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成为神童  (第1/1页)
    于是,严仲松同学就这样被提溜来给陆言打扫卫生了。    严仲松乐意吗?    那当然是不乐意的了。    特别是被大师兄告知,自个儿之所以来到这里搞卫生是陆言主动要求的之后,严仲松就感觉陆言那张纯良无辜的脸着实丑恶,令人厌恶,令人作呕!    严仲松气呼呼的,但那又怎么样呢?    哪怕他觉得陆言那张脸背后全是jianian笑,依旧不得不捏着鼻子,拎着扫把,带着竹篓来给陆言打扫卫生。    毕竟他也不敢违抗大师兄的命令。    陆言一脸乖巧,仗着年纪小,得了便宜还卖乖,假装没看见严仲松要杀人的眼神,无辜道:“那就拜托师兄了。”    严仲松重重哼了一声,然后开始干活了。    他才不要让这个小屁孩看笑话呢!    屋子很大,污垢很多,灰尘也很厚。    严仲松想得很好,他的本意是要好好完成工作,然后跑去大师兄面前邀功,再贬低一下陆言的小人行径。    可哪想,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不用一炷香的功夫,严仲松就累得不行了。    而此时,屋子打扫了没到一半。    严仲松瘫在门槛上,感觉这儿也痛,那儿也痛,胳膊和腿就没一处是好的。    怎么打个扫,会这么累人呢!    他年纪比陆言大,都这么累人,那个小屁孩现在指不定呼天抢地,垂头痛哭吧?    当严仲松把目光投向陆言时,却发现那个四肢短小的小师弟,居然认认真真打扫,干活干得十分认真!    ……心下有一丝丝惭愧,严仲松为了给自己的偷懒找個借口,便试图说服陆言,大声说:“大丈夫来此读书,应当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为了做这些琐事的!这个活我不干了,你爱干就干。”    说着,把扫帚一扔,果真是不干了。    陆言瞥他一眼,暗暗冷笑,并不搭理。    他只是想着要给小胖子一顿修理,并不是真的指望严仲松真能给他收拾好。    看严仲松那体型就知道了,能在物资匮乏的古代长成这种圆圆胖胖的样子,家底必定丰厚,一看就没吃过苦,干过活。    在这里求学的人,除了像陆言这种出身耕读之家的,还有不少世家子弟。    陆言对严仲松的身份早有预料。    当下,陆言也不指责他,因为没有用。他只是安安静静继续打扫,还说了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本来洋洋自得,窃喜自己得到偷懒机会的严仲松忽然脸色一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是啊,他是怀抱大志来到这儿请先生授学,他是想成就一番功名,想成一番伟业,想要切切实实的做点实事的。    他志在天下,不在山谷,以后是要出世入世的。    偏偏就这么一间小屋子,就让他败下阵来,还谈什么雄才大略,谈什么家国天下?    羞死人也。    严仲松短短时间内,已经完成了自我反省的思想斗争,一张脸臊得面红耳赤。    再看向陆言那小身板时,目中少了轻视,多了敬佩。    先生教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学之间也不以年龄论长幼,只以学识论大小。    这陆言虽然年纪轻轻,却能说出如此富有智慧的话来,想来是有几分本事在身上的。    严仲松对陆言没那么生气了,轻轻哼了一声,随后捡起扔掉的扫帚,继续扫地。    宿舍打扫干净,花了不少时间,就连陆言都感觉疲累,更别说严仲松,他更是累得满头大汗。    令陆言感到奇怪的是,这小胖子不知脑袋瓜里想了什么,居然一声不吭全程坚持下来,让陆言暗叹不已。    老老实实被一顿劳动教育之后的严仲松不仅没有对陆言恶语相向,反而看到陆言的行李单薄,只有几件衣服,书籍都没几本时,很慷慨的抱来自己的书,分享给陆言。    “这是我最近读的书,你先好好看看,师父治学严谨,课堂上经常提问。你虽是新来的,可若是一句都答不上来,是要挨尺戒的。”    陆言诧异,不知道这娃子怎么忽然之间变得这么好相处了。    不过对于送上门来的善意,陆言是不会拒绝的。    他是来这里当学生的,又不是来结仇的,自然是万分欢喜收下严仲松的礼物,“先谢过师兄了。”    见陆言收下他的书,严仲松才松了一口气,单方面觉得自己跟师弟搞好了关系,又是哥俩好了。    当夜,陆言挑灯夜读,把严仲松送给他的书都大致翻看了一遍。    这倒不是因为陆言有多么热爱学习,而是他发现,这些书,他基本上扫一眼,看一遍,就能全部背诵下来!    陆言有想过“师者”对他适应环境的很有帮助,但没想到居然可怕到如此地步!    “师者”对记忆力的提升,让陆言的学习速度提升到可怕的地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大致看完之后,陆言还特意记了字形,用手指蘸着水在桌面写字,很快过了一遍,字也就记住了。    第二天,陆言就融入了这里的学习生活。    严仲松说得没有错,师父治学严谨,在陆言的第一堂课上,特意着重关照陆言,却没想到提前温习的陆言不仅背诵得滚瓜烂熟,还颇有见解,讲得头头是道,把师父都说得给愣住了。    现在这个年代,幼童上学,并不会过早的告诉他们太深刻的含义,大多是硬学,死记硬背。    这倒不是说他们学不会,而是害怕过早让他们知道一些道理,于他们的成长而言并无益处。早慧未必是极好的,正所谓慧极必伤,懵懂时单纯些并非坏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言对古人言讲得头头是道,还经常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除了用天赋异禀、天资过人来解释,没别的说法了。    师父郭瑀由惊愕到欣喜,最终落下泪来,泪浸湿了衣衫,“好好,有子如此,师门也算后继有人,师父您可以瞑目了。”    陆言:“……”    关于穿越到古代然后成为神童这件事,他真不是故意的,真不是故意的。    不过,他师门祖上是谁啊?    陆言问道:“师父,您的师父是……”    郭瑀脸色一沉,叹道:“师父郭荷,已仙逝多年。”    此时,陆言愣住了。    当年他冒死送出的郭荷留下的希望火种,最终在自己的身上,重新燃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