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1/2页)
老信国公眼睛死死盯着沙盘。 快步走上前。 一边看着堪舆图,一边扫视桌上每一寸泥土,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作为沙场征战的老将。 他当然明白,若是两军对战,面前这副立体的地形意义有多大。 “长歌,这东西叫什么?” 很快,等到兴奋之情消退,老信国公回过头问道。 “沙盘。” 苏长歌开口。 “沙盘...沙盘,好名字!” 老信国公兴奋的吼了一声,问道:“这也是先师的想法?” “此乃晚辈偶然所思。” 苏长歌摇了摇头,决定将这份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不是贪名,而是他现在人微言轻,声望浅薄,孙子兵法是‘先师孙武’所著,他必须要做出点东西体现自己价值。 这对日后手握枪杆子有帮助。 否则光靠嘴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打仗干什么? 曾经不是有位伟人说过。 枪杆子里出.... 再者。 沙盘的确不是孙武开创。 它的雏形始于那位德过三皇,功盖五帝,被后世颂为祖龙的人。 此时,听到是苏长歌所创,老信国公眼中闪过精光。 “好!” “这可是大功一件!” “老夫定要将此事上陈陛下,陛下知道后定会赏赐于你!” 老信国公开口,激动的说道。 他没有怀疑苏长歌。 毕竟苏长歌师承孙武,又能编纂兵书,创造出沙盘也不足为奇。 同时,沙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战场上地形复杂,光看地图只知大概,沙盘则更立体,主将能清楚的了解地形、地貌,这对指挥作战有极大帮助。 霍武看到老爹突然如此激动兴奋,有些不解,在旁边嘀咕道。 “不就一堆破泥沙吗?” “老头子这么兴奋干嘛?” 话音落下。 正好被兴致勃勃的老信国公听到。 面色瞬间垮了下来。 真丢脸! 自己一世英名,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开窍的蠢儿子? 脑子都长肌rou上去了吗? 孙武教出来的弟子。 二十出头就能造出沙盘这等鬼斧神工之物。 自己这蠢儿子活到了四十多岁。 居然连看都看不懂! 霎时间,老信国公心中一股无名火起。 新仇旧恨一起报,面无表情的朝霍武伸了伸手,示意他到身边来。 看到动作,霍武以为老爹是想讲给自己听,快步跑了过去,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股巨力从后脑勺突然传来。 下一刻。 霍武整张脸猛地暴扣在沙盘之上。 老信国公按着儿子头,咆哮道:“泥沙,老子看你就是一坨泥沙!” 说完,老信国公把霍武揪起来。 扯住他的领子,将图纸塞在他怀里,喊道:“平常多用用脑子,你要是这还没看懂,以后就别进老子家门!” “好...好...” 见老爹发怒,霍武咽了口唾沫,不敢有任何不满。 随后,他慌忙看向图纸。 顺带用袖子搽拭粘在脸上的泥沙,专注的盯着面前沙盘。 见状,老信国公这才消气,转头看向苏长歌,面带笑意的说道:“吾儿愚钝,不识沙盘之重要,让长歌你见笑了。” “您老客气了。” 苏长歌温和的说道:“世兄只是从未见过,这才一叶障目。” 听到这话,霍武投来感激的目光。 而老信国公则轻叹了口气。 瞧瞧人家,通情达理,温润如玉,再瞧瞧自己儿子,憨憨一个。 此时见事情平息,苏长歌再次出声。 “老国公,晚辈是这样想的。” “借这沙盘模拟战场地形。” “以瓷片、木头、小旗等物,作为营地、地貌、兵马等。” “晚辈虽侥幸得先师传授兵法,但您老征战沙场数十年,用兵经验定然胜于晚辈,由您来与晚辈学生模拟对阵,教授他们如何用兵,其效果肯定胜于晚辈。” 此话一出。 老信国公顿时眼前一亮。 是啊。 自己在兵道见解上虽然不如孙武,但在用兵作战上还是有点心得的。 教不了理论,实战老夫在行啊! 想到这,老信国公不再犹豫,一口答应苏长歌前面的条件。 “善!” “既然长歌你如此说。” “那老夫便当一回教书夫子,也算是为我大晋培育将才!” 老信国公开口,中气十足。 苏长歌听到这话,唇角轻轻翘起。 有了这位老帅的帮忙,自己就有更多时间可以干别的事。 而这时,老信国公又看了眼沙盘和苏长歌,眼珠子一转,突然笑道:“长歌,老夫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下。” “老国公请说。” 苏长歌开口,心中有些疑惑。 兵书和教书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 还能有什么事? “老夫愿出五十万两白银,请长歌你将这沙盘卖于老夫。” “不过老夫有个请求。” “长歌你要在这沙盘上留下一句赠词,表明是送予老夫的。” 老信国公开口,脸上带有笑意。 此话一出。 后院内,正在干活的仆役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老信国公。 一张长桌加一堆泥沙。 花五十万两买下? 这老头怕不是钱多的没处花,还是脑子瓦特了? 要知道,在他们朴素的印象中,就算是最好的上等楠木也不过才几千两罢了,五十万两,能买多少斤粮食,多少个馒头? 恐怕堆起来都有小山那么高吧! “这老头还挺鸡贼。” 苏长歌当然明白,老信国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