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当代文豪 (第1/1页)
“市一中总成绩仍旧第一,不论是高一,高二,高三都稳稳地占据榜首。” …… “其中,希灵高中,也是摆脱了全市倒数前三,这一次监考进步了四个名次!” “尤其是高二年级,成绩更是斐然,特别是希灵高中高二年级的语文成绩,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教育局的同志宣读结果的时候,他们突然停顿了一下,因为他在这份报告中,看到一条非常不可思议的信息。 “这,这确定?是不是错了?”会议上,他直接看向身边的同志,在对方认真点头之后,他倒吸一口凉气,继续宣读。 座位上的希灵高中众人眸子中充满异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兴奋无比,最后,他们的目光集体看向苏芮,纷纷开口评论起来。 “苏老师,你教了个好学生!” “真爽啊,我们希灵高中终于扬眉吐气一回了!苏老师,这都是你的功劳!” 别的学校的老师不知道,可他们自己很清楚,那一位传奇学生正是徐聪。 那个学生一定是徐聪,也只能是他,这一刻,众多老师的眼里都浮现起了那位学生的面容。 这一次徐聪以一己之力让希灵高中在全市的高校中挺直了腰杆,他们这些在希灵高中执教的老师方然也是脸上有光。 “哗啦啦……” 所有学校老师纷纷侧目,死死盯着希灵高中的几位老师,难以置信的看着! “怎么可能,不可能吧,希灵高中这几年和我们差不多,怎么就突然进步那么大?” “是啊,这也太恐怖了,这个希灵高中出了什么奇兵吗,还是说有一批学霸过去了?” “对了,刚刚教育局的同志说了高二语文,难道那个满分就出现在云杉高中?” “不会吧不会吧……” …… 正在汇报的教育局同志突然抬起手来,示意他们安静,紧接着说道:“大家安静,针对本次语文考试,还请我们的语文组总组长上台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总组长听到他说话,也是走上台,深吸一口气,直言说道:“本次联考,高一高三的语文试卷我们先暂且不讨论,我们今天主要来说说高二的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试卷的难,是前所未有的,不夸张地说,这比高考还难,至少难上三个等级。那简直就不是出给学生做的,太变态了!” 台下的老师听到这愤怒的语气,也是哄堂大笑起来。 “在这里,我承认自已犯了一个大错误,身为批卷组的总组长,同时也是出卷组组长的我,当时头脑发热,就采取了某位老师的同音文言文建议。” 此时,想必他也对那位老师有着深深的意见吧,而那位老师听到这话后,也是在家瑟瑟发抖吧。 “对不起!”总组长对着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不过,不管多难,还是有勇士脱颖而出!他得了满分,考了150分!” “但是,是因为试卷只有150分,作文只有70分,要是作文有100分,我愿意给他100分!” “作文有120,我肯定给他120分!”组长越说越激动,开始有些不着边际起来。 台下的老师们看着这位总组长傻眼了。 这不是汇报整个语文组的成绩吗?怎么单单把那位满分学生拿出来说了? 总组长,您老没事吧? 可总组长却极其认真,甚至在提及徐聪的时候,浑身都在抖,为见证一位天才学生创造奇迹而颤抖。 台下,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始质疑起来:“什么意思啊总组长,我们还真就不信,那个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写的那么好!” “到底是什么作文,让您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 别的老师也站出来,纷纷开口附和:“是啊!总组长,不至于吧?我和您一起改过试卷!您可是相当严厉的!” 很多老师脸上失去了平淡之意,满脸通红,呼吸深沉。 总组长对着他们哈哈大笑,也随即说道:“诸位,稍安勿躁,来,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的天秀作文。” “投影仪打开,投放徐聪的那篇文言文作文给大伙看看。” “刷!” 所有人盯紧大屏幕,看着这篇语言晦涩难懂的满分作文。 “什么鬼?这是作文?确定不是历史典籍中的文言文?” “这是什么字?怎么不认识了!都不认识!” “作为老师,我太汗颜了!” 语文组的部分老师们也是连连叫苦,说道:“别说你们,就是我们也看不懂,还是专门有三四个老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从文言文字典中查出来的!” “有的甚至文言文字典中都没有,不是我们考他,是这家伙考我们,我们全都被这个高二的同学考了!” “迫不得已,总组长还专门去请教了我们省大学的文学教授!” “我去,这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至于!那位教授在看完作文之后,差点当天启程来我们这,他那叫一个激动啊!” 总组长在台上,大声的说着:“这位同学用文言文的形式,而且是纯文言文的形式,写了一篇这样扣题,切蕴含哲理的作文!” “不给他满分,给谁满分?!” “现在大家来看看文学教授是如何评价的!” 投影切换,没在作文上多逗留时间,毕竟连语文组的老师都望尘莫及,在场其他组的老师,更是摸不着头脑。 “不是瞧不起你们,是人家的水平造诣,是真的高,就连这位吴教授也被吓到了。” 此时屏幕上投放这位大学吴教授的评价:“这份作文,不仅仅是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头子,也不全看懂啊!” “有些字,有些词,我更是见都没见过,还有不少我都不认识的古字,生僻字!” “我是查阅资料,做了整整5页的注释才勉强通篇懂了!” “会写文言文,不算什么,可是这篇作文竟然切题准确,而且切到好处,进口主题!” “古为今用,当代文豪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