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世医女_第三百零九章皇后抢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皇后抢功 (第1/2页)

    二人来到太后的慈宁宫,除了皇后和德妃,没想二公主和耶律姗也在。看到赵昶牵着苏鲤而来,见他二人无恙,太后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下来,脸上也堆了笑。

    “见过皇祖母,母后,德妃娘娘,二公主,请皇祖母万福金安。”

    太后笑着虚手一抬,“无需多礼,阿隐的身子重了,赐座。”

    皇后脸上虽然笑着,但那笑远不达眼底,瞧着赵昶和苏鲤的神色极是复杂。如今赵昶能平安归来,天下心安。苏鲤更是凭借霸桥关一战,名扬天下。可澜儿……

    本以为能立奇功,将军权牢牢握在掌中,没想竟生出波澜。如今将功折罪,皇上竟是不奖不罚,如今他的地位相当尴尬。相较苏鲤,简直黯淡失色。

    赵昶和苏鲤方一坐下,耶律姗便站了起来,对着他俩轻轻一福,“见过承俊亲王殿下王妃,殿下王妃万福。”

    苏鲤瞧着耶律姗,眸光一转又暗暗瞟了瞟皇后,见她二人眉宇之间确是极相似,之前从不曾注意,没想细察之下,果然有母女之相。

    苏鲤笑了笑,轻柔地说,“郡主不必多礼。”

    耶律姗依旧站在苏鲤面前,眼睛亮晶晶的,“霸桥关一战,王妃名扬天下,现在京中的贵女都对王妃崇拜至极,纷纷以王妃为榜样,读兵书,练骑射,大家都想巾帼不让须眉。”

    太后闻言就笑了,“这领兵打仗能是读几本兵书练练骑射就能做到的吗?都是些傻孩子。不过练习骑射,确能强身健体。”

    皇后接过话,语气颇凉,“母后说的极是,不过女儿家还是要温婉端庄仪态得体,若不然都要上阵杀敌,那还要天下男儿干什么?总不能阴阳颠倒本末倒置,男主外女主内才是根本。”

    德妃听了皇后的话,倒没接口,而是直接撇撇嘴,表情很是不屑。

    二公主温婉地接口,“皇后娘娘说的极是,我就不让姗儿去骑马射箭跟着那些疯丫头学,女儿家就该有女儿家的闺仪,将来嫁到夫家,才能撑起门面,相夫教子,红袖添香。”

    皇后极是赞同地看了二公主一眼,“二妹说的极是,你就把姗儿教导的很好。姗儿不仅生的美,闺仪端庄,知书达理,还极有才华。将来不知谁家的小子能有如此福气娶到我们姗儿这样的好姑娘呢?”

    耶律姗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扭捏地一跺脚,“皇后娘娘就会取笑我。”

    皇后和二公主相视一眼,都笑了。

    德妃似乎有点看不下去了,“四殿下不是已经回京了吗?我看郡主配四殿下最合适,朗才女貌,简直天作之合。皇后这么多年,不就是这个念想?”

    经德妃这么一挑明,皇后立马看向太后,幽幽地道,“只是澜儿此次回京,将功折罪,觉得无颜面对我,到现在还在军营不曾回宫来看我一眼。母后,澜儿心气极高,我真怕他一时想不开。”

    皇后的语气里尽是怨气,好象赵澜没有军功,都是因为赵昶。

    太后立马沉下脸,“若不是阿澜受人蛊惑,自己被困虎王山,怎能连累阿霑差点就没了命?皇上宽厚,对他不奖不罚,已是天恩,你在这里倒是满腹怨气,可见皇后的心胸也不怎么样。”

    皇后一听心一硬,立马辩解,“母后,阿澜是我的儿子,他此番参战,也是历尽凶险。如今皇上论功行赏,几乎人人都有赏赐,唯有阿澜……除了我这个做娘的,恐怕无人心疼他。皇上就是偏心!”

    说着,皇后眼眸一翻,狠狠地地盯了赵昶一眼。

    赵昶始终微低着头,优雅地品着茶,仿若慈宁宫中唇枪舌战各种心思算计,他皆不入耳。

    太后听了却气的半侧过身,觉得皇后是在嫉妒苏鲤和赵昶,简直不可理喻。失了一国之母的气度。

    德妃心中微有得意,皇后终于不再维持那虚假的脸面了,直接对赵昶不满。她此时还不忘火上浇油,“皇后娘娘说的极是,毕竟四殿下在斜塘镇阻挡南宫戬也是杀敌无数立了奇功,若说论功行赏,那还不都是承俊亲王妃一句话?

    毕竟王妃可是主帅,四殿下的表现,王妃最清楚。现在承俊亲王不是好好地坐在这里吗?既然没有生离死别,那四殿下犯的错也就不算什么了。”

    皇后闻言立马看向苏鲤,“不知承俊亲王妃可愿在皇上面前为阿澜说句好话?本宫也听闻了,阿澜为杀敌也受了极重的伤,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现在人人都得赏赐,总不能让他一人寒心?”

    苏鲤挑眉淡淡地看向皇后,“不知皇后娘娘想让阿隐怎样向父皇替四弟说好话?”

    皇后立马觉得苏鲤定然是心中愧疚了,赵昶没死,却让赵澜顶着罪责,她却享受天下人的敬仰。这对阿澜极是不公。

    她越想越是这么回事,直接脸一仰,出声道,“阿澜此次出征,也是以左将军的身份参战的,斜塘镇他建立奇功,怎么也得让皇上赐他封号吧?如今他还只是皇子身份,本宫不求皇上能赐他亲王之尊,那封王总是应该吧?”

    她话一落,太后直接愤然开口,“皇后,不要太野心勃勃,若是阿澜真有奇功,皇上必会论功行赏。你在此大言不惭,难为阿隐做什么?”

    苏鲤笑了笑,“此番斜塘镇一战,四弟确实建立了功勋,我做为一军主帅,早已实事求是在军报中向父皇陈明。至于父皇将来要如何赏赐四弟,那就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了。皇后若是不信,可以直接向军部详询。”

    赵昶也接口看向皇后,“虎王山一战,我相救四弟,是做为军人应尽的责任。不仅是四弟,即便只是普通的士兵,遇此险,我也会义不容辞出兵相救。我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四弟在霸桥关一战中是否受人蛊惑,判断不明,不听劝阻冒然行军?他心里清楚,霸桥关几十万将士也清楚。什么事也不是凭皇后的臆想臆断就能堵天下幽幽众口。”

    说完,赵昶便站了起来,向着太后一礼,“皇祖母,我们一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