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_第三章 春江花月夜(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春江花月夜(下) (第3/3页)

此地,在座的几位公子盛情相邀,才答应在这里驻唱几日而已。想必是公子看到我以后,想起了一位故人,便认错了罢。”

    “你不是怜蝶?”张若虚满脸疑惑,低头略一沉吟,然后又摇一摇头。

    “世上哪有长相如此相近之人,你必是怜蝶。那日我因写了一首世所不容的白话诗,得罪了太子,便离京逃亡。这几日来,最惦念不下的就是你。曾记得你说要研习说唱,刚一开口便被那孟公子打了一顿,你若是还要坚持说唱,岂不是要被世人嘲笑排挤?不如跟着哥哥一起留在这春江月夜,少却那许多世间的烦恼。”

    见张若虚站在船头一直盘问白衣女子,颇为失礼,贺知章忙上前拉住他的手。

    “哥哥怎地胡言乱语?快回去坐好吧。”

    说完贺知章偷偷瞥了一眼锦衣之人,见他已面露不悦。

    可是张若虚此时哪顾得上这些礼节,他继续盯着白衣女子。

    “当日不辞而别确是哥哥的错,但是住在这里以后,我可以尽情创作白话诗,又有这些文人雅士欣赏我的诗作,简直如鱼得水。怜蝶,你也随我一同留在此地吧,你可以尽情创作你喜欢的说唱,我们都会欣赏你的曲子,而不是像外面的人一样,排挤嘲笑我们这些尽情创新之人。”

    “这位公子好生无礼!”白衣女子听完十分生气。

    “小女子不是什么怜蝶,也不想留在此地。我自幼学习弹唱谱曲,游历过长安洛阳,也去过巴蜀荆襄,每至一处,小女子所奏之古曲都颇受文人士子的喜爱,却未曾听说过什么说唱。我看公子是饮酒过度了吧。”

    说完,白衣女子又低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一打诗作,最上面就是张若虚的诗。

    “原来这首诗是公子所作。公子的诗,好比商贩叫卖,满口白话,又如乞丐呓语,狗屁不通。无韵、无境、无典、无喻、无意、无情、无礼、无才,此八无之诗,小女子今生也不会弹唱的。公子还说什么遭人排挤,言外之意便是世人嫉妒你的才华。但在我看来,公子不过是在标新立异而已,说什么尽情创新,也不过是逃避生活的自我欺骗。像公子这般小肚鸡肠、胸无大志之人,小女子见多了。我看你还是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好生收着吧。”

    说完,白衣女子便把张若虚的诗洒在了空中。

    “好了好了,若虚兄不要再闹了。”锦衣之人开口说,语气中满是不悦。

    “所谓白话诗,原本就是我等的嬉闹之物。这位仙子世所有名,有幸能听闻此曲,乃我等莫大的福分,若虚兄酒醉失态,还请恕罪。”

    说完,锦衣之人向白衣女子略一作揖。

    白衣女子看了一眼张若虚,便吩咐人撑开船桨,离了此地。

    此时游船上的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倒是贺知章马上解围。

    “大家别愣着呀,现在正是该饱餐酒rou的时候呀。”

    说完,便起身给所有人倒酒。

    有人打破了尴尬,大家又重新活跃起来,推杯换盏,大快朵颐。

    张若虚不发一语地瘫坐在船头,他抬眼望去,湖面一望无际,飘落在水上的诗作,在平静的深潭中画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涟漪,连月亮的倒影也随之起伏不定。

    他想起自己母亲终日的劳作,此时她或许正辗转难眠思念着自己的儿子。

    他想起私塾先生,如何教他读书识字,又如何帮他去京城谋职。

    他想起了自己老家的湖边,自己与贺知章那关于白话诗的对话,抬头看时,却见贺知章正同锦衣之人举酒欢语,好不快活。

    张若虚默默取来纸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