链哪有这么好搞的? 需要足够的资金,足够的名望,所以如今也只有竖店这种级别的影视基地在搞。 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声望,我有足够的“技术”啊! 可以说当新模式出来的一刻,易胜传媒的全产业链也就逐渐形成了雏形——和竖店唯一不同的是,竖店是以影视基地为核心做的全产业链,而易胜传媒是以制作为核心形成的。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就注定了彼此间的经营模式会有巨大差别。 这刻李闲云兴奋点头:“你说的没错,这就是未来全产业链的雏形。我们这么cao作,对方还得谢我们。你问他们要单场五万,他们会咬牙切齿觉得我们黑心。你告诉他三千万的活儿,我两千五百万给你干了,他们硬省五百万,想法就不一样了。老姜就是老姜啊,佩服!” “正常,你之前都在考虑运作了,以后技术部这一块儿就是我们的核心。”姜正笑道:“有必要的话,将来还可以独立出去。” “可以。”李闲云点头:“但现在不急,当前的问题是,我们还需要进行测试,进一步提升新模式的可执行性。唔,不能叫打包,这说法也容易让人反感,应该叫……” “一站式服务!”姜正道。 “没错,就是一站式服务!” 不是我们打包捆绑,而是一站式服务到底! 李闲云道:“我们搞一次全面测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