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磁记录材料 (第2/2页)
盘的运作原理,也算是韩元在照顾直播间里面的绝大部分的观众了。 如果用专业语言来讲的话,估计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又会听的一脸懵逼。 描述了一下磁盘的运作原理,韩元抬头看向虚拟弹幕,想看看这次直播间里面观众有没有听懂。 他都这样讲解了,如果还听不懂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弹幕上的回馈,让韩元还是挺高兴的。 【我去!我居然听懂了!你们敢信?】 【懂了!】 【我也懂了,真的懂了。】 【泪流满面.GIF,总算听懂了一次!】 【如果以后都这么讲就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懂!兴趣大增!】 【这所谓的每个人,好像不包括我,我还是没听懂oo】 【这次居然讲的这么简单?不装逼了?】 【不容易啊,自从主播进入电气时代后,我就没怎么听懂过,没想到磁盘的运行原理我居然弄懂了。】 ........ 虚拟屏幕上,大部分的弹幕都在刷着自己听懂了,韩元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老父亲般的感受。 挺不容易的。 不过他觉得激起观众对科学的兴趣,比让他们去看那些小鲜rou,家庭伦理剧要更好一点。 制备好的铝合金板材用二轴车床在盘片中央套孔,然后进一步打磨、切边、抛光,最终制成一样大小的同心圆。 抛光后的铝合金圆盘甚至都可以用来当做镜子,可见表面的光滑层度。 只不过他这个铝合金圆盘对比起普通的磁盘来说有点大,直径足足有六十厘米。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磁盘面积越大,存储量也就越大, 处理好盘片的基底后,接下来就是镀磁了。 至于镀磁的方法倒是有很多种、化学镀磁可以、电镀磁可以、甚至没有条件的用淋釉法都可以。 不过圆盘上的镀磁厚薄和均匀直接影响到磁盘的成品好坏以及读取速度效率。 有的选,韩元自然会选择最好方式。 电镀磁层,就是他使用的镀层方式。 相对于化学镀层和其他方式来说,电镀镀磁更加优秀。 镀出来的磁层厚薄方面更加均匀,而且镀层的结构也更加致密。 更不会出现某些地方没有镀到的情况。 带着处理好的铝合金圆盘,韩元回到化学实验室。 对于磁场的应用,他再熟悉不过了。 进入电气化时代后,基本上很大一部分的电器都会用到磁场。 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稳压器。 用电镀的方法在铝合金圆片上镀一层磁材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 制造框架、配置电解质、缠绕线圈、制造阳极,一些列的cao作韩元可谓是顺手拈来。 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磁性材料的配置了。 他用的是铁铬系的氧化磁材,通过电解后,可以生成γ系的正价铬铁离子,然后附属到铝合金圆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磁层。、 铁铬系的氧化磁材属于硬磁材料,对温度的抗性高,不已失磁,能长时间保持磁状态不退化。 不能说是最好的,但也是他手中很适合的一种磁材料。 毕竟现在也只是将晶体管计算机制造出来而已,后面肯定还要进行升级的。 磁材料的电镀对于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毕竟电镀的时间越久,磁材料在铝合金的附属层也就越厚。 而磁盘的磁层并不是越厚越好,所以韩元只能守在电镀仪器前保持着对时间和电解液中气泡的关注。 时间一到,他就立刻切断了硫酸电池的供电,用塑料夹将镀刻好磁层的夹出来,然后清洗掉上面残留的电解液。 按照脑海中的实验流程,清晰干净并干燥后的磁盘就已经制造完成了。 如果是现代化的光盘和硬盘盘,后面还有镀膜、检查等步骤。 当然现代化的光盘和硬盘也不可能像他一样这样手搓,这样是严重不符合标准的。 现代化的硬盘制造已经全是在无尘机械化密闭车间制造了。 以现代硬盘几千几万的转速,稍微有点灰尘附在磁盘表面整张磁盘就完蛋了,磁头会毫不客气的直接破坏掉磁盘的磁层的。 但对于他来说,这的确是已经完成了。 至于检测的话,主要是针对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噪音与温度等进行检测。 不过他手中也没有仪器可以完成所有的检测。 毕竟是第一张磁盘,里面什么数据都还没写,也没有可以往里面写数据仪器。 所以检测的事情只能等晶体管计算机制造出来后再来处理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